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庆洁 《科技资讯》2010,(9):180-181
唐代大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他把"传道"放在了教师职责的首位,正所谓"教之道,德为先"。而语文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每篇课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都体现着时代的主旋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本文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治国经验。党的十七大制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救国救民的大计,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思想"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师的最核心素养。一个没有思想的思想品德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要致力于做一个有思想的思想品德教师,让生命在美丽的思想中飞扬。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语文教学创新也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创新活动应如何围绕学生展开:1、以人不本,重视个性;2、民主研讨,教学相长;3、环境宽松,促进思维.  相似文献   

5.
刘琳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5-175
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提出了一个以"道"为宇宙万物的生生之本,以"自然"为道的核心内容,以"无为"为人类放入实践原则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道"的思想,来认识一下道家核心的哲学理念。通过理论的认识,看看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于现实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贡献。  相似文献   

6.
版面责任编辑,实质上是一个版面的灵魂,或者说是这个版面的"总导演"、"总策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总设计师"。如此重要的角色,决定了版面责任编辑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不但要能写能编,还要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7.
船山先生从正统儒家之"正本清源"的立场,抱负着"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使命,对道家的"老庄之学"在历史上的流弊进行了清理——即"格道"。其"格道"的方法是"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矣,见其瑕而后道可使复也。"其"格道"的目的则是"返儒",即复归于儒家的"礼乐中和之极"的"圣道"。  相似文献   

8.
多向度多层次的心灵展示──屠格涅夫六长篇人物的心灵世界卢兆泉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中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屠格涅夫做为一个"隐匿在艺术家背后"的"心理学家",致力于人物心灵多向度、多...  相似文献   

9.
探析道家“自然而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与"和"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以"道"与"和"为基石的道家思想感悟,形成了与今天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思想。"道"与"和"在新时期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的自然与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于"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这条"自然而然"的"中道"之路是新时代的自然和谐之路,是人类走向进一步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祁令宇 《科技信息》2010,(35):J0200-J0200
韩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一直被认为是建立在他"凡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基础之上。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韩非的法治思想还有另外一个理论依据,这就是它的"道""法"论。纵观《韩非子》,它的"法"、"术"确实与"道"、"德"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可以这样理解,人性论,"道""法"之论,二者合一,才能使完整意义上的法治思想成立。本文试图从《韩非子》中的"道""法"之论出发探析韩非法治思想,以窥韩非法治哲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杜红红 《科技信息》2011,(16):I0388-I0388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计算机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业拓展是时下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拓展性作业在语文与生活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拓展中"非语文"、"泛语文"等"游离文本"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文就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从作业拓展的内容、形式设计及拓展深度提出了"三维"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让他们充分的享受语文,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既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热心,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李晓云 《科技信息》2010,(27):I0405-I0405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人能力的挑战,极富创意的广告其附加价值不可估量。1创意:电视广告的灵魂创意,在英语中以"Creative、Creativity、Ideas"表示,是创作的意思,有时也可以用"production"表示。所谓创意,就是用极为简洁生动的语言(电视画面和文字),将某些人们熟悉的基本材料以其陌生的方式进行新的组合,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陈鸿 《科技信息》2010,(26):I0295-I0295
本文针对语文教学现状,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从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提出、内容、具体体现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和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是现代文化之母,立邦兴国之本。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每位学生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为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性阶段的教育,也是作为一个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性阶段。其中语文科目便是小学乃至于初中、高中和大学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主必修科目。语文科汇集了汉语拼音、字、词、句、文章、阅读、写作、说话等等的板块知识,内容无比丰富多彩。在这么多的板块知识中,写作、阅读、说话,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也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技能等培养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18.
原始宗教灵魂观对老子道的提出是一种启发性因素,道“唯恍唯惚”的存在状态,“恃之以生”的巨大作用,以及道“归根”、“复命”、“守常”的运动方式都是参照灵魂提出的。而且许多描述道的术语就是描述灵魂的术语。展开道与原始宗教灵魂观关系的探讨,对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原始思维,了解宗教尤其是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转化,道家思想向道教的演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沿科学》2013,(2):86-87
"如果有充足水源的话,这会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一位定居者在观察美国得州西部贫瘠的土地时感慨。"但这里是地狱。"一位绝望的农民抱怨道。  相似文献   

20.
郑笠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3):99-103,111
从艺术的角度透析,《庄子》中"庖丁解牛"等系列工匠故事的寓意体现在"道不离技,技在道中,技进乎道"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面,揭示了技艺训练、法度规矩、精神修养与"道"的境界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受庄子道技观的影响,古代画论也认为"道"的境界的实现,离不开"技"的熟练驾驭,但是,技艺训练又不离规矩与法度。同时,技艺训练本身不是目的,任何高超的技艺都指向超越自身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