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包括水银喷射泵、气体收集泵、气相色谱仪、补偿连续记录仪和校正气体装置等主要部分的Evolograph VH 9型气体分析仪,并配备石英玻璃制造的试样高真空系统和带有可调升温速率自动装置的管式电阻炉。利用沉浸式金属型从熔融铝合金中直接取样。在适宜的车削加工条件下制造直径6mm和长度60mm的园柱体试样。在低于铝合金熔点的适当温度(本试验合金,500℃)和真空度≤10~(-3)托条件下热萃取铝合金材料的氢气。考虑到试样表面氢气含量影响,在第一次真空热萃取测量出试样氢气总含量后,重新加工由真空系统中取出的试样,并立即第二次真空热萃取测量试样的表面氢气含量,铝合金材质含氢量[ml(NTP)H_2/100g)]等于二次测量结果的差值。用上述方法测量铝合金材质含氢量,其重复性好,至今仍是国际公认的试验研究铝合金中含氢量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2.
共轭环填料的流体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在φ600mm塔内测量D_g38塑料共轭环(Ⅱ)、(Ⅲ)型和D_g50瓷矩鞍等三种填料的液体分布的结果,所得结果比较好地符合Cihla和Schmidt提出的填料塔内液体分布理论模型。研究表明D_g38塑料共轭环(Ⅱ)型流体分布性能最好,(Ⅲ)型次之,D_g50瓷矩鞍最差。这进一步证明我们推荐使用D_g38塑料共轭环(Ⅱ)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启东海域某海上风电工程的筒型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初始筒型基础结构建立多种试算模型并进行有限元计算,重点研究弧形过渡段结构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孔道数量和布置、预应力钢绞线数量以及各类普通钢筋配置方式等因素对筒型基础新型预应力弧形过渡段传力特性及整体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确定最终优化调整方案为:施加有效预应力1,000,MPa,预应力孔道数量不变,钢绞线根数优化为10根,竖向普通钢筋为60道φ25,mm,环向钢筋由φ28,mm优化为φ22,mm.  相似文献   

4.
根据超声波基本原理以及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设计了超声波测厚仪及超声波轮式探头,并且实现了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的软件编程。对管径φ139.7mm,标称壁厚h7.72mm的标准样管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测量误差小于0.1mm。  相似文献   

5.
对φ30mm、111晶向真空区熔硅单晶生长关键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单晶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晶变的问题,从熔区受力、热场设计、结晶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理论联系实践,优化工艺参数,对如何提高熔区稳定性及结晶驱动力,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了真空区熔硅单晶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叠加态光场与级联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场熵的压缩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场为真空态和单光子数态的叠加态时,光场熵的压缩特性与决定叠加态的几率幅参数有密切关系.位置熵的演化曲线随φ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在第一象限内随φ的增大,位置熵压缩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7.
德士古气化炉冷态停留时间分布测试(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φ320×8mm、φ400×8mm有机玻璃容器中,以空气为介质,以氢气为示踪剂,测试了双通道喷嘴射流流场的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不同射流速度、下锥部几何形状、炉径及高径比对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影响,给出在何种条件下流型更趋于全返混或平推流。  相似文献   

8.
SD—3离子束刻蚀试验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77年开始对离子束刻蚀作了一些初步地探索。先后做过束径为φ20mm,φ84mm和φ135mm的离子束刻蚀装置,并作了一些刻蚀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介绍束径为φ135mm,立式、风冷、两维旋转水冷工作台的离子束刻蚀试验机的设计、调试、性能和刻蚀试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
Al-1%Si单晶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真空熔炼、氩气保护下拉式连续定向凝固设备上成功制取了具有单晶组织的φ8mm Al-1%Si合金棒材,并对其组织演变过程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定向凝固过程中,硅颗粒在单晶组织中的分布形态,提出了使硅固溶或弥散均匀分布于铝基体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φ260mm机组自控系统以GE系列PLC和数字调速系统为核心,构成总线拓朴型的GE-PLC网络;有三级控制系统和三层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连续监测直线型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的要求,采用基于三点法准直原理的真空激光波带片衍射成像方法,研制出全自动真空激光变形测量系统并取得了成功的应用.该系统主要特点为:全自动,在主控机的控制下全自动运行,可在设定的时间点上对大坝的水平和垂直变形同时进行监测;精度高,采用特殊设计的接收装置和专门的优化算法,测量精度0.1mm,分辨率0.01mm;全封闭,为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整个系统采用全封闭设计;系统同时具有网络通讯能力,上位机可通过Internet自动连接现场主控机,远程实现对整个测量系统的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免拆卸测量中磁场线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Ⅱ型线圈实现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度免拆卸测量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磁场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φ16 mm棒材产品的切分工艺,提高孔型设计精度,借助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对φ16 mm棒材产品轧制过程中间道次的椭圆-箱型-预切分3个孔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各道次轧件在变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性规律和应力应变结果.分析表明,在切分工艺生产中,椭圆和箱型孔均在与轧辊表面接触处的金属位移量最大,且呈对称分布.预切分孔型中切分处金属位移量最大;而金属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在箱型孔中位于与轧辊接触的圆弧部位.预切分孔型则仍在切分部位.  相似文献   

14.
我厂为山东龙口铝业集团生产的铝锭专用镗床Q1Z-021,两种规格镗杆分别为直径φb80mm和直径西130mm,为冷却刀头需在镗杆上加工-直径φ8mm的润滑小孔,孔长度为160mm,并且小孔中心距离外圆为φ8mm,即加工完成后的小孔壁距离外圆仅仅4mm(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真空伏辊是造纸机长网部中的关键部件。采用离心浇铸镍铬不锈钢辊体坯(外径(?)650mm 不锈钢真空伏(?)650mm 不锈钢真空伏650mm 以上,壁厚25mm),在内、外表面,尤其辊面上钻孔(?)5~(?)8,色胶压榨辊为(?)5mm,伏辊为(?)8mm,锪孔(?)13近2~4万只,且孔排列要求呈双螺旋线型。其优点在于:强度高、刚性好、辊体壁厚可减薄,减少甩水  相似文献   

16.
袁庆慧  田家栋  于光远 《科技信息》2012,(33):151+153-151,153
介绍莱钢棒材厂通过对φ750mm单机架轧机工艺进行优化创新,设计科学合理的孔型系统,实现在单机架φ750mm轧机轧制φ120mm-φ300mm系列圆钢,使圆钢产品系列化;对关键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提升设备对生产的保障能力;新建推钢式连续加热炉,使大圆钢生产线具备了年产20万吨的产能。  相似文献   

17.
<正> 为开展激光光谱学、激光化学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协助与支援下,我们研制成功了一台横向激励大气压双放电CO_2激光器(T.E.ACO_2激光器)。激光器腔体用φ90mm、长1000mm的有机玻璃管制成,主放电电极为铝制Rogowski型,采用国内外较常见的叶片状阴极及玻璃管作为予电离电极和阴极之间的绝缘材料的结构,予电离电极为6根φ1mm的钨丝,分别装在6根玻璃毛细管中。腔体一端为6米曲率半径镀金全反射凹镜,输出端为一未镀膜的Ge平镜,极间距离32mm,输出光斑30mm、激光器电源采用二级Marx发生器。在  相似文献   

18.
小流量磨料射流切割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非淹没条件下,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所用的圆形喷嘴直径多在1.3mm以上,磨料消耗量大,射流功率大,不能满足生产所要求的小型化、高压力、小流量的发展方向,为了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快速发展,提倡采用直径较小的圆形喷嘴。对φ0.65mm和φ1.38mm普通圆形喷嘴所产生的射流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出了这两个圆形喷嘴在非淹没条件下切割铝板所产生的射流运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淹没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φ0.65mm圆喷嘴射流比φ1.38mm圆喷嘴射流的移动速度减慢了大约20%,但切割比能耗降低了大约57%。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线结构光的复杂深孔内轮廓三维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孔内轮廓参数进行快速高精度测量,建立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复杂深孔内轮廓三维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构成及测量原理、数学模型建立以及孔内截面轮廓尺寸计算方法.提出形态学光条细线化与灰度重心法相结合提取亚像素光条中心线算法.应用该系统对直径φ130.0 mm的复杂孔内轮廓进行实验,测量长度70 mm时,阳线圆直径测量误差为±32 μm,阴线圆直径测量误差为±54 μm.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晶体,LaBr3:Ce有着很高的发光产额(~60 000p·MeV-1)和较快的发光衰减时间常数(~16ns),因而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对LaBr3:Ce晶体的研究生产时间不长,仅有少数几家单位具备生产研究条件.本工作采用北京华凯龙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aBr3:Ce晶体(晶体尺寸为φ30mm×20mm),配合XP20D0光电倍增管,采用单光电子方法测量得到其光电子产额为16 800pe·MeV-1;测量了其发光衰减曲线,计算得到其上升时间为5.6ns,发光衰减时间常数为21ns;其对137 Cs的能量分辨率为3.3%;采用两块φ30 mm×20 mm的LaBr3:Ce晶体与两只XP20D0光电倍增管,测量得到对22 Na的符合时间分辨率为191ps;这些表征为国产LaBr3:Ce晶体的γ谱仪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