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地上部分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kaempherol(1)、quercetin(2)、quercetin-3-O-α-L-arabinofuranose(3)、2',4',3,4-α-pentahydroxychalcone(4)、trimerhylester dehydrochebulic acid(5)和syringic acid(6).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兰子酸(1)、3-乙氧基-4-羟基苯甲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pyridine-3-carboxylic acid(4)、原茶儿醛(5)以及3,5-dimethoxyphenyl-2-propen-1-ol(6).除化合物(1)和(3)之外,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海南暗罗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ebilone(1),trans-Nferuloyltyramine (2),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 (3),p-hydroxybenzaldehyde (4),phydroxybenzoic acid(5),β-sitostenone(6),β-sitosterol(7),其中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狭叶獐牙菜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氯仿部位分离鉴定了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乌苏酸(2)、羽扇豆醇(3)、3β-羟基-11α,12α-环氧齐敦果-28,13β-内酯(4)。结论:除化合物(1)外,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劲直刺桐(Erythrina stricta)枝叶用甲醇提取,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和4个生物碱,经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glycosmisic acid(1)、nororientaline(2)、11b-methoxyerythraline-Noxide(3)、cristanines B(4)和erybidine(5)。其中,glycosmisic acid是从豆科刺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是从劲直刺桐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剂提取和正、反相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对采自藏区的俄色茶(Malus torangoades(Rehd.)Hughe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俄色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根皮素(2),3-羟基根皮苷(3),3-羟基根皮素(4),三叶苷(5),槲皮素(6),槲皮苷(7),异槲皮苷(8),芦丁(9),金丝桃苷(10),香豆酸(11),咖啡酸(12).化合物1~5为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化合物6~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1和12为酚酸成分.其中化合物3~5和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南海珊瑚共附生真菌NG-15-3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结合现代波谱技术、物理常数对照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结构鉴定。从其分离得到4个蒽醌类:emodin(2)、1-O-methyl emodin(3)、physcion(4)、carviolin(5)和6个含氮类次生代谢产物:preechinulin(1)、cyclo-(Phe-Gly)(6)、cyclo-(Gly-Pro)(7)、3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8)、2-methyl-3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9)和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为单去氢2,5-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竹柏枝叶用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分别为:nagilactone A(1)、4β,10β,15-trihydroxy-aromadendrane-10,15-acetonide(2)、amentoflavone(3)、bilobetin(4)、podocarpusflavone A(5)、quercetin(6)、(-)-catechin(7)、5α,6β-dihydroxysitosterol(8)和prinsepiol(9).其中化合物2、4、8和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垂穗石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西双版纳产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L.)Vasc.et Franco]全草中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分得4个三萜化合物。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芒柄花根萜醇(α-onocerin)(1),21-epi-ser-ratenediol(2),serratenediol(3)和lycernuic acid D(4),化合物2-4为首次从云南产垂穗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同步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9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kielcorin(1),2,3-二甲氧基(口山)酮(2,3-dimethoxyxanthone,2),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itrin-3,7 -dimethoxy,3),木犀草素(luteolin,4),羽扇豆醇(lupeol,5),蜡酸(cerotic acid,6),二十八酸(1-octacosanic acid,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甙(daucosterol,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发现其石油醚、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6.5,3.5,5.0 μg/mL.  相似文献   

11.
研究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干燥根皮的化学成分.对白鲜皮的乙酸乙酯萃取组份进行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重结晶法以及HPLC(制备型)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紫丁香苷(2),双氢松柏醇(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豆甾醇(5).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山土瓜(Ipomoea hungaiensis Lingelsh.et Borza)根茎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3β-friedlinol(1)、lupeol3-(3'R-hydroxy)-octadecanoate(2)、6,7-dihydroxycoumarin(3)、octadecyl caffeate(4)、syringic acid(5)、β-sitosterol-β-D-glucopyranoside(6)和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根的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海棠果醇(Canophyllol,Ⅱ)、木栓醇(Epi friedelinol, Ⅲ)、3,4 二羟基苯甲酸(3,4 dihydroxybenzoic acid,Ⅳ)、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Ⅴ)、7 羟基香豆素(7 dihydroxycoumarin,Ⅵ)、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Ⅶ)、紫花前胡苷元(Nodakenetin,Ⅷ)。其中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等方法,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树皮的氯仿、甲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纯化得7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stigmsterol(1)、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ethyl caffeate(3)、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4)、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4、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提取物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3、4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7、4.0、3.0μg/mL.  相似文献   

15.
对采自香格里拉地区的藏药舟叶橐吾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MCI GEL中压柱层析、 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其根部95%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照文献分别鉴定为umbelliferone (1),caffeic acid (2),4-acetophenol (3),4-(3′, 4′-dihydroxycinnamoyl)-oxy-methyl cinnamate (4),5′, 3-dihydroxy-4′-methoxyflavanone (5),3′, 5-dihydroxy-4′-methoxyflacanone (6),picropodophyllin (7),isopicropodophyllone (8),hydrocinnamic acid (9).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陈家源  牙启康  卢文杰  谭晓 《广西科学》2009,16(4):432-434,437
为了研究棒柄花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重结晶方法分离和纯化广西产棒柄花(Cleidion brevipetiolatum)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的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普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17个脂肪酸,2个脂肪烃,2个脂肪醇,4个脂肪烃酸酯,1个脂肪烃酮,蒲公英赛酮,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豆甾醇。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南蛇藤中一种三萜成分的结构及其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南蛇藤茎的氯仿提取浸膏,通过硅胶柱梯度淋洗法得到一种三萜化合物24-hydroxy-3-oxo-12,oleanen-28-oic-acid,通过MS和NMR等手段确定了其结构,并用DSC法研究了它的一些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松科(Pinaceae)华山松(Pinu s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分离,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和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异海松烷(Ⅰ);Dehydroabietic acid(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1),15-hydroxylabd-8(17)-en-19-oic acid(2),junicedric acid(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结论:除化合物(1)外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优选核桃楸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桃楸树皮粗粉进行提取分离,鉴定所得产物并优化提取工艺。将核桃楸药材粗粉,经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和氯仿萃取,后经反复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得到3种黄酮类化合物。以正交试验考查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提取核桃楸树皮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为以8倍核桃楸粗粉质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历时1.5h,并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鉴定。乙醇回流提取并分离得到核桃楸树皮中的杨梅素、柚皮素、橙皮素3种黄酮类单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