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壮凌 《科学之友》2007,(23):30-31
稀有气体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少,并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作用,因此发现它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稀有气体的发现前后共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整个过程既曲折又有趣.  相似文献   

2.
熔化通常表现为吸热和体积膨胀,对放热或体积收缩的反常熔化现象的研究在凝聚态物理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研究了非晶硫反常放热熔化的机理,进行了加热过程中特别是放热熔化前后非晶硫的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熔化前的非晶硫中含有大量聚合链结构的团簇,熔化后的液态硫则主要为S8环团簇结构,非晶硫放热熔化过程中应该伴随着链环转变.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表明链环转变过程是放热的.文中提出非晶硫的反常放热熔化过程是链环转变和熔化过程的耦合,还进一步讨论了非晶硫反常熔化过程中的链环转变与非晶硫晶化过程中链环转变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弧形海岸海滩地貌对台风大浪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子燊 《科学通报》1995,40(23):2168-2168
台风(或风暴)引起的狂风巨浪和风暴潮是造成海岸严重侵蚀的灾害性事件,国内外对此都十分关注.然而对于砂质弧形海岸在此突发件事件前后不同岸段海滩地貌的响应过程尚未见有研究报道.本文拟根据1986年16号台风对广东水东弧形海岸影响前后短时段岸滩蚀积变化的现场实测资料为例,对此加以分析.1 研究区海岸环境1.1 海岸形态与岸滩地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结合本企业工艺特点和品牌特性,分析研究了松片在回潮、加料、叶丝增温增湿、叶丝干燥4个加工工序过程中,前后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为制定合理的工艺加工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鹏 《科学通报》2001,46(19):1662-1664
对超流体液氦(HeⅡ)向正常流体液氦(HeⅠ)的相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极小热流密度下,HeⅡ-HeⅠ的相界面由实验样品腔底部向顶部传播。用4个高精度温度传感器(HRTs)对相变前后的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对重力作用下λ点温度(相变温度)随压力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λ点温度的变化幅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理论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卡特里娜飓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给路易斯安那州周围的海岸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对海岸线进行连续观测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用于定量评估飓风对海岸的破坏,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飓风对海岸的破坏过程.本文选取新奥尔良西侧一段约180 km的海岸线为研究区,综合使用美国陆地卫星时间序列和验潮站的水位数据得到飓风前后的海岸线变化率.提取不同时期的海岸线,然后进行速率估算和变化检测.结果表明,飓风登陆前后,海岸线位置和变化速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卡特里娜飓风之前,研究区有39.42%的海岸线向海洋推进,60.58%的海岸线向陆地后退,海岸线平均变化速率为?2.53 m/a;而之后有26.73%的海岸线向海洋推进,73.27%的海岸线向陆地后退,海岸线平均变化速率为?3.58 m/a.卡特里娜飓风给海岸造成了很大破坏,86.57%的海岸在卡特里娜飓风中受到严重侵蚀,研究区海岸线向陆地平均移动14.91 m.计算结果表明遥感技术确实能够有效估算出飓风前后的海岸线变化.其结果可用于评估飓风对海岸的影响,为灾后重建提供基础信息,也可以用于研究飓风对海岸的破坏机理.本文显示了对地观测技术在灾害评估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O3和ClO2杀藻效能好, 而且应用中不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卤代烃物质, 是氯的良好替代品. 为探讨O3和ClO2的杀藻机理, 研究中借助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手段对氧化处理前后藻细胞的数目及形态、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O3和ClO2杀藻作用模式. 研究表明: O3和ClO2具有不尽相同的杀藻作用机理, 作用过程与效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具有高毒性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日常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是人体摄入POPs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各种生物体的食物原料,除少数可以直接食用外,大多数需要经过烹饪加工后才能食用,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多种理化反应能够使食物中POPs的含量和分布发生改变.本文简述了食物中POPs含量在烹饪前后的变化以及烹饪对食物中POPs分布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范成新  张路  王建军  郑超海  高光  王苏民 《科学通报》2004,49(15):1523-1528
对城郊污染湖泊五里湖和玄武湖底泥疏浚前后内源负荷模拟研究和现场样品采集分析表明, 疏浚可在短期内使内源污染负荷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由于疏浚方法所造成的疏浚质量差异将对底泥内源控制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颗粒沉降、动力扰动和生物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持续作用, 内源回复现象将有可能逐步出现, 其回复的速度主要与疏浚方式、新生表层界面过程变化有关, 沉积物中较高的营养物和有机物含量本底对底泥界面过程和营养物再生起促进作用. 浚前研究污染湖泊底泥物化、生物特性和底泥释放特征, 对确定污染湖泊底泥疏浚方式和预测疏浚效果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快慢横波到时差是地震物理预报的重要线索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快慢横波到时差的较大离散,横波观测到时差变化与地震发生过程中应力变化之间无法建立能被绝大多数观测结果证实的物理联系.快慢横波测量离散既可能来自观测台站下方地层结构和介质的各向异性差异,也可能来自数据处理过程.本文利用新西兰南岛北部KHZ台站从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的单台近震数据,在观测台站底部介质物性和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基于横波偏振矢量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对横波数据进行处理,对横波处理过程中引起快慢横波倒时差测量离散的频率滤波、距离归一化因素进行了逐一的对比,并对台站下方介质各向异性分层可能引起的多次分裂所表现出来的"假离散"现象进行了分析,由此给出了改正横波测量离散的方法.用"有效震源距"作为到时差归一化路径长度得到的横波归一化到时差随震源距变化的关系图清晰地展示出7.8级地震前后应力变化的空间范围和影响程度,是较大地震前后观测地区存在应力积累的明确标识.给出了确定横波分裂界面深度的方法,得到了新西兰南岛北部KHZ台站下3个横波分裂界面深度.  相似文献   

11.
紧张、睡眠、免职、运动等无一不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许多人相信有规律的锻炼身体有助于预防疾病。但有些研究者发现马拉松长跑者比一般人上呼吸道感染率高。菲茨杰拉德引用了许多关于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比适量运动的人患重病率高的运动医学例子。那么,坚持经常而有规律的训练是否有损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呢?为此,免疫学家们仔细检测了运动前后以及锻炼过程中免疫系统变化的各种参数。  相似文献   

12.
<正>在自然界中,有些动植物为了生存需要不断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些天气变化具有了较敏感的反应能力。正是基于这种能力,这些动植物具有了预报天气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吧!蜜蜂"蜜蜂出巢天气晴""蜜蜂不出工,大雨要降临""蜜蜂带雨采蜜天将晴",这些谚语说的就是蜜蜂预知天气的本事。蜜蜂的前后两对翅膀很轻薄,习惯在天气晴朗、气压较高的情况下飞行。在降雨之前,因大气含水量增多,  相似文献   

13.
冯小椿 《科学通报》1984,29(19):1203-1203
氨基酸类递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有人报告,针刺前后小白鼠皮层和丘脑中α-氨基丁酸(GABA)等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变化,韩济生等应用药物注射的方法,观察大白鼠全脑GABA含量的变化对针刺镇痛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提示针刺镇痛与氨基酸含量变化有关,很多工作证明脑干中缝核群是实现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结构,组织化学工作显示中缝核内含有GABA神经元胞体,因此我们希望了解中缝核区GABA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变化,在本工作中我们测定电针前后中缝核区、尾核和脊髓中GABA、谷氨酸(Glu)、谷氨酰  相似文献   

14.
鱼类集群运动行为蕴含着复杂的水动力学机制.针对一种简化的鱼类集群运动模型,利用浸没边界方法对黏性流体中做自主推进运动的两个前后排列柔性细丝进行数值模拟,对其稳定运动时的排列形态以及相应的涡相互作用模态开展研究.为保证进行长时间的自主推进运动,本文将流体和固体运动方程写在非惯性系下,通过基于投影思想的隐式动量力实现流固耦合,避免了自主推进运动对计算域尺寸要求过大的问题,可以有效节省计算量.通过改变前后细丝的初始水平间距和垂向偏移距离,发现了3种稳定排列形态:远距离前后排列、近距离前后排列和并行排列.对于远距离前后排列形态,后排细丝受垂向偏移距离的影响较小,始终会穿过前排细丝脱落的涡;对于近距离前后排列形态,前排细丝表面的剪切层在脱落成涡之前和后排细丝表面的剪切层合并,脱落成较强的涡,推进速度较快,前后细丝的运动和受力会有一定的相位差;当垂向偏移距离增大,后排细丝受前排细丝的影响减小,最终稳定于并行排列同步运动,上下细丝两侧的同号剪切层合并脱落成较强的涡,但由于迎风面积增大而推进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15.
于同隐 《科学通报》1982,27(3):150-150
烯类单体自由基加聚反应的链增长过程,主要是链自由基和单体形成过渡态时π分子轨道的变化过程。因此如能计算出变化时π分子轨道的能级,就可以得出变化过程中π电子的能量曲线,从而与加聚反应的活化能相联系.前人的工作是应用定域理论计算反应前后共振能的变化,或用微扰理论计算微扰能,以此来和链增长反应的活化能相联系.他们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些初学摄影的爱好者来说,景深也许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景深呢?景深就是焦点前后可以接受的一个清晰范围。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能让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画面保持清晰,超出了这个范围,画面就开始变得模糊了。清晰的范围大,我们通常叫做大景深:清晰范围小,我们通常称之为小景深或者浅景深。当然,这里我们说的大景深和小景深都只是相对的一个范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如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控制景深。  相似文献   

17.
叶清  朱果利  娄成后 《科学通报》2003,48(3):260-263
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蚕豆(V. faba L)叶片气孔开放前后, 保卫细胞液泡(GCV)中颗粒的平均体积下降了约3个数量级, 而分布密度增加了约2个数量级. 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的荧光比值法对气孔开放过程的跟踪测定说明, 在第1个可分辨的气孔开放动作前10 ~ 30 s时GCV的pH有一个约-0.5单位的变化, 一个快速的气孔开放过程紧随其后, 在约100 ~ 200 s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约12 μm的开度. 提出了一个由-ΔpH变化诱导的与GCV 内某些高聚物解聚有关的渗透调节模式. 该模式所描述的渗透调节过程避免了传统“化学渗透”假说所依赖的耗能巨大的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 是对气孔运动的多元调控假说的补充, 同时也为植物中其他快速运动机理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芒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阿列克谢·I·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文章主要介绍量子点研究开始前后的科学背景、发现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历程,特别是以三位科学家为代表的量子点研究者们所表现出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黄寅亮 《科学通报》1984,29(22):1380-1380
一、引言 近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太阳活动影响对流层天气和大气环流的最可能途径是通过电过程。这是因为它避开了“能量困难”。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场问题,许多人作过统计相关分析;用气球测量了南极地区上空耀斑前后的电流密度变化;也做了全球电状态的数值模拟。有关太阳活动与天气间的相关分析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结果。目前,大多数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东川煤矿10号煤层的突水情况,分析了突水前后水量的变化情况,并对突水点的水进行了采样化验,得出矿井突水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