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和脑     
1981年春季,在美国发现了艾滋病,神经病学的注意力集中在不寻常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从神经学的观点来看,艾滋病显然是一种新的疾病。最初人们以为许多艾滋病患者的神气呆滞、健忘和脱瘾症状是一种抑郁症,对这种可怕疾病的反应是可理解的。但已证明,许多患者有与脑萎缩和脑室增大有关的进行性认识下降。在病理学上,这种艾滋病痴呆综合症与脑的灰质和白质内炎性细胞的多发性小瘤相关,此病称为亚急性脑炎。在肾脏或骨髓移植后,在细胞肥大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发现了相似的小结,艾滋病患者的一些小结中含有细胞肥大细胞(cytomegalic cell)和染有细胞肥大病毒抗原的细胞。因此,此病毒是在半数以上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的脑内发现的。  相似文献   

2.
《CD4抗原的研究进展》所述的主题CD4抗原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热门课题。作者认为,随着CD4结构、功能及其与艾滋病毒相互关系研究的日益深入,必将促进免疫学与艾滋病防治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为人类最终消灭艾滋病这现代瘟疫提供新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白白 《科学之友》2009,(11):52-52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  相似文献   

4.
从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仅23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4000万人左右。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初由一群美国艺术家发明并推广旨在代表关怀艾滋病病人的红丝带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最近,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存在遗传性差异。艾滋病研究专家和遗传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揭示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侵袭人体以及人体是如何防御艾滋病病毒攻击之谜可能殊有意义。艾滋病研究先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盖洛博士说,他期望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研究开辟一条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饶新华 《世界科学》1995,(12):20-21
打破常规揭开艾滋病之谜饶新华编译初次涉足该领域的科学家发现艾滋病相关性癌变的一条重大线索。在有关艾滋病的各种疑难问题中,恐怕要数卡波济氏肉瘤(Kaposi'ssarcoma,皮肤多发性出血性肉瘤)最令人费解,许多研究艾滋病问题的科学见解因此而显得黯然...  相似文献   

8.
动态点击     
臭氧可以杀灭SARS病毒人类自从发现并使用臭氧以来,全世界一直用臭氧对形形色色的病毒、细菌进行“激烈斗争”,并总结了许多经验。如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对乙肝病毒抗原、甲型肝炎病毒抗原、甲型流感病毒,还有“剧毒之首”的艾滋病病毒(HIV)都进行过消毒灭菌实验,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并且臭氧对这些病毒、细菌的消灭十分迅速,可以说是“刀起首落”。而此次造成非典型性肺炎流行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冠状病毒的新变体。科学家对它的认识和最终确认都历经了较大的波折,臭氧…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在全球的恶性蔓延2 0 0 2年 1 2月 1日是 1 988年伦敦世界卫生部长会议倡导的第十四次世界艾滋病日 /运动。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 2 0年 ,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自 1 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累计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仅 2 0 0 2年 ,全世界已有 3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 5 0 0万。目前 ,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 ,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每年以3 0 %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去年,在国际艾滋病讨论会上,医生们报导他们发现了几个患有令人迷惑的类似艾滋病的疾病,但未从这些病人身上发现感染艾滋病的HIV病毒。这些报导引起人们的忧虑:即一种来路不明的病毒可以引起一种新的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人体CD_4-阳性T淋巴细胞减少,该细胞是抗感染的白细胞,它也是HIV病毒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1.
<正>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后,科学家对艾滋病病毒的来源进行了很多探索。到目前为止,最流行的说法是艾滋病病毒来自非洲喀麦隆的黑猩猩。科学家通过检验生活在喀麦隆南部丛林中黑猩猩的粪便,追查到被感染的黑猩猩体内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萨那加河流域的黑猩猩感染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简称SIV)和人类艾滋病病毒最相近。科学家认为,当地人被黑猩猩咬仿,一曦者在猎杀、屠宰黑猩猩时,感染了SIV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12):8-9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在中国大陆被发现。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级癌症”。为了遏制艾滋 病在人群中的泛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联合国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世界艾 滋病运动月”,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的“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恣意横行,祸害人类。人一旦感染上病毒(HIV)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遭到致命的破坏,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没有免疫力,最终造成众多艾滋病患者因并发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而死亡。人们会问,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为病毒)为啥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人体内的免疫大军呢?淋巴细胞中了病毒的诡计人体淋巴细胞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细胞膜,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和糖蛋白构成了一些凹凸不平的叫做“受体”的特殊结构,专门负责接收和识别外来的抗原、激素、毒素等生物大分子一类的化学物质信息。受体是长在细胞上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朱小磊 《世界科学》2005,(11):46-46
屈指数来,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感染的罪魁祸首HIV已有20年了。在这20年中,用于艾滋病疫苗开发的费用是以往任何疫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的经费就达5亿美元,有50多种不同的制剂进入了临床实验。但是,要想拥有一个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能每年使数百万人远离艾滋病感染,仍旧是一个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15.
医学     
艾滋病源头是猴子,而不是黑猩猩 过去的研究认为,人类可能是因为猎食黑猩猩而感染艾滋病的,但科研人员不久前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黑猩猩是因为捕食猴子而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真正的源头应该是猴子。 最近,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非洲黑猩猩喜欢捕食猴子来“改善生活”,它们采取“集体追赶和半路埋伏”的方式来抓猴子。在捕捉到猎物后,黑猩猩往往当场将猴子撕碎吃掉,这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其仍以每天感染15000人的速度快速扩展,其中95%以上的HIV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中国HIV感染人数现已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06,(3):47-48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基因,它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其他人更快发屣成为典型的艾滋病患者。他们的这项研究已绎发表住2月份出版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4,(11):12
深圳发现1例可能存在天然抵抗HIV(艾滋病病毒)的人体变异基因样本,这是在黄种人中首个被发现的抗HIV基因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英文简名(AIDS)的音译。所谓“获得性”。是指这种“免疫缺损”既非遗传,也不是先天性因素造成。现在已经查明,健康人如果受到一种特殊病毒的袭击,就会产生“获得性”,并被摧毁其免疫系统。这种特殊病毒就是艾滋病病毒。值得关注的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发现B淋巴细胞可直接识别抗原,由其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smlg)与抗原结合。封底照片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