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通过选择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补充耕地普遍属于"良好"等级,但不同坡度级之间耕地质量有明显差异,土地质量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3.
复垦复耕补充耕地来源多样,通常斑块较小,且前期利用情况不清。构建科学合理且独立的质量评价指标来真实反映耕地质量状况,关乎到复垦复耕补充耕地可持续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后各地涌现了大量补充耕地,当前复垦复耕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刚起步,内涵难以界定、评价标准尚未形成。从农业生产属性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28个复垦复耕补充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检测,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筛选,构建复垦复耕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并对地块进行耕地质量评价,与全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复垦复耕补充耕地质量相对较差,不同来源补充耕地的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CEC无显著差异,其他草地和城镇住宅用地土壤的pH显著高于果园。构建了涵盖立地条件、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物理性状、土壤管理以及土壤清洁度复垦复耕补充耕地质量评价的最小指标体系。对比验证分析显示,评价结果相近,决定系数可达0.78。建立的最小数据集能够较为真实反映耕地质量状况,可为复垦复耕补充耕地质量合理评价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为研究区,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入手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障碍度模型和局部自相关方法,揭示研究区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鹤峰县耕地质量提升主导限制因素,划分限制因素类型区,最后综合之前分析成果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探讨不同分区下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1) 鹤峰县整体耕地以中等级耕地为主,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北部、西南部高和西北、东南低的格局;2) 存在主导限制因素为灌溉能力、有效磷2类的共7种“主导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类型分区;3) 将现有耕地分为耕地核心保护区、适度改良区和重点整治区3个一级类和8个二级类,针对各分区特点重点实施蓄水保土和养分提升等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鹤峰县乃至鄂西南山区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保护整治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1993-2002年浙江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浙江省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耕地流失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浙江省耕地减少的三大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和人口增长、自然灾害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并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耕地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8~1999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武汉市近22年来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2年来,武汉市耕地总体趋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关土地的政策是引起耕地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额济纳旗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额济纳旗是黑河下游以牧业为主的干旱地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作为土地资源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耕地,对额济纳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该区域的耕地压力动态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区域概况入手,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两个概念,计算分析1957—1990年34年间额济纳旗的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特征,从而提出该区域耕地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迄今10余年,对贵州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研究和监测耕地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ARCGIS平台为基础,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获取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对贵州省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制图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贵州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0年间下降了6 141.70km2,退耕还林工程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变化总面积的56.49%转化为林地,又有35.00%转化为草地,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卓著;2005年以来,建筑用地占用耕地成为了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人均耕地警戒线与耕地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省粮食供需态势和耕地资源动态的理性分析表明,近些年陕西省人均粮食增长滞缓与人均耕地剧减的逆向变化趋势突出,其主要原因为近50年来耕地资源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且近10年此种趋势有所加剧;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且人口增加之势在未来一定时期将延续下去;分析估算出陕西省2010年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087hm^2,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07hm^2;并提出实施耕地安全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改进研究:以农安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质量定级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管理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农安县为例,梳理修正法的技术路线,针对修正法的不足提出2种改进办法.通过确定定级指标体系、计算定级指数、划分级别,从级别面积分布、空间重叠度、定级指数与土地纯收益相关性3个角度,比较修正法和改进法的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修正法的定级指数跨度明显高于改进法的定级指数;修正法与改进法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个改进法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改进法各级别变异系数均低于修正法;改进法定级指数与土地纯收益相关性系数高于修正法.该研究提出了2种新的定级方法,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可以为耕地质量定级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主因子分析方法,对黄河谷地拉西瓦片区耕地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东部黄河谷地拉西瓦片区耕地中,39个土壤剖面表层样点超过一半的土壤处于中等级水平(53.85%),15.38%的土壤处于良等级水平,25.64%的土壤处于较差等级水平,5.13%的土壤处于差等级水平;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是限制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的主要因子。该地区土壤质量相对较差,在土壤改良中应注意有机肥及氮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2.
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1]。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构建耕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加入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结合农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将两次耕地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加入农户行为之后,研究区内耕地大部分上升了一个等级,并发现加入农户行为之后的一等地与该地粮食高产区域一致。  相似文献   

13.
洛川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洛川塬苹果林地土壤的质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速效氮、pH值、容重、碳酸钙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农业耕地改苹果林地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发生变化,表现为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速效钾、速效氮含量降低.利用内梅罗模型对苹果林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土壤肥力系数在1.13~1.39之间,土壤肥力一般.  相似文献   

14.
潘梅娥  杨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425-4432
为探究洞里萨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水质的影响,以MODIS土地覆盖产品(MCD12Q1)、湖泊浊度和营养状态指数为数据源,结合GIS空间分析、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该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两者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洞里萨湖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显著减少(P<0.01)和草地、耕地显著增加(P<0.01)为主要特征,年均变化率分别达到了流域总面积的-1.13%、0.8%和0.35%;相应地,湖泊浊度和营养状态指数亦为上升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时段内,湖泊浊度与林地强负相关(r=-0.65),与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74、0.72,与湿地弱正相关(r=0.35);然而,湖泊营养状态指数仅与湿地弱负相关(r=-0.31)。研究结论为认识洞里萨湖水质变化的驱动因子与流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