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9年,哪些科技新品将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呢?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压缩空气储藏能量以及水凝胶、气凝胶等新技术,均有可能在这一年里“叱咤风云”。  相似文献   

2.
新型“绿色”电源──镍氢电池谢德明绿色,大自然的象征。地球,在被人类侵犯以来,早已面目全非。“人类需要大自然,但大自然并不只需要人类。”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工业生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便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新产口D口。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相似文献   

3.
建筑,人类活动的结晶。传承了一部上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英吉利海峡隧道,从美国的帝国大厦到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无一不被人们津津乐道,无一不体现人类的聪明才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建筑更是层出不穷,让人们流连在五彩缤纷的摩登建筑之中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有复杂情感的智慧生物。男女之间的情爱更是丰富多彩,情侣则被比喻为“鸳鸯”、“连理枝”、“比翼鸟”。然而,人类的情感活动究竟是来自先天,还是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是一个一直未予弄清的问题。1900年,奥地利神经病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情爱的本源提出了情爱论假说,认为人类的情爱源于先天,储存在潜意识之中,100年来,科学家们沿着弗洛伊德的足迹追踪,发现人类的很多基因都与情爱有关。然而,人们至今仍不清楚“丘比特的神箭”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男、女被它射中后便能一见钟情。弗洛伊德的情爱论弗洛伊德认为,情爱是人的…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困扰人类的“不定”疾病。说“不定”,是因为它侵袭人们的后果因人而异,相差甚远,也可能不治而愈,也可能有生命之忧。尽管人类对流感的防治研究有很长时间,但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对于飞行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正在日益增长,从拯救生命到创造新的娱乐领域,无人机技术的新用途也在不断拓展。许多人第一次听说无人机还是在军事领域,目前它已经很快成为创造和享受新经历的工具。无人机已经成为人类渴望创新、帮助他人和娱乐的飞翔翅膀。根据朱尼普研究公司的新报告,预计今年将出售400万架商业无人机,到2020年,将会增长到1 600万架。"三年前,这项技术还非常昂贵,遥不可及,只  相似文献   

7.
冈子 《科学之友》2007,(8A):24-25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 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9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深蓝”与当时世界男子第一高手卡斯帕罗夫之间的比赛,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球,电脑最终戏剧般地取胜。虽然人们对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再大惊小怪,但在有“人类智慧试金石”美誉的国际象棋赛场上,电脑打败世界冠军,这还是第一次。戏剧性的比赛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而且争论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国际象棋本身。人们更关心的是,这一令人难堪的比赛结果说明了什么?难道由人类设计并操纵的电脑已经胜过人脑而天下无敌了吗?能自我思维的计算机“机器会思维吗?”这是一…  相似文献   

9.
用分子计算     
计算机的速度能够达到多快?功能可以有多强大?可不可能有这么一天,人们创造出的人工“大脑”的智力与人类大脑相当——甚至优于人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以一个因素为基础,而这个因素就是:我们能够制得多小尺寸的计算机电路,以及能达到多大的集成密度。  相似文献   

10.
“地球表面可供人类生存的面积急剧减少,人类文明四分五裂。一些持个人拯救宇宙观点的人及一伙伙的劫匪奸商们为争夺地球上最后的陆地而相互厮杀。瘟疫流行,人们成群地自杀,罪孽深重的人类在炽热的沙漠和沸腾的海洋中苦苦挣扎……到处呈现出启示录中世界末日的景象……” 读到这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好莱坞恐怖片《水世界》中的场面。但这不是电影,而是科学家对“温室灾难”最后阶段进行的科学描述。 置疑“森林是地球之肺” 许多年来,森林是地球“绿色的肺” 的说法已在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中扎下了根。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一周以前,1997年7月4日23时07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顺利地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不仅是继1976年夏天两艘“海盗号”太空船首次登上火星以来.人类再次成功地造访这颗火红色的邻星,而且这次“探路者”号开创了火星探索的几个第一:它第一次向地球发回彩色三维立体照片;它第一次采用自由下降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它第一次使用缓冲气囊技术;它携带的能四处活动的“漫游者”探测机器人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发射这种装置。科学家相信,“探路者”的此次探索之路将带给人们极有科研价值的资料,人类的…  相似文献   

12.
另眼看猪     
猪和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人们一方面从猪那里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又把它与众多消极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说骂人胖时叫“肥猪”,骂人笨时叫“蠢猪”,骂人懒时叫“懒猪”,比喻嫌人丑时会说长得比猪还难看。《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就是很好的例子。惟一还能想到猪的好处是它能给人类提供猪肉。是的,猪因其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却令人感到既熟悉又神秘。“光到底是什么”?人类自从有意识之日起,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经过上千年的思索,人们基本上有了结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具有波粒二重属性。但这是人们在经典世界观察光得到的结论。笔者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光不仅仅是以粒子或者波的状态存在这么简单,还存在用经典世界的语言无法描述的量子状态,究竟能看到什么取决人们选择哪种角度去观察它。这个发现使得人们对于“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赵卓熙 《自然杂志》2008,30(4):235-238
过去的一个月,如果说科学界有什么热点的话,那么恐怕非火星莫属了。随着美国宇航局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顺利着陆,来自这颗红色星球的好消息便接二连三地映入人们的眼帘。“凤凰”号首次发现了水冰、“凤凰”号证明火星土壤呈弱碱性、科学家发现火星降雨的证据……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视野必将超越火星,投向更加广袤的宇宙深处。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入了实际战斗。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了“捕食者”无人机。由于在伊拉克遭到抵抗力量的持续袭击,美军迫不及待地将各种型号的大量无人机投入战场。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无人机达700架之多,大有取代有人驾驶飞机的趋势,起码两者也是旗鼓相当。显然,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相比,无人战斗机的功能更复杂,性能更先进,造价也更昂贵。但它的广泛使用只是迟早的事情。无人战斗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21世纪的作战模式,甚至有可能把未来某些激烈的战争演变成坐在计算机屏幕前的一场“游戏”,参战人员只需按下鼠标键,…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通常把细菌描绘成可怕的魔鬼。一提起它,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它是传播疾病、危害健康的元凶。其实,在细菌大家族里,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在危害人类,亦有许多像“硫磺细菌”一样造益于人类的细菌。“环保卫士”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最新喷气式飞机的燃料系统接二连三地发生故障,维修人员经过仔细检查,在燃料箱中发现不明之“锈”物。这是一种附着在箱体的沉淀物,所谓“锈”,实际是一种细菌。此细菌混在燃料中,以吞食硫磺维持生命,它们排出的硫酸足以腐蚀金属,这就是所谓的“硫磺细菌”。硫磺细菌虽然对飞机有害,但这启…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从电影中和电视上看到机器人,那些军用机器人几乎都像人一样,长着脑袋和手、脚。其实,军用机器人并非都是电影上的样子。无人驾驶飞机就是军用机器人的一种,所以无人驾驶飞机又叫“飞行机器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它是军用飞机大家庭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员。由于无人机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又没有飞行人员,主要依靠机外的人员操纵,所以它常常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无人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的时候,无人机是作为靶机使用的,后来一些国家又研制了无人驾驶侦察机。 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由机体、动力系统、机载飞行控制系统、起飞和回收装置以及侦察、电子设备等组成。它的飞行方式主要有3种:有线控制、无线遥控和程序控制。 采用有线控制的方法比较简单,地面站的工作人员通过电缆或光缆将各种遥控信息传给无人机,操纵无人机进行飞行,无人机也通过电缆或光缆将信息传回地面。用这种方法飞行的无人机飞行距离不可能太远。  相似文献   

18.
欺世盗名的“宇宙语”毕东海大仙张香玉轰动京华时,她的“宇宙语”便是其一。据介绍,大仙张香玉“文化水平不高”,但会讲“宇宙语”,能与“外星人”交流信息。用“外星人”的信息拯救地球上的人类。吹捧者说,大仙张香玉能“勇敢地带领人们走向大自然,这是最好的拯救...  相似文献   

19.
人类喜欢赋予动物神奇特性,西方人甚至会把新生命的到来归因于一种鸟儿--白鹳。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可爱动物神话是送子白鹳。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送子白鹳把你带来的”。人类学家最近指出,这个神话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他们都认为白鹳是真正爱家的鸟儿。事实上,欧洲白鹳会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但并非“白头偕老”。在“临时夫妻”关系期间,一对白鹳配偶会勤勤恳恳照顾子女,由此赢得“模范夫妻”称号。此外,白鹳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这可能强化了人们对它们爱家的良好印象。在欧洲的一些传统城镇,人们能见到在房顶上构筑鸟巢、以鸟喙击打房顶而噼啪作响的白鹳。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友谊     
无论低等动物,还是高等动物。经常发现两种动物之间有“共生”、“共楼”现象,也就是它们彼此依赖生存.按人类来讲,也就是存在着“友谊”。这种“友谊”观象也带给我们人类以感悟.动物都如此,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建立和谐社会,彼此多关心和爱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