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四"时期,张竞生倡导节育和优生的性学思想,不仅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还遭致了几乎一边倒的驳斥。在这些论战中,既无过往也无交集的他与梁实秋,因缘际会,1927年同处上海,在各自主编的刊物《新文化》和《时事新报.青光》上,就"性部呼吸与道士思想"引发笔仗。由此可察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举步维艰,也折射出张竞生矢志普及性学的孤立和梁实秋思想的保守。  相似文献   

2.
白璧德对卢梭自然人性论的批判代表了西方世界对卢梭的一种态度 ,且在现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卢梭自然思想有必要再做考证。自然是卢梭思想的核心概念 ,卢梭自然思想有着丰富内涵 ,它包括自然人性论和自然理想国两个有机关联的方面 ,具有结构自足性、内含时代性、判断主观性的特点。白璧德对卢梭自然思想的评判忽略了其中的时代内容并片面归纳了其历史作用 ,体现着对卢梭思想的一种误读 ,必须予以纠正而还其本真。  相似文献   

3.
梁实秋被不少学者称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批评,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文学批评、把文学批评作为专门学问、专门事业的人".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强调文学要忠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但对人性观念也有未解释清楚之憾.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论争重点是文学教育问题。三年来论争的焦点是主题阐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教参使用几个方面。中学文学教育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体悟,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高校文学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改革教材教法,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关于“朦胧诗”的一场论争。既对论争中的一系列理论争端诸如懂与不懂、现实依据、诗与传统、整体评价,也对一些具体诗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场气氛远非正常的论争,又一次证明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文艺界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论争重点是文学教育问题。三年来论争的焦点是主题阐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教参使用几个方面。中学文学教育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体悟,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高校文学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改革教材教法,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开展民主论争的经验教训,并提出能否正确处理好主动和被动、批评与团结、批判与继承以及破和立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民主论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读经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通过梳理读经的历史变迁,以近百年来有关读经问题的六次大讨论为例进行了思想史的考察,提出儿童读经及其论争背后实际关涉的是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方向和性质问题。它给当代的主要启示是,儿童读经,事关重大,应有讲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四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关于金庸小说的两次伦争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由于社会多元化格局,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话语由原来的“大一统”状态逐渐转向多声部“复调”形态,并且逐渐疏离大众关注中心。文化精英丧失了话语权威,产生了精神危机、生存危机等多重危机。同时,金庸小说经过10余年的传播,在大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借助金庸小说这一大众关注焦点,以论争的姿态迎合大众发表言说,从而抓住大众注意中心,使自己重返话语世界的中心。因此这两次论争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努力重返话语世界中心的产物,而他们的这种努力恰好说明了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沦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文化批评的颓废与堕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民主论争的情况,指出论争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究竟建立什么样的民主以及如何建设这种民主,接着分析了当代中国民主论争的五个特点,最后谈到如何把握特点,防止民主论争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1.
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期间鲜明地体现着“为小资产阶级写作”的思想,他的小说作品熔铸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消极、悲观的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的梳理和反思,成为茅盾这一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革命文学”论争后期,茅盾的创作视角不再拘泥于小资产阶级,而是向工人、农民和民族资本家等拓展,展示出更深广的主题和丰富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宏观上评价前一段文坛上的王朔、金庸之争,认为这是文化板块运动碰撞的反映.王朔是北京文化的雅中之俗,金庸是港台文化的俗中之雅.王向金挑战,一是自身不硬,二是选错了对象.但王朔率性而为,天真可爱,歪打正着,打破了两大板块之间的沉闷的平衡.王的飞刀欠准,金的弱点在于缺少塞万提斯的洞穿历史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从1827年《鲍里斯·戈都诺夫》片段发表至1830年全剧发表,该剧在俄国批评界引发了激烈争论,其焦点主要是作品的体裁与风格问题:诗歌还是戏剧?浪漫还是古典?如果是诗歌但不押韵,如果是戏剧却违反古典戏剧规范,因而在众多批评家那里形成了肯定与否定的对决。普希金本人则意识到这是一种对古典戏剧的革新,一种浪漫主义戏剧的实践,虽然超出了当时观众对戏剧的认识,但也不愿为迎合观众而放弃新的艺术体系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正是迈向现代戏剧或曰现代文学的脚步。  相似文献   

14.
失火的庙宇--"大陆金庸小说论争"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四个方面对 20世纪 90年代关于金庸小说的两次论争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由于社会多元化格局,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话语由原来的"大一统"状态逐渐转向多声部"复调"形态,并且逐渐疏离大众关注中心.文化精英丧失了话语权威,产生了精神危机、生存危机等多重危机.同时,金庸小说经过 10余年的传播,在大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借助金庸小说这一大众关注焦点,以论争的姿态迎合大众发表言说,从而抓住大众注意中心,使自己重返话语世界的中心.因此这两次论争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努力重返话语世界中心的产物,而他们的这种努力恰好说明了当时中国大陆文化精英的沦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文化批评的颓废与堕落.  相似文献   

15.
“仇必仇到底”是冯友兰“推测”出来的,但引发了后学者的论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冯友兰提出“仇必仇到底”的观点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种“误解”,集中于方克立在《全面评价冯友兰》一文中的观点,以及刘奔在《“仇必仇到底”究竟是谁家之哲学?》中的观点;另一种则是为“仇必仇到底”观点进行辩护,集中于蔡仲德在《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方克立先生》一文中的观点,以及《再论关于冯友兰思想历程的几个问题——答刘奔、郁有学先生》一文中的观点。冯友兰对张载“有反斯有仇”思想予以继承,并且结合马克思的观点,“推测”出结论。用冯友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仇必仇到底’的思想,则是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处的那个统一体。”因此,只有“仇必仇到底”,才能“仇必和而解”,这不仅符合张载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也契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是明中叶至明晚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反映了不同戏剧美学家的美学思想,各有其立论的原因、意义。这场众多曲坛学人围绕《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问题而展开的论争,因各人评论立足点相异,故多有见识未到之处,真正见解深刻的是思想家李贽。  相似文献   

17.
新月派的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特色而又较复杂的文艺理论家,最典型体现了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转化与影响,其新人文主义人性论文艺思想,为人文精神失落及学术衰微的现状提供一点警示.  相似文献   

18.
“左联”成立后,左翼文艺界与新月派的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双方的冲突反而扩展到更多领域,于是有了更多的论战和辩难。新月派挑起翻译问题之争,否定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存在可能性和文学阶级性的存在合理性,否定了左翼文艺界的创作成绩和争自由的合理诉求,这招致了左翼文艺界的迅猛反击、激烈驳斥和严厉批判。新月派推动国民党对左翼文艺界进行“文化围剿”,令他们不可避免地走向“左联”的对立面,乃至成为“阶级敌人”,这并非历史的误会,而是验证了某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被人们以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误解,因而产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马克思本人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以具体人性论将社会理想理解为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当代中国人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被人们以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误解, 因而产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马克思本人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 以具体人性论将社会理想理解为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当代中国人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