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问题, 根据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与生物免疫系统防御机制和性质相似的特点, 实现了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映射. 在此基础上, 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 设计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的监测、调节和抗体等免疫智能体的功能结构模型, 构建出一种新颖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IMA)系统模型, 提出了免疫多智能体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和机制. 该模型的防御机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特性, 充分体现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的协同防御机制和性质, 为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研究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多智能体量子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在EELD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经济负荷分配问题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尽可能多的Pareto最优解。在基于量子进化理论,智能体的竞争、学习能力和生物的进化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量子编码的多智能体进化算法。该方法将智能体分布在多智能体网络环境中,智能体之间通过量子进化来生成问题的可行解。将该算法应用于经济环境负荷分配的两目标(燃料成本和NOx排放)与三目标(燃料成本,NOx排放和SO2排放)优化问题,通过与经典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比较,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多智能体组织与传统组织在运作机理、组织方式和适用领域等多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因而其与环境的关系也有着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内涵与要求,并由此导致了不同的组织环境管理观.多智能体组织的环境作为组织运作的媒介、条件和共同构成的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运作的效果.因此,研究多智能体组织环境的内容与特点,对该类组织的设计及其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从单智能体的生存环境和多智能体的沟通环境两个方面,讨论多智能体组织环境的内涵、遵循原则和对智能体活动提供支持的内容,探讨影响多智能体组织环境构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动态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进化算法(MAEA).智能体模拟生物机制特征,相互合作来寻求最优解.智能体生存于网格环境中,为了增加自身能量,智能体可以与其邻域展开竞争,并依据统计信息来获得知识进行学习.为了保持种群多样性,同时引入随机移民和对偶映射策略.通过对一系列动态优化函数的仿真实验可以得出,相比之下,基于多智能体的进化算法可以在动态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智能体原理的人工鱼交互仿真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计算机动画中人工生命体存在的数学模型复杂、计算量大、交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多智能体原理的虚拟生物交互自组织行为建模方法,并以人工鱼为例,将多智能体原理和微分对策方法结合,可以在不需大量计算的情况下实现人工鱼的多种竞争交互行为仿真.试验表明,采用交互建模方法的人工鱼同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竞争交互仿真行为更加高效、自主和智能.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国内外的这方面研究进展很快。有指示因素-判断标准-临界值评定监测体系、土地质量指标计划PSR框架评价、生态系统方法评价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评价工作,势在必行。表2,参4。  相似文献   

7.
基于免疫多智能体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性质和机制,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多智能体网络(Immune Multi-Agent Network,IMAN)模型。根据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和生物免疫系统在防御功能、自适应和自组织特性上相似的特点,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映射到生物免疫系统之中,设计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免疫智能体功能结构模型,并综合上述免疫多智能体网络模型IMAN及其免疫防御原理,构建了一种新颖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网络模型,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性质,旨在为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研究开拓一种新思路,并为建立适合现代实战需要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樊晓平  周筠  廖志芳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0):2156-2162
Marching Cubes是医学体数据可视化的经典算法,但生成的等值面网格存在拓扑二义性和单元质量两方面的缺陷,无法为生物组织物理仿真中的数值分析提供良好的几何模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点编移的改进Marching Cubes算法。算法将数据场分解为点、边、面和体素四类元素;以33种剖分模式为依据,构建二义性检测索引表,通过提出的基于面状态的渐近线判别法,以统一的方式解决面二义性和体二义性问题;分析单个体素中产生退化三角形的原因,提出基于局部判别法的数据点偏移策略,使体素的活跃边与等值面近似垂直,达到提高网格质量的目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有效保证网格拓扑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单元质量,生成的模型不仅适用于体数据可视化,还适用于进一步的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相结合,建立一个通过图像监测物体重量的模型。先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并避免局部极小。作为实例,利用圆柱体、锥形体、梯形体等物体图像相关资料建立了数据库,将图像的特征因素作为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并用训练好的网络预测未知物体重量。由实例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物体重量中是可行的,误差较小,为物体重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可用于大型生产线上的物体重量在线监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的甘蔗柔性体模型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蔗柔性体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小型甘蔗收获机虚拟样机这一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中的重要工作,基于ADAMS软件的多体动力学理论以离散梁法、Flex法和AutoFlex法3种方式建立了甘蔗的柔性体模型.模拟静载变形、甘蔗与扶蔗机构的动态作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将分析结果与理论值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用Flex法建立的甘蔗模型最接近理论值和实验情况.另外从求解精度、求解效率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三种建模方法各有优缺点,分别适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Community indicators have been a frequent focus of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There has been little exploration, however, in relation to rural communitie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reflects the speci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lexity of rural system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developing appropriate and systemic indicators for rural communities. Identifying indicators that help the community to monitor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outcomes requires a framework that is both practical and holist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articipatory systemic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community indicators, which respects the principles of complexity and honours the sense of ownership present in the communities. This framework is an iterative, sharing, co-learning engagement process that extends from creating a shared vision and extracting its core messages, to identifying indicators of progress and determining what actions to try. Importantly, this framework enables us to rank the indicators identified by communities with reference to ‘leverage points’, the best places to intervene in the social-environmental system for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This framework provides a potential pathway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and perhaps also for organisations and urban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别选取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效率的指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效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反映出农村金融较脆弱的现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高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生态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存在随意性、不完备以及重复性等问题, 根据农村生态系统结构特性, 以能够反映系统间关联性及指标可操作性、简洁性、完备性为目标, 构建了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框架, 提出了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选择模型. 并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罗山县域农村生态系统为例, 运用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选择模型, 在保证指标体系完备性的前提下, 可将该区域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由28个优化到18个, 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指标可满足评价指标选取的可测性、敏感性、可预测性、典型性、可控性、整体性、响应性、稳定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最能代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个大的方面的11个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水平还很低,除郑州各方面发展较好外,其他地区在第三产业发展、区对外开发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不同的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心城市扩张、建设多样化的小城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以期对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江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应反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解决.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正是缓解、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为此创建系统动力学入树反馈仿真作用力五步分析法,并应用于江西新农合制度实施效应分析.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新农合五个核心变量;建立流位流率系和由流位控制流率的五棵新农合系统流率基本入树,通过顶点和弧并运算,建立系统仿真实验流图模型;然后,构建强简化新农合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将枝向量代数方法应用到新农合系统的反馈环计算;接着,基于反馈环集合与反馈环特性提出了发展新农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4条管理对策;最后,通过对新农合制度管理对策的定量仿真实验,得出新农合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产生了四大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is a basic and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ached intransport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adop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n 1978 To meet th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demands from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a harmony andwell-off living society, a national integrat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stead of separate planning by individual transport mode has been under consideration to deal with old and emergin…  相似文献   

17.
西南喀斯特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着重以贵州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山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子;归纳提炼出不同喀斯特地域类型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31种导向模式;提出了加快喀斯特山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喀斯特山区乡村的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表1,参8。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是我国农村的重要人力资源,成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青年农民。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最迫切的内容和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智力和人才保障。目前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包括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积极建立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长效机制和努力拓展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参7。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系统整体理论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设计、具体量化指标以及量化指标的监测方法和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系统辩证论认为:越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越要构建良好生态环境;越是重化工业城市,越要构建低碳循环经济;越是多民族集聚地区,越要构建友好型和谐社会。近年来,城市化加速发展,也是城市建设价值提升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低碳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构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设计,是在参照国内外生态指标体系基础上,依据城市不同实际提出的,并由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制度保障等 7 项分系统构成,具体量化指标有 40 余项,这只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般性模型,是对系统辩证科学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时延Petri网的项目管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项目的复杂度和成本的不断增多,对项目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PERT/CPM方法在离线的项目管理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它们忽略了实际项目中资源约束和外部突发事件的影响,不可能实时动态地监控项目生产的进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延Petri网的项目管理方法,克服了上述的不足。方法中参考Petri网模型考虑到生产资源约束的影响,监控Petri网模型实时监视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项目管理者可以及时地了解项目的进展,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现有的项目计划调度任务的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