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尽管国家对贷款政策作出了重大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这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广及其效应的有效发挥。文章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该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阐述,并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参与主体:商业银行、高等院校、贷款学生、政府部门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从1999年至今,我国助学贷款政策逐步完善,文章通过对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和评析,分析我国现行学生贷款制度的内在缺陷,并为我国学生贷款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作出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较高的问题一直存在。本文从贷款制度、贷款对象、贷款机构等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成因,并针对高校这一国家助学贷款"桥梁",讨论了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防范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为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但助学贷款还贷率低:银行追债困难;高校协助银行追债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和高校。文章认为,当前可以从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加大高校对学校拖欠贷款的责任;强化对学生的信用教育;建立沟通机制并完善服务;建立追债系统和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等方面强化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开行国家助学贷款与高校最优激励合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开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缓解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覆盖面的困境,然而在风险补偿金激励与约束机制下,高校的“惜贷”问题也随之凸显。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对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最优激励设计,提出应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以完善对高校的奖罚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贷款学生的信用缺失,使得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不高,导致了银行对助学贷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和受益的四个方面(即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背景与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保障体系的迫切性,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是:高校要开设专门的理财课程;加大诚信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信用观念;银行要建立相关的信用监督或征询制度;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加强信用立法,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8.
不断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及其偿还体系,建立健全助学贷款及其偿还机制,促使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偿还率不高的现实,也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河北省高校的助学贷款及其偿还工作还存在着贷款规模和范围有待扩大、管理不够严密规范等问题,今后应加强领导,从制度上推动河北省高校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大力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建立健全"助学+育人"的助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找出了政策的内在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连续性;积极探索新型助学贷款运作模式;积极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防范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矛盾,本文从助学贷款政策的背景出发,并就其进行制度分析,从而探索改进助学贷款制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颖 《科技信息》2008,(7):193-194
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中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可是由于以往人工操作过程的繁琐与低效,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介绍了系统拟采用的实现技术,然后对系统的模块做出了大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帮助贫困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其完成学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存在贷款管理混乱、违约率高、政策法规不健全、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因此针对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发行助学贷款特别国债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如何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使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使各方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协调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颁布后,江西省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进展缓慢,这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先天不足”、经办银行的“设置门槛”、地方政府的“颇感为难”、地方高校的“无可奈何”、贷款学生的“诚信危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要加快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步伐,应从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力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入手,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但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存在缺陷,而解决出路在于完善制度设计。笔者在比较研究助学贷款制度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引入助学贷款中介组织来实现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以教育公平、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贷款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若干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和不断改善,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贷款回收困难等问题,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试图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日益增高的学费给部分贫困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为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培养更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启动的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带有政府行为的助学举措。这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公办高校推行收费改革后的产物,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是保障高等教育人人机会平等的体现。但由于助学贷款的各项机制不完善,造成助学贷款政策难以正常实施。本文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经验,来弥补我国助学贷款政策中的缺陷,使其真正发挥助学作用,这对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0年起江西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但实施效果不佳,凸现了许多问题,如申请贷款面大与放贷面小的矛盾、高校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银行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从国家、银行、学生、高校四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江西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