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泥湖矽卡岩~斑岩型超大型钼(钨)矿田位于栾川县南部,栾川县城北西20km左右的冷水镇境内,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坳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带NE向构造由NWW向NW弧形转折部位。包括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上房沟斑岩型钼(铁)矿床等3个超大型矿床,外围尚有马圈、石宝沟、鱼库、黄背岭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小型钼矿床(点),面积约20km2。  相似文献   

2.
松树台隐伏钼钨矿位于著名的南泥湖钼矿田黄背岭钼成矿带内,区内小型酸性侵入体广泛分布,断裂构造发育,成矿背景好。矿体产于三川组大理岩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矿石类型包括大理岩型钼矿石、矽卡岩型钼矿石和花岗斑岩型钼矿石。钼、钨资源储量达到中型规模,矿石品位较高,钼平均品位0.12%,伴生钨平均品位0.08%。黄背岭似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最密切,该岩体为高硅—富钾的钙碱性岩石,SiO2平均含量73.83%,Na2O+K2O平均含量8.97%,σ=2.01~3.283.3;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Ce、Eu负异常明显,δEu平均0.40,δCe为0.56~0.78;Sr、Ba亏损较大,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这些特征与南泥湖及上房岩体相似。综合认为松树台钼钨矿床与南泥湖及上房钼矿类型一样为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矿体深部未封底,有较大的找矿增储潜力。  相似文献   

3.
钼—酒石酸与氯酸钾的极谱催化波—机理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3年我们曾对钼(Ⅵ)—酒石酸—氯酸钾体系的极谱催化波进行过研究,报道了催化波形成的条件和它的催化过程。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认为直流极谱上催化波成峰形是由于电活性络合物的吸附和解吸;催化波峰形较宽是由于钼(Ⅳ)—酒石酸络阴离子是主要催化活性离子,而钼(Ⅴ)和钼(Ⅲ)的络离子的催化活性较弱之故。同年邓家祺、汪乃兴也报道了他们对这个相似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反应机理研究,并指出在解释波峰的形成和催化活性离子的价态是钼(Ⅴ)而不是钼(Ⅳ)这两点上和我们的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钼对雌性动物生殖性能的影响,以雌雄ICR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钼酸钠,建立钼暴露模型:对照组(饮蒸馏水)、低钼组(200 mg/L)、中钼组(400 mg/L)、高钼组(600 mg/L)。在染毒30 d时,与正常雄鼠交配,第3.5 d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第5.5 d检测子宫着床情况。结果表明:高钼组和中钼组胚胎发育的正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钼组差异不明显;高钼组着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钼组和低钼组差异不显著;钼处理组的平均着床胚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钼暴露雌鼠的卵巢及子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淤血和肿胀。可见:钼摄入过量会对胚胎发育、着床及生殖器官形态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不孕,这可为钼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造成不孕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单核和双核钼(V)配合物与钼在酶中所起的作用的密切关系,在固氮酶模拟物的研究中颇引人注目。钼(V)的草酸配合物是以双氧桥连的双核配合物,其草酸配阴离子结构为  相似文献   

6.
针对磷酸盐分解钼酸钙的过程,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绘制了25℃时Ca-Mo-P-H_2O体系溶解组分的lgC-pH图,以及不同总磷浓度条件下溶液中总钙、总钼的lgC-pH图和钼酸钙稳定区. 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磷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pH的增大体系中会依次出现H_2MoO_4(s)、CaMoO_4(s)、Ca5(OH)(PO_4)_3(s)和Ca(OH)_2(s)稳定存在的区域. 总磷浓度直接影响到钼酸钙的分解过程,随着总磷浓度的增加,钼酸钙的稳定区域不断减小甚至消失,使得钼酸钙更加易于分解, 因此溶液中总钼浓度不断增大,而总钙浓度不断降低;但总磷浓度过高会导致溶液中残留游离含磷离子过高.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在钼酸钙分解过程中,添加磷酸盐比碳酸盐更加有利于钼酸钙的分解.  相似文献   

7.
钼的极谱测定前人研究过的巳经不少。从方法的性质上来说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类是普通极谱,其电极反应大多认为是由六价钼先还原为五价钼,然后再由五价钼还原到三价钼。另一类是催化极谱,其电极反应较为复杂。当溶液中存在着某种氧化剂,它能使电极还原产物(即低价钼)重新氧化为高价钼,而再生的高价钼又在电极上还原为低价钼,若这种化  相似文献   

8.
南泥湖钼(钨)矿化复式花岗岩体,从早期到晚期由斑状花岗岩类组成,它位于东秦岭地区。它们的钾长石具高温結构态,黑云母全为富镁型,副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但到晚期磁铁矿、磷灰石含量大大降低,而硫化物和萤石明显增长。这类花岗质岩石具有高SiO_2、富K_2O、铝近于过饱和,而低MgO、CaO及全铁;微量元素分析显示Mo、Rb、Be、Th、U及F富集,而Sr、Ba及过渡金属减少;稀土配分模式是平滑地向右倾斜,Eu轻度亏损,重稀土有增高趋势;~(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74—0.7080,年龄191—142M·Y·;δ~(18)O为 8.9~ 11.08‰;钾长石和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应属含放射性成因铅不高的异常铅。所有这些特征表明南泥湖花岗质侵入体属同熔型,并遭受到壳源物质混染及强烈結晶分异作用。古俯冲断裂带的重新复活,即华北地台南缘深断深裂带的活动,高钼北景值的厚度达40—45km的硅铝质地壳,对本区印支晚期—燕山期岩浆产生及钼矿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催化显色反应的研究Ⅸ Mo~Ⅵ(W~Ⅵ)-邻氨基酚-H_2O_2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钼(Ⅵ)、钨(Ⅵ)对过氧化氢氧化邻氨基酚的催化显色反应。研究了1,10-邻二氮菲对该催化反应中钨(Ⅵ)的活化作用和对钼(Ⅵ)的掩蔽作用。基于此拟订了测定微量钼(Ⅵ)、钨(Ⅵ)的催化光度法,研究了外来离子的干扰和铁(Ⅲ)离子干扰的消除。该法可用于污水中微量钼(Ⅵ)与钨(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钼矿资源丰富,集中分布于栾川、大别山地区,多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的岩浆侵入关系密切.省内已知的钼矿床多分布于重力低异常区或外围梯级带上,在航磁异常图上,钼多金属矿集区及附近的ΔT异常分布规律性不强,其异常性质及规模受成矿母岩、成矿类型及围岩性质控制.通过总结钼多金属矿集区的重力和航磁异常特征,建立了矿集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成矿模式,据此对夜长坪、南泥湖、东沟、涩港、吴陈河、汤家坪等矿集区进行找矿前景分析及成矿预测,认为夜长坪、南泥湖矿集区及新县岩体的东西两侧、商城岩体南侧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醋酸——醋酸钠——铜铁试剂的底液中,钼(Ⅳ)能产生灵敏的吸附催化波,并试验了影响钼的波高的因素和测定条件。钼的浓度在2×10~(-5)~1.2×10~(-3)微克/毫升之间与波高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1ppb,该方法曾用于人发和天然水中微量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和烷基水杨酸钼复合制备了Mo9081钼型减摩剂。四球试验机,Falex试验及CA~(-15)汽油机台架试验的评定结果表明,30~#汽油机油中加入1%(wt)Mo9081,能显著地改善原汽油机油的抗磨减摩性能,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有所改善,平均节油率约2%(wt)。并用俄歇电子能谱研究该钼型减摩剂的减摩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CL-7301萃淋树脂从含钼的H_2SO_4-(NH_4)_2SO_4溶液中提取钼的性能。钼的吸附从中性至7N酸度范围内,其吸附率在pH=3附近有一最大值。钼的饱和吸附容量随溶液中钼的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大于7g·L~(-1)时可达200mg·g~(-1)以上。在低的平衡浓度下仍有较高的吸附量。其分配系数随平衡钼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大于3g·L~(-1)时基本保持不变。流动实验表明,低浓度和小流速条件下柱床的吸附容量可达到静态吸附容量;而在较高钼浓度和高流速下,其动态吸附容量低于静态吸附容量。用氨水洗涤柱床可直接得到钼酸绥,钼的回收率大于99%,该树脂从低钼浓度溶液中提取钼具有较好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钼矿带是世界上重要的钼矿带之一,带内分布着几个超大型钼矿床,南泥湖钼矿床就是其中之一.南泥湖钼矿床含矿裂隙含脉率、含脉密度及含矿裂隙产状研究结果表明:1.钼矿化受裂隙和含脉率控制;2.南泥湖钼矿床含矿裂隙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走向主要为NE—NNE向;3.含脉率越高含矿性越好,含矿裂隙的发育程度对蚀变岩分布范围和交代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钼酸铵浸种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磷钾(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O3+Mo对提高鲜食油菜的鲜重和干重具有显著作用;NH4Cl+Mo对油菜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NH4NO3和(NH4)2SO4与钼配施效果不及NH4Cl。同一时期内的油菜植株Vc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在NPK的吸收方面,不同种类氮肥的阴、阳离子与钼互作效应不同,硝酸铵与钼配施时,钼与NPK均表现协同作用,而NH4Cl和(NH4)2SO4与钼配施时,钼与氮、磷表现协同作用,而钼与钾表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对太原市迎泽湖进行资料收集和长期水体监测,选定透明度(SD)、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5个指标来分析迎泽湖富营养化状况,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建立富营养化综合分析模型,定量化地反映了迎泽湖富营养化现状,得出迎泽湖处于中-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状态的结论。本研究为迎泽湖富营养化的规划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硫化氧钼(以下简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是一类新型高效减摩抗磨剂。其化学式为;[RO)_2PS—S]_2Mo_2S_2O_2。 式中,R为碳原子数3~8的烷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均可,也可为芳基或芳烷基,芳基的碳原子数为6~26,烷基取代基含碳原子数4~9。 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钼原子与1个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基相键合。这类新型减摩抗磨剂的典型代表是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钼。它是一种含S、P的有机钼化合物,其外观为彩色油状液体。  相似文献   

18.
前文报导了钼-酒石酸-酸氯盐体系的催化波及其机理。鉴于酒石酸能使钼-氯酸盐体系的催化波(约为扩散电流的130倍)更为提高,达到扩散电流的400倍左右,因此曾用二十余种有机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普遍试验,证明凡是α-羟基酸均有提高钼-氯酸盐体系的催化波的作用,而杏仁酸和二苯羟乙酸的效果特别优异。本文研究了杏仁酸和二苯羟乙酸存在时钼的催化波,此种带有苯环的α-羟基酸竟能使钼-氯酸盐体系的催化电流提高到为扩散电流的15000倍(4%氯酸钾)和30000倍(25%氯酸钠)左右,从而获得了特殊的高灵敏度,最低可检出6×10~(-10)M浓度的钼。是钼的现有分析方法中最灵敏的方法之一。本文对这一催化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苯芴酮曾用于钼的显色剂,在 PH=2的水相中显色,灵敏度较低(ε=4.3×10~4),选择性也差.溴邻苯三酚红是比色测定钼较灵敏的试剂(ε_(587)=4.1×10~4),而干扰因素较多,在合金钢的应用中尚未见应用.硫氰酸盐法虽然广泛应用于钼的测定,但灵敏度低(ε_(475)~(有机相)=1.95×10~4),稳定性也较差,我们研究了钼(Ⅵ)-苯芴酮-吐温80  相似文献   

20.
低品位钼精矿的钼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焙烧—氨浸—渣碱浸工艺对某低品位钼精矿进行钼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的加入能有效分解钼酸钙,提高钼的提取率.焙烧—氨浸阶段最优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氨浸温度80℃,氨水过量系数1.4,碳酸钠用量467 kg/t,液固比4.浸出渣中的钼分别采用酸法(HCl)和碱法(Na2CO3+NaOH)进行提取.结果表明:酸法仅可回收渣中34.92%的钼,而且操作过程不易控制,不适合实际应用;碱法(Na2CO3+NaOH)处理工艺中碳酸钠用量533 kg/t,氢氧化钠用量433 kg/t.放大实验结果显示整个流程钼的回收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