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研究旨在研究弧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OmpK免疫交叉反应的特征,探讨OmpK免疫交叉反应性的分子机制.利用克隆得到5株弧菌的ompK基因,通过比对10种(22株)弧菌的OmpK基因序列发现,ompK基因在弧菌中高度保守,其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达77%93%.对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VPL4-90的ompK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利用纯化的OmpK重组蛋白,制备了兔抗OmpK血清.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OmpK抗血清能够与16种不同的弧菌发生交叉识别反应,其中V.proteolyticus、V.furnissii、V.damsela和V.metschnikovii这4种弧菌OmpK的免疫交叉反应为首次报道,并且证实弧菌OmpK的免疫交叉反应具有种属特异性.通过抗原表位预测和比对发现,弧菌的OmpK具有8个保守的抗原表位,包括7个T细胞表位以及1个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表位.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OmpK抗体能够识别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提示这些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细菌表面.结果表明,这些保守的且位于细胞表面的OmpK抗原表位可能是弧菌OmpK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性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
HP的全基因组序列显示,在其95个平行基因家族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外膜蛋白(H.pylori outer membrane protein,Hop)家族,包含32种编码蛋白.这些外膜蛋白在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保护性免疫和致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与HP的定植、胃黏膜的损伤、炎性介质的分泌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盐度对Halomonas aquamarina外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蛋白(Omp)在维持细菌的生理状态和抵抗外界极端环境中起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的抗盐机制,通过比较深海中度嗜盐菌Halomonasaquamarina在正常盐度浓度(0.56mol/LNaCl)、较高(1mol/LNaCl)和高盐度(2mol/LNaCl)下外膜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11个差异点.对这11个差异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及其生物信息分析,鉴定出其中的6个蛋白,并对中度嗜盐细菌外膜蛋白的抗盐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对细菌本身和宿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微生物免疫增强剂中的重要成员。文章重点论述了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以及蟹类的免疫特点,并对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免疫机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抗溶藻弧菌及其外膜蛋白的多克隆抗体(Polyc lonal antibody,PcAb)。制备的抗溶藻弧菌(Va)及其外膜蛋白的多克隆抗体(Va-PcAb和Va-OMP-PcAb)的效价达到1∶3200以上,特异性较好,只与Va菌不同菌株反应,与其他弧菌及不同属的菌株没有交叉。同时建立的ELISA、IFIA等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生产实践,适应不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禽大肠杆菌O18、O78分离株免疫保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禽原性大肠杆菌O18,O78分离株制成超声波裂解铝佐剂灭活苗免疫14日龄鸡,以相同或不同外膜蛋白(OMP)型的O18,O78分离株攻毒,结果以O78血清型内相同和不同OMP型分离株间能获得最大保护,O18血清型内相同OMP型分离株间获得最大保护,而不同OMP型分离株间不能保护,两个血清型的分离株间不率OMP型是否相同,均缺乏保护,以间接ELISA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测定了试验鸡针对大肠杆菌OM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 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几种病原性弧菌OmpK、OmpU和OmpW蛋白种间和种内的同源性,筛选高保守性蛋白OmpW.成功构建具备稳定分泌抗体IgG3的细胞株S5C10,鉴定其对5种弧菌具有特异性交叉免疫反应,而对9种非弧菌无免疫反应.研究结果显示OmpW可作为广谱性疫苗成分,其单抗可特异性检测多元弧菌.  相似文献   

10.
以大肠杆菌为宿主, 将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YopH催化结构域(ΔYopH)的质粒转入其中, 高效表达了ΔYopH. 分离纯化后, 以ΔYopH为靶标, 应用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 研究111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 筛选出对ΔYopH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五倍子、 石榴皮和地榆, 并进一步研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及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辐照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肠杆菌经超声波作用后其细胞膜的变化状况,采用荧光染料二乙酸荧光素、罗丹明123、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对大肠杆菌样品染色,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测、观察.结果显示:荧光探针测定法可用于测定大肠杆菌细胞膜的变化.在超声波频率为25 kHz、电功率为300W的条件下处理90 s后,细胞结构完整,膜双分子层变模糊,表面有破损成小孔的地方,内含物外渗.膜通透性增加12.7%,膜电位下降26.7%,胞内活性氧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ELISA检测大肠埃希菌方法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大肠埃希菌为对象,通过Box-Behnken设计星点响应面实验进行优化实验.结果优化后ELISA检测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6.25μg/m L,抗原包被最佳时间为7 h,抗体稀释度最佳为1∶625 0,大肠埃希菌ELISA检测OD值为2.12.结论经实验得证,通过星点响应面实验方法进行大肠埃希菌ELISA检测条件优化,结果合理有效,优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对提取牛源大肠杆菌内毒素粗制品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获得含量较高的牛源大肠杆菌内毒素免疫原提供了简便方法和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热酚-水法和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牛源大肠杆菌内毒素,鲎试剂凝集活性和终点显色法测定热酚-水法提取内毒素粗制品含量约为0.16EU/ng。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内毒素粗制品含量约为0.31EU/ng。实验结果表明: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的内毒素含量比热酚-水法高,此法不需要透析袋透析,因此更适用于内毒素的大量提取。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通辽地区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 ,以其致病性强、免疫原性好的O8;S2 1、S3 1;O60 ;P3 8、PL4 0 ;O13 8;SF12 、SD65;O14 1;TB4  J70 菌株 ,制成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 ,对妊娠基础母猪进行免疫接种 ,使仔猪通过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经 45 0 0头仔猪小群试验 ,免疫保护率为 98 5 % ,预防效果令人满意 ,可进一步扩大试验 ,以期用于生产 .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分离的已经过系统鉴定的12株猪源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了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并提取质粒,对耐药谱和质粒谱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91.7%,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介于50%~70%。分离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以耐4种、6种和7种药物为主,占总数的75%。对分离菌株耐药谱与质粒谱的分析表明,大肠杆菌的质粒携带与细菌的耐药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C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Nhh A重组载体p ASK-IBA37plus-nhh A。以脑膜炎奈瑟菌C群菌株为实验材料,根据Gene Bank上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C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Nhh A基因(nhh A)。将nhh A与p ASK-IBA37 plus质粒用EcoRI,Xho I进行双酶切并尝试不同条件进行连接;连接产物实现在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的转化。使用验证质粒图谱初筛和PCR与EcoRI,Xho I双酶切双重验证法复筛的方式筛选p ASKIBA37plus-nhh A阳性转化子。最后将构建好的p ASK-IBA37plus-nhh A进行基因测序。成功构建C群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Nhh A重组载体p ASK-IBA37plus-nhh A,同时发现nhh A与p ASK-IBA37plus摩尔数之比为5.1、连接体系20μL、DNA终浓度为1.7 ng/μL时,获得的转化子阳性率能达到18.8%,且转化子菌落总数数量适中,方便后续筛检。同时,测序得到1 797 bp的nhh A序列信息,在Gen Bank上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发现该基因与脑膜炎奈瑟菌NGH38的外膜蛋白GNA992(Neisseria meningitidis strain NGH38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NA992)基因的相似性为98%。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带有gfp标记基因的pGLO质粒成功转化到肠毒素型大肠杆菌K88、K99中,经过紫外检测及荧光显微镜检测均发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的荧光,表明gfp加基因得到稳定、高效的表达.进一步通过PCR分子鉴定、血清型鉴定、微生物学特性分析均表明,转化菌株与原始菌株是一致的.该转化菌株将为研究肠毒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及益生素的筛选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Langmuir双电子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诊断技术分别定量测定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场中各活性物种的分布.考察了远程氧等离子体对医用聚四氟乙烯表面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并通过对灭菌后菌悬液蛋白质泄漏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及细菌DNA电泳图的测定分析了其灭菌机理.结果表明:远程氧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浓度随远程距离的增大迅速降低,30 cm后接近于0,而自由基浓度则相对降低缓慢,40 cm处仍为初始浓度的70%;远程氧等离子体60 s内的灭菌效果值在放电区可高达3.42,在远程距离40 cm以内也均在3.32以上,符合消毒灭菌的要求;电子、离子对细菌细胞膜的快速刻蚀及自由基对胞膜中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攻击分别是放电区及远程30cm后灭菌的主要原因.氧等离子体中紫外光的灭菌效果微弱.  相似文献   

19.
重组拖丝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巳构建的重组蜘蛛拖丝蛋白基因表达菌株pNS2,以IPTG为诱导剂,建立最适表达条件.在LB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甘氨酸和丙氨酸,菌体培养至密度A600=0.5—0.7时加入浓度为0.2mmol/L的IPTG,诱导5h,可得到表达量占可溶性总蛋白质27.2%的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