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软土路基变形规律现场监测及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K28+830粉喷水泥搅拌桩处理试验段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及FLAC2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软土的蠕变-固结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路基变形现场监测方案,进行了软土路基变形平面FLAC2D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粉喷水泥搅拌桩使软土路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明显减小,地基稳定性增强,适宜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尤其适合于桥头有相对硬层作为持力层的地段.FLAC2D计算结果总体上能反映实测的路基变形发展趋势,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可用于软土路基沉降预测预报,对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透水性差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路基承载力及稳定性符合设计及路基规范要求。常用的路基软基处理方法很多,水泥搅拌桩是特殊路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冉旭波 《科技信息》2011,(2):355-356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最早的应用是路堤加筋,近几年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土路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地基破坏和过大的沉降和变形,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将土工织物、土工网、土工格栅铺设于软土地基和路堤之间,加筋软基路堤,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在碎石垫层顶部分别铺设土工网处理软土地基基础,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4.
由于软弱土地基是需要人工进行处理的不良地基,在进行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最多的,因此对软土路基的稳定行研究便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便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软土路基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靳达辉 《科技资讯》2009,(17):59-59
桥梁建筑物总是很难绝对避开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由于本身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沉降量大、渗透性小、强度低、滑动稳定性差等客观原因,容易使桥梁墩台倾斜、梁端顶死、桥面线路严重变形;涵洞基础沉陷,管节拉开漏土、路基土方塌陷,中断行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桥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研究桥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本文主要是从路基填土及压实,路基路面排水,路基防护,软土是地基处理,及黄土陷穴处理等方面去分析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最后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曾凡锐 《奇闻怪事》2009,(3):145-146
软土侧向位移的存在,引发诸如桥台变形,道路开裂,路基失稳等工程问题.本文根据野外现场测试结果和室内模拟试验系统分析软土路基侧向挤出变形的特性、控制因素,探讨了软土侧向挤出变形与估计变形的关系.并根据软土路基侧向挤出变形特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分析了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填土高度的控制技术.为在工程技术上能够合理控制软土地基侧向挤出变形,消除因软土地基侧向挤出引起的桥台变形、路基失稳等病害,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费用,从而为软土地区高等级道路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土路基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等特征,如果不进行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强度低、工后变形大、地基下沉等问题,继而引发路面变形开裂、翻浆冒泥或者塌陷,导致工程破坏,影响将来道路的正常使用。本文介绍了软土地基的危害形式,探讨了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总结了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简要地介绍了软土地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对软土地基强度增长原理的分析,探讨了工程中一些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此来增加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及路桥沉降缝,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监测及FLAC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喷水泥搅拌桩法,试验研究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变形特性,对路基关键部位的竖向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得到了软土路基的变形的初步规律。现场试验表明,粉喷水泥搅拌桩法适宜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可用于增加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量。基于软土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理论,应用FLAC-3D软件完成了浙江某高速公路路基的的蠕变沉降规律的计算机模拟。FLAC-3D计算得到的竖向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计算表明,粘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软土路基变形问题,可将该模型用于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及预测预报,为软土路基沉降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山丘地区与平原地区的软土路基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为研究山区软土路基稳定性,首先分析了各种地形条件下软土路基的存在形式,然后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山区软土路基典型形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地形因素对山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山区软土路基主要有斜坡软土路基、层状软土路基和谷间锅底状软土路基三种形式;斜坡软土路基较平原软土路基易失稳,谷间软土路基较平原软土路基更稳定;斜坡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土高度、软土层厚度和软土层倾斜度。谷间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土高度、软土层覆盖范围和坡脚与山体距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软土蠕变(SSC)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工艺对基坑围护变形以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的基坑围护变形特征相似,且通道式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减小坑外土体的最大沉降量、坑底隆起量和坑外土体侧向变形,对周边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当考虑上覆列车荷载时,逆作土方通道式施工工艺所产生的铁路路基变形在铁路正常运营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3.
既有铁路开行大轴重列车路基的动力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既有铁路开行大轴重列车路基的变形和强度稳定性,选取既有线典型路基土,借助动三轴仪,试验研究了重载下路基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和临界动应力,建立了路基土累积应变的预估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重载下路基的动应力,并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计算了路基的动力附加变形.研究表明,当路基压实系数低、饱和度高时,路基动力附加变形随列车轴重增加迅速增大,且轴重超过27 t,增大速率明显加快,但当路基压实系数大于一定条件,轴重增加对路基附加变形的影响较小;重载下路基动力附加变形的影响深度主要在2.5 m内,且显著影响深度约为1.0 m;重载下路基未发生动强度破坏情况下也会产生不能接受的永久变形.可通过提高路基压实系数(或强度)显著减少重载下路基的附加变形量和变形达到稳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新方法,在研究静力贯入路基变形力学机理基础上,深入考虑路基土体变形的非线性特征,引进分级加载和地基沉降分析的分层总和分析的思想,结合增量广义虎克定律和Duncan-Chang模型,建立了以路基土体初始孔隙率、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为参数的路基贯入荷载位移分析模型.基于上述静力贯入位移分析模型,根据实测路基静力贯入荷载位移曲线,引进自适应遗传模拟退火优化反演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静力贯入试验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路基压实度,还可以测定路基土体其他物理力学参数,而且,该方法还具有检测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和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体微观结构演化建立其土体沉降计算模型是值得探索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研究首先从室内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试验出发,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软土微观结构变化与固结变形特征;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微观结构参数,分析微观结构参数与荷载、变形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沉降计算模型;最后,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与监测值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银川绕城高速西北段非典型软弱土路基处治工程,利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非典型软弱土路基的处治措施及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软弱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差,路堤施工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换填砂砾垫层、袋装砂井等载预压、挤密碎石桩是处治该种软弱土路基的有效措施;该软弱路基处理设计合理、施工得当,其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而现有的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软土厚度 10m、路基长度 6 5m和高度 4 .5m的路基原位试验 ,分析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堆载预压对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为京沪高速铁路中厚层软土地基的路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惠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变形观测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托贵惠高速公路K4+045~K4+177段软基的工程实际,对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填筑过程中,路基的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得出控制标准。从而指导软土路基填方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省施工成本,并对其它类似山区公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然后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大于实测结果。说明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以上述控制标准进行填方施工,没有明显的剪切破坏、整体侧向滑动等现象。最后运用极限平衡法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分析,分别计算了天然和饱水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也表明在整个填筑过程中,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用粉喷法加固软土地基,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通过室内对比试验,讨论了软土中的含水量对粉喷法加固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掺入比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协调变形控制的道路工程河浜处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分析软土地区道路填浜路段工程病害及其成因机理的基础上,揭示了病害的根本原因是道路填浜区域与邻接区域之间路基的“不协调变形”;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路面结构对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力学响应,建立了控制路基不协调变形的指标和标准;从设计思想、设计依据、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等方面,系统建立了基于不协调变形控制的河浜处理设计方法,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