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因素,如疲劳过渡、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和运动损伤知识等。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损伤意识,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015年11月—12月期间,对在西安参加冬季集训的47名高水平投掷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7名运动员中有45名运动员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患伤率高达94%,人均受伤2.87次,而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专项训练和过渡时期;各项目急性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膝关节、肩部、腕部,慢性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和肩部;运动员损伤原因影响程度居首位的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合理和肌肉力量不足等。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我国优秀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体育学院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进一步廓清篮球运动损伤的规律及原因,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合人体解剖学与力学规律,分析引起损伤的原因,以期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促进技术的提高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及理疗跟踪的手段,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伤病率为100%,常见损伤部位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关节损伤居多,肌肉损伤居次;损伤部位中居前4位的依次是腕、踝、腰、膝,并表现出:肩、腰、髋、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明显的正相关,颈、肘、腕、膝部损伤与运动等级呈正相关,足趾损伤与运动等级呈负相关的特征。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为急性损伤,但是慢性损伤(48.18%)也不容忽视;90%的现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是带伤训练,因伤完全停训者占到10%;在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多发于赛前训练周、技术训练课、及做C组难度动作时。建议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定期参加损伤知识与预防技能的培训,以增强训练中防伤控伤的自觉自主性。运动队管理中积极建立运动损伤报告制,加强对伤病的长期监控及干预。  相似文献   

5.
李强 《科技信息》2012,(28):323-323
本文对南京市跳高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运动员易受损伤的部位为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运动水平低的运动员受伤率较高;损伤在起跳与助跑阶段发生居多。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技术训练,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荣辉  张辉  黄娟 《科技信息》2009,(34):221-222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倍受人们的青睐。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受伤机率较高。因此,做好足球运动中损伤预防工作十分必要。为了解南昌业余足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寻求预防措施,减少或防止损伤事故的发生,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南昌业余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损伤情况的研究,探讨损伤部位、种类、程度以及原因,从中发现有关足球运动损伤规律性问题,希望能够为教练和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训练、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皖北地区参加省大学生运会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损伤的特点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参赛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是100%.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动作存在缺点或错误、局部负荷量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参加比赛的经验等.结论:应用运动处方合理安排训练、加强训练场地的检修、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受伤部位训练等可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2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团体项目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团体项目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具体影响因素,为今后指导比赛,调节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游泳项目动作结构特点、解剖、生物力学特性及现有研究成果,对专业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综述,分析游泳项目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机理,以期为教练员、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科技资讯》2009,(12):250-251
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分析,根据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心理适应及心理调控,结合训练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希望能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和依据,从而达到比赛所需心理品质,实现比赛心理状态有效调控,促使最佳比赛准备状态形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8年中国国家室内足球五人制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总结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部位,归纳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提出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前言赛前运动员机体内的运动,感觉和植物性神经就会发生条件性的变化,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的适应程度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比赛前状态的规律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比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在赛前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紧张情绪反映的时间早晚,比赛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年训练和比赛,发现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自我调节进行控制。2、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表现比赛前…  相似文献   

13.
在拳击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几率非常高,并因此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鉴于此,该文就以青少年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竞赛观察情况,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即拳击运动自身的项目特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不够、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扎实、不规范以及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或者是训练状态不佳等,然后又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探讨了有助于预防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率的降低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以128名冰上项目运动员为对象,对其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病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冰球、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运动损伤发生率均较高,冰壶项目相对较低;腰背部、膝关节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肌肉伤、关节伤和韧带伤;损伤程度以中、轻度较多,重度损伤较少;急性损伤较多,慢性损伤较少.技术因素是造成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江炬  高颖 《科技信息》2011,(17):179-179,164
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已成为人们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容忽视的问题。运动损伤的发生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规律,从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对乒乓球运动损伤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根据损伤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为练习者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1年浙江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的18所中学代表队250名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患病率达78%;损伤多属于急性损伤;造成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犯规率较高、场地因素、自保不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损伤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在比赛时;损伤的部位主要是踝、膝、小腿及脚趾等。  相似文献   

17.
对体操运动员易受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在早期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汉市50名9-16岁攀岩运动员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对高度的恐惧心理、对比赛岩壁和线路的陌生感、对保护员的不适应、取胜动机过高等是青少年攀岩运动员赛前紧张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训练中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在不同场地、线路、保护员的条件下训练"、"降低取胜动机、加强心理辅导、开展模拟比赛"等训练方法来消除青少年攀岩运动员赛前紧张。  相似文献   

19.
刘文军 《科技信息》2007,(10):231-231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地市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在自行车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部位和性质,提出了自行车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自我损伤防范能力与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对运动员开展自我损伤防范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为损伤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运动损伤防范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内容包括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知识、体育道德与行为、竞赛规则、训练原则、科学的训练方法与专项技术、运动损伤发生规律和营养对机体损伤与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