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牡丰牌水稻壮秧剂研制背景及技术水平,介绍产品分类及功能特点,重点分析牡丰牌水稻壮秧剂产品经济及社会效益,探讨产品的未来发展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壮秧剂是集营养、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在水稻旱育秧和塑盘抛技术上应用,可以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化学调控等配套技术的操作环节,节省用工,大大提高劳动工效。2013年,在市、区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对壮秧剂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同时为了解壮秧剂在本镇软盘旱育抛秧技术上运用的最佳配施比例及施用方法,安排了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稻壮秧标准及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壮秧的作用,从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二方面描述了水稻壮秧的标准,从生产实际出发阐明了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海南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改制的要求以及笔者多年来对杂交水稻翻秋带蘖壮秧试验的体会,分析论证海南省杂交水稻采取带蘖壮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与杂交水稻翻秋高产栽培有关的一些技术措施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翻秋栽培,带蘖壮秧能协调每亩总穗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三者关系,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疏播匀播和足肥早管是培育带蘖壮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水稻平均增产8.5%,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每盘60g、70g、10g。  相似文献   

6.
壮秧剂是依据稻作早育特性,引入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综合平衡手段,将多种营养元素按适当的比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适量加入土壤消毒剂和土壤调酸剂配制而成。它具有营养、消毒、化调、防病为一体的多种功能。通过近两年的示范情况来看,这是一项省工、省钱、壮苗、高产的实用技术,而且安全可靠。现将壮秧刑的增产效应及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加强秧田管理,抓好育苗技术,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实施保健育秧、提高秧苗的生理功能及抗逆力、抗病性,培育壮秧是我们的育秧目标,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稻牡丹江28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较好的中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0.
吴文平 《遵义科技》2009,37(6):51-52,5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栽插、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技术;旱育秧重点把好“肥床、适播、稀播、严管、浅植、施肥、防治”七个关键环节,培育低位、多蘖、根系发达的早壮秧,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生长发育特点、高产源库特征、壮秧培育、基本苗调节以及氮肥运筹等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建议充分认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水稻主产区重点示范推广以钵苗摆栽、毯苗机插为核心的机插秧技术.结合南方特别是西部水稻多元化种植区的生产实际,开展机插水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技术途径、籼型及籼粳型杂交稻在机插条件下的养分高效利用技术、基于传统宽窄行栽培技术、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以及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参数的插秧机装备研制以及稻田复种轮作特别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土壤保育、病虫草害生态工程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定量地分析施肥、化控剂、耐冷品种这三种最主要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的效果,为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防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搜索并整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防御措施的相关文献59篇,其中施肥21篇、化控剂18篇、耐冷品种20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不采取防御措施为对照,量化3种防御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3种措施中耐冷品种对水稻产量提升效果最优,达33.8%。2)对于施用不同的肥料而言,施磷肥对水稻产量、产量相关量、叶绿素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26.2%、13.2%、14.4%;施硅肥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物质含量影响最突出,达22.1%;施氮肥的效果与用量有关,施氮量在95-115 kg·hm-2水稻产量增幅最大,施氮量≥150 kg·hm-2水稻产量显著减少-12.4%。3)施化控剂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水稻叶绿素含量、耐冷性物质含量,分别为14.7%、16.5%,且对冷敏感水稻品种影响更大。4)低温胁迫下耐冷性水稻品种与冷敏感品种相比,可分别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产量相关量、叶绿素含量33.8%、9.2%、10.4%,显著减少丙二醛含量16.5%。 综上,选用耐冷品种是水稻应对低温冷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施用化肥和化控剂进一步提高水稻耐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定量比较了不同防御措施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对于指导选择合适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和基础。通过总结分析目前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品种,浸种前晒种,适时早播,注意催芽温度和水分,合理播种和秧苗寄插,加强秧田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探索和总结多效唑在水稻育秧时浸种芽,播种时喷施和秧苗期使用的浓度和方法.分析了多效唑在培育水稻多蘖壮秧.促进增产的效果.提出了水稻使用多效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水稻庭院两段育秧技术主要分旱育小苗和水育壮秧两个阶段。旱育小苗要准备好营养土、选择育苗地点、育苗床、选好品种,做好播种、盖膜、管理工作、适时寄插秧田。水育壮苗要在秧田不干水的条件下,做好水肥管理、控温降温、通风炼苗等管理措施,培育成壮秧。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在促进作物种子萌芽,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抗倒伏,改善品质,稳定高产,促进成熟等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功能。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学术会议上,参加交流的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和综述报告,基本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一、PGR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在水稻上,PGR主要用于培育壮秧和矮化防倒。使用药剂主要有生长延缓剂多效唑、高效唑、抗倒伏剂CGR-811,正在试验中的有KUH-833和GRH-624。在国内用多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18.
以水稻高产示范方建设为平台,针对近年生产现状,开展良种选择、培育壮秧、肥水运筹、病虫害综防等试验示范,创新工作措施,探讨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宜香1979是四川省宜宾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水稻中籼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稻米品质较优等特点。高产栽培技术要注意培育带蘖壮秧,足苗稀植,控氮增磷钾防例伏,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20.
刘亚运  汤彬 《遵义科技》2007,35(3):29-33
通过对生态早育秧苗床应用“敌克松、旱育保姆、广枯灵、瑞毒霉”等4种杀菌剂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沼肥培肥苟床,沼液浸种,沼液喷苟的生态旱育秧育秧方式,可有效控制立枯病、稻瘟病的发生,提高移栽秧苗素质,培育低位多蘖矮壮秧,节省杀菌剂投入,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无公害化生产。大田试验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