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水系提取是研究流域水文的基础,基于单流向算法(D8),选取SRTM DEM与ASTER GDEM两种高程数据提取水系,试验得出SRT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为10 000(栅格),GDE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设定为90 000(栅格).分别用两种DEM合适阈值提取的水系结果对比分析,并利用实际河网和遥感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SRTM DEM提取大范围水系的精度和效率较高.相对于平坦地区,地形起伏大的地区精度更高.可用于指导水系提取时数据源的选取.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水系问题,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SRTM DEM作为数据源,运用GIS软件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研究区域的水系信息,并将其与利用TM影像提取的水系信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SRTM DEM提取的水系信息与实际自然水系信息基本一致,但某些局部区域提取的水系和验证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的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模型始终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构成GIS的基础数据,利用DEM可以提取流域的许多重要水文特征参数。通过对DEM流域水文特征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手段的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所提供的水文分析工具箱实现了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的提取。通过提取结果与原始区域影像图的对比,证实通过DEM数据提取的流域水文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提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SRTM无效数据填充方法在数字河网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最新全球免费高分辨率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量任务(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湖北省清江流域为例,利用SRTM数据进行了流域数字河网提取,通过与数字化地形图DEM提取的数字河网比较,指出SRTM数据中普遍存在的无数据区域是其进行水文分析的最大障碍,常用的SRTM无数据区域填充方法会使河道高程出现较大误差,导致提取的数字河网出现偏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在实际数字化河网限制下的SRTM数据无数据区域填充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处理后的SRTM数据更符合实际情况,提取的数字河网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生产的数字高程数据在地表水文模拟分析中的应用效果,以贵州省内清水江流域为例,利用ArcHydroTools以CGIAR.CSI SRTM 90m数据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数字水系图为数据源,进行了流域地表水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以CGIAR-CSI SRTM 90 m数据为基础提取的数字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提取的数字流域界线与水文部门基本相符,说明CGIAR-CSI SRTM90 m数据在数字地形分析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地表水文模拟分析方面必将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宋玉新 《甘肃科技》2016,(12):85-87
铁路桥涵水文计算是桥涵勘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技术,对铁路沿线流域进行了水文模拟分析。提取了流网、流域界线、流域面积、流域坡度等水文特征,将其与人工在地形图上圈绘的流网和流域面积比较,发现结果一致。然后将Arc GIS得到的水文特征用大中流域洪峰流量计算模量公式计算流域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Arc GIS为操作平台,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介绍了流域的河网信息提取过程,并以江津区笋溪河流域为例,提取了该流域及其支流上2个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的水系图、坡度分布图、水文特征参数和地形参数,为该流域以后的水文分析和洪水预报提供基础参考数据,并为其它流域河网信息提取和基础数据获取提供一种快捷、简便和实用的方法。利用DEM和Arc GIS提取的水文参数,可直接作为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参数,不仅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还保证了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对流域水文资料缺乏地区洪水计算和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DEM与遥感信息的秦淮河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数字水系的方法存在精度差、提取出的流域水系与平坦地区和山区流域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一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引入了利用遥感信息来弥补DEM缺陷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流域水系信息,采用基于数字河流和湖泊网络(DRLN)的水流方向修正法修正DEM中平坦地区主干河流及湖泊地区栅格的水流方向的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并以秦淮河流域数字水系提取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大量的平行河道,修正与实际偏差较大的主干河流,在平坦地区和山区均能提取出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流域水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尺度转换的数字水系提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辨率DEM提取数字水系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水文模型建模需要。在Mark和O’Callaghan提出的坡面径流模拟算法提取水系的基础上,将高分辨率栅格的流向分配至低分辨率栅格内,采用向量运算法则和栅格最大集水面积法,通过流向的聚集过程判断低分辨率栅格的流向,进而将高分辨率DEM提取的数字水系转换成低分辨率栅格水系,并在洣水等5个不同流域加以应用。研究分别采用水系密度和流域宽度分布两项指标对尺度转换后水系与提取的各种尺度水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对于平原区水系提取及山区水系提取都有较好的适应性,转换后水系与实际相符,满足水文模型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系流域提取精度要求的重视和提高,水文分析常被用于流域水土流失分析等。本文基于ArcGIS9.3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ArcHydrology,对地质灾害频发四川省雅安市的ASTER GDEM进行提取河网、流域边界提取等水文特征信息,结果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水系流域较吻合,且更详细,为灾后水利工程重建提供了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特征信息的基本原理,对DEM在非点源污染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用密云水库北部流域的DEM进行了流域的刻划及SWAT模型运行单元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在集水区面积阈值为2 km2的水平上得到的流域水系主河道与实际水分有最大相似性,共生成310个子流域和594个HRUs.从DEM刻划结果准确性的检验等3个方面讨论并总结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部高山高原地区SRTM3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1:25万地形图DEM对中国西北部高山高原地区来自美国ESRI和NASA的两种SRTM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两种SRTM高程数据与地形图DEM有很高的一致性.两类SRTM数据大约有38%的栅格单元绝对高程误差小于10m,58%以上误差小于20m,90%以上误差小于49m,99%以上误差小于92m,99.9%以上误差小于143m.在地势平坦的高原盆地、宽谷区,高程误差小于±5m.湖泊水体区域分别存在显著的正负高程误差.冰川、山地针叶林和沙漠地区的高程偏差均呈峰值,位于-20~0m的正态分布,极少数栅格单元正负偏差超过100m.总体而言,SRTM数据具有较高的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在流域水文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如何在DEM基础上;;自动提取流域自然水系的原理、方法和流程.并以西苕溪中上游流域为例;;针对DEM精度、上游集水区面积阈值和下垫面地形的不同;;对所提取水系进行了比较;;得出适合类似地区的DEM精度和上游集水区面积阈值.表明在丘陵山地、高山区及地形坡度不小于3?的地区;;由DEM提取的流域自然水网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是否所使用的DEM水平分辨率越高,水文、水力学模拟的准确度和流域特征参数提取的精度越高?为探讨该问题,本文用Arc-Hydro模块提取了9种DEM水平分辨率(3~250m)下202条不同等级(Strahler Order)河流的河长,以3m激光探测与测距(LiDAR)DEM数字化的河长为标准,计算了各分辨率下河长提取的平均相对误差(ARE).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10~20m水平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的河流长度最为精确;随着DEM水平分辨率的提高,不同等级河流提取河长的ARE均逐渐减小;当水平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级别之后若继续提高时,ARE反而会逐渐增大;即整体上提取河长的平均相对误差和DEM水平分辨率之间呈"对勾型"变化规律.本研究表明,并不是DEM水平分辨率越高,提取河长越精确.  相似文献   

15.
ArcHydro是基于栅格DEM自动提取流域特征的水文数据模型,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即填充时如何区分凹陷地和洼地;平坦区域如何设定流向;伪河道如何删除;人类活动如何影响ArcHydro Tools自动提取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将GIS技术应用于水文模型中发展起来的分布式降雨径流预报模型成为近年来流域水文模拟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流域内降水及下垫面条件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通过DEM将流域划分为若干子漉城单元,并以TOPMODEL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个分单元处理产流和汇流过程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结合西南某水库汛期入库径流资料进行模拟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可以定量地描述流域地貌演化阶段,是定量地貌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高程起伏比法,仅能得到结果值,无法绘制可视化的积分曲线。本文提出一种利用ArcGIS和Excel提取并绘制HI曲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理解HI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其属性表存储的是高程值及对应的栅格个数,其中栅格个数可转化为面积。据此特征,利用ArcGIS提取流域DEM并构建其属性表,然后利用Excel计算属性表中高程值及高程值以上的流域面积,从而得到一系列面积-高程数值对。此数值序列即为绘制HI曲线的基础。本文以大通河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的说明和验证。计算结果与高程起伏比法相一致。该方法无须编程,简便易操作,便于面积高程积分方法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