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软土地基下卧碎石层对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和承载力的影响,并探讨管桩不同贯入深度时地表竖向隆起、地基土体水平位移、桩周土体和桩身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静压管桩施工导致桩周附近地表隆起,随着离开桩周的距离增大,地表隆起效应迅速减弱;静压管桩使桩周土体产生显著的水平挤压效应,静压管桩施工至下卧碎石层时,碎石区域中的位移效应明显小于桩周土体为软土时的位移效应;以碎石层为持力层,可显著提高管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在施工场地狭小,普通压桩设备无法进场施工的条件下,利用已建成的建筑物自重,采用锚杆静压桩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基础设计按锚杆静压桩施工完成前后分两阶段考虑。锚杆静压桩压桩前,按天然地基设计;锚杆静压桩压桩完成后由桩单独或与地基土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按桩基础或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在压桩施工时,上部已完成的结构自重必须满足最终压桩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静压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挤土效应,在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受到侧向挤压,土体孔隙比降低、抗剪强度增强,本文考虑弹塑性土体的侧挤作用,采用小孔扩张理论分析静压预制砼小桩的施工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水泥搅拌桩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粘土地基施工中,水泥揽拌桩施工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它主要特点是:工期比较合理,施工时低压操作,安全可靠,少污染,无振动,无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如何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软土地基的压缩量等指标,重点就是控制好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水泥搅拌桩施工相关的一些问题,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论软土地基的施工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土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分布很广,软土地基强度低且一经扰动,土体结构便破坏,强度随之削弱;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是沉降量大,沉降速度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这些都给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软土地基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了解软土地基的变形特点及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有利于我们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和防止因地基的不利条件造成建筑物的损坏.软土地基强度低一经扰动,土体结构便破坏,强度随之削弱,这些给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修巩 《安徽科技》2001,(12):56-56
锚杆静压桩以其机动灵活、成本较低,施工简便等特点,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锚杆静压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等地质情况较为单一的地基。目前,它除广泛用作工程桩外,还特别应用于建筑物的纠偏、加固处理上。锚杆静压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及维护结构的安全。了解并掌握锚杆静压桩的施工工艺流程,认识其施工规律,抓住影响其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提高和保证锚杆静压桩的成桩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静压桩因其单桩竖向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噪音小等优点在高层建筑施T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软土地基中施工难度大,成本上升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越来越引起施工人员的关注。该文结合合肥某工程实例总结了压桩前后静压桩的质量控制要点,对压桩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环境的静压桩施工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承担的“水泥搅拌桩”科研项目,日前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水泥搅拌桩是目前国内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采用这种工艺处理建筑物的软弱地基,可以免除打刚性桩基对地基的振动影响,也不必深坑大开挖,可由搅拌桩承担上部结构荷载,无论是施工期间或建成后,对紧邻建筑物都不会产生任何附加影响。施工时无噪声、振动、排污等环境污染。工程造  相似文献   

10.
成层地基中静压单桩挤土效应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对模型桩整个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对在均质不同软硬地基中静力压入单桩过程产生的位移场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浅层土体、桩身周围、桩端处土体不同的位移变化模式,并揭示了桩周不同位置特别是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位移随水平和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均质地基挤土位移的最大值与压桩深度存在滞后效应;对于成层地基,最大径向、竖向位移均出现在软硬土层交界面处,由于软硬土层力学性质的差异,土体位移主要表现为,软层处位移变大,硬层处位移变小。试验获得的结果便于进一步明确静压桩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内在机理,对预估沉桩的施工影响和指导沉桩设计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静压锚杆桩托换加固结合掏土纠偏的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某些不均匀软土地基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及倾斜,本文报道了该联合工艺的使用及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静压锚杆桩托换加固结合掏土纠偏的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某些不均匀软土地基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及倾斜,报道了该联合工艺的使用及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冉树生 《科技资讯》2009,(20):35-35
近年来,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技术在处理於泥.淤泥质土、粉土,粉质粘土等软弱地基应用十分广泛,深受社会好评,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它是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方法,是用水泥及少量添加剂就地与地基土体充分混合而成的水泥土搅拌桩,具有经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施工质量控制相对比较难,为此,施工质量及能否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地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成桩质量,本人就施工现场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软弱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常需要加固处理,挤密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一种常用处理方法,但是挤密桩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处理效果,也将影响上部建筑物的质量,所以,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挤密桩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5.
基于3×3群桩,采用模型试验模拟静压桩施工,用有机玻璃棒和铝板模拟静压桩和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研究了软土中静压桩施工对紧邻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静压桩挤土效应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随着围护结构平面尺寸的增大,其水平位移和坑底隆起变形也逐渐增大,而主动区土压力则逐渐减小;围护结构-桩区间距离越小,其水平位移、坑底隆起变形和土压力越大。研究结果对软土地区静压桩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ABAQUS有限元,对海岛地区预制混凝土管桩静压施工以及工后桩周土体固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静压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沉桩施工完成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与消散规律。结果显示,静压沉桩对桩周土体产生位移与孔隙水压力。推测沉桩对土体位移的影响范围约为8倍桩径;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约为10倍桩径,消散需要约55 d。  相似文献   

17.
在桩基础施工中,锤击沉管灌注桩及锤击预制桩应用非常广泛,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这种施工技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不能为人们接受。液压静压桩就是通过液压静压桩机,利用其本身的重量(包括配重)作为反作用力,克服压桩过程中,桩周土侧壁摩阻力和桩端土的阻力,将桩徐徐压入土中。液压静压桩属于挤土桩。桩在压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进行排挤,使地基的侧向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土的密度的增加。它的挤土效应取决于桩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压桩力。对同样截面的桩截面来说,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小于打入桩。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静力压桩的挤土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软土地基中静压桩的挤土效应机理,依据圆孔扩张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推导出塑性区影响范围、桩对土体的挤压应力、孔隙水压力估算公式等.最后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防治或减轻挤土效应对周围工程环境影响的一些有效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素砼桩复合地基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当其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会有明显的挤土效应。通过广东省某高速试验段原位试验,对较小桩间距下不同施工方案桩体及土体在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素砼桩桩间距为1.2 m时,连续振动沉管施工成桩质量较差,不宜采用;而采用隔桩跳打施工时,桩体沿纵深方向不同深度水平位移量较小,桩体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另外补桩施工时,周围桩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量明显小于土体位移量,桩身位移变化小,成桩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
翁国凯 《海峡科学》2009,(11):28-30
静压桩技术有诸多优点,符合环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因此在软弱地基及城市中心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在变电站地基静压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