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无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的缺陷,结合单因子评价,优化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既可以得到客观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同时又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利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的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山东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满足大型供水水源地供水要求;但多数地区存在污染物超标情况,地下水中总硬度普遍偏高,有机污染物污染情况有差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符合水体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通过训练该模型对昆明盆地实测12个孔隙水井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用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地下水水质是可行的,该模型训练速度快、精度高,能如实地评价地下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3.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涡北井田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地下水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涡北井田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地下水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白化权函数以及灰色聚类权的计算,得到聚类系数,从而对观测对象进行分类,构建了基于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省大同县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依据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了地下水水质,并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成因.结果表明,在所有监测点中,水质达到质量标准Ⅲ类水及更高要求的占46%,水质不达标占54%.研究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地地下水质量的类别,可为地下水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志敬  边凯  庞宇  刘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4838-14846
地下水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安全是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黑龙洞泉域作为研究区,以探索羊角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为例,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建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为减少因模型参数的不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当在模型水文地质参数分区时结合遥感影像来确定含水层参数,之后在利用 MODFLOW软件模拟获取地下水流场和以开采井为中心溶质质点向外迁移的运动轨迹,并根据在不同的时间标准内所迁移的距离来确定地下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客观详细地刻画了地下水水质运移的情况,保护区划分的结果可靠、准确,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水质评价中的不相容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在综合考虑从优隶属度和灰色关联的基础上,改进了灰色关联投影法(Grey Relation Projection Method,GRPM),将改进后的方法与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PP)法相结合,提出了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寻踪模型.该模型把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投影寻踪技术,构建了可以反映地下水水质状况的投影目标函数,引入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FA)对投影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灰色关联投影值的最佳投影方向,求得标准样本和评价样本的灰色关联投影值,实现了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随机选取北京市2013年枯水期水样10例,运用该模型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将其结果与综合评分法(F值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可客观反映地下水水质状况,可为对比分析同一级别水质样本,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提供依据,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地下水水质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评价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是评价地下水水质污染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下水水质难以预测的问题,运用灰色理论对地下水水质进行预测,并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程序,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评价了GM(1,1)模型与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于非单调变化的地下水水质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水质非单调变化情况情况下,等维灰数递补模型的预测精度要优于常规灰色模型GM(1,1)。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水质的物元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可拓学理论,论述了物元分析识别评判模型,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判的关联函数,为定量评价地下水水质提供了科学依据。给出了评价实例。并与地下水水质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二维对流——弥散型水质模型,对窑河洼新灰场使用后,其附近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定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新灰场对周围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水质的物元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可拓学理论,论述了物元分析识别评判模型,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判的关联函数,为定量评价地下水水质提供了科学依据。给出了评价实例。并与地下水水质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以汾河流域21个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汾河水质评价方法,对汾河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的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80.9%的断面三种评价结果完全相同,11.1%的断面三种评价结果有差异,其中,BP评价结果较单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更为客观,更多地考虑了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更有利于水质评价和管理.经训练的评价模型应用于实例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对汾河水质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GEO-SLOPE 在岩土工程地下水中的模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方法是评价地下水水质、模拟自然界一些水文地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GEO-SLOPE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且被水文工作者认可的岩土工程设计软件,它具有强大的模拟功能.该文采用该软件的二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的模拟评价的标准可视化功能,模拟贵阳大坝地区的地下水流情况,通过对模型的校正,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所构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当地的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运用该水质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坝地区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个合理的地下水水质模型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环境系统和各种水文地球化学平衡对污染迁移的影响,这在数学处理上是个难点。本文采用最优化技术给出了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解法,并对沈阳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区"三滩"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跃华 《甘肃科技》2006,22(3):17-18
本文对兰州市区"三滩"水源地地下水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论述并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论述了近40年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地下水下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水质评价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科学合理地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相结合,充分考虑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质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量化分析,确定地下水水质等级。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并同综合指数法所得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公正、客观地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进尼梅罗法和可拓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8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质作为评价因子,并基于更能反映客观条件的熵权法确定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改进的可拓法和尼梅罗方法,对淮南矿区顾桥煤矿各含水层14组水样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2种评价方法一致表明顾桥矿新生界上、中含水质较好,而下含、煤系水及灰岩水质较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以大连市8个地点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评估了地下水水质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使用主成分分析,可将5个水质指标综合为1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69.478%,水质综合控制指标为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模糊综合评价法预测8个地点地下水中,1个为Ⅰ类水、1个为Ⅱ类水、5个为Ⅲ类水、1个为Ⅴ类水.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预测地下水水质排名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趋势相同,说明两种模型都比较适合预测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而且两种模型结合使用后综合预测结果要比单一预测模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基于GIS技术与动态监测数据库的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采用可拓分析方法,将地下水水质级别、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地下水环境质量级别,用克立格插值方法生成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在MS VC 6.0环境下,利用MapGIS6.5二次开发函数库,开发了地下水质量可拓评价模型.模型界面易于用户操作,可用于区域地下水质量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