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廖荣 《广东科技》2010,19(4):105-106
<正>序言现代通信离不开光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无论是通信系统、收费系统还是监控系统,数据的传输都是依靠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而光纤的质量对传输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无论在施工或是完工后的养护运营阶段都应重视光纤质量的控制。光纤技术指标很多,但在工程测试中最主要的指标是衰减长度。本文将按不同的阶段,介绍光纤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围绕光纤端微加工技术与系统的设计、制作,以及光纤端加工实验展开研究,完成光纤端微加工整体系统设计并进行加工,利用本实验设计制作的光纤端微加工系统,对楔角光纤端、圆锥光纤端进行研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端微加工系统可以完成对不同形状的光纤端面的加工。圆锥角加工范围为30°~90°,加工精度为±1°;楔角加工范围为20°~50°,加工精度为±2°。光纤端微加工系统能够达到高精度、多功能、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放大器是增加光纤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1.55μm波长用普通单模光纤和多级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系统,由色散补偿光纤补偿单模光纤色散,通过保持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小于饱和功率来限制光纤放大器的非线性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波分复用系统中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在波道间距和光滤波器带宽优化选择时的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随复用波道数及级联光纤放大器数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得到每个波道信号速率为10Gb/s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容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光纤陀螺测试系统方案,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设计思想,软、硬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可实现多路陀螺同时测试,提高了光纤陀螺的测试效率,为光纤陀螺工程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李丽萍 《太原科技》2008,172(5):70-71
研究基于DSP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介绍了拉曼(Raman)散射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原理,及基于DSP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是一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高温高压的测试新技术。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油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系统介绍。简要介绍了油井光纤温压监测系统的测试工艺和分布式光纤传感油井高温浏试信号去嗓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结合光纤传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军事、化工、航空航天以及地质工程中的开发研究,本论述首先介绍了光纤的结构及其分类,其次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复用传感器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系统以及智能化光纤传感器系统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然后从军事、化工、航空航天及地质工程领域中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最后结合现代科技以及计算器技术的发展对光纤传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光子晶体光纤具有压力敏感性.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中光信号传播时相位随外界压力变化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测量光子晶体光纤传输信号的自动化系统.光子晶体光纤可广泛用于光纤传感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秦皇岛-沈阳天然气管道工程SDH光通信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光纤的各种分类,包括单模光纤G.652、色散位移光纤G.653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及其子类,并对每类光纤所适合的光传输系统速率和其色散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光纤的选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估值理论, 提出并实现采用光纤波片的光纤系统琼斯弥勒矩阵测量. 光纤波片和光纤系统有良好的适配性, 且简单易行. 针对光纤波片的环境敏感性, 提出并实现基于系统方程矩阵自相似特点的波片延迟校准方法. 此外, 还通过系统优化, 实现光纤波片旋转角度的调整. 经实验验证, 光纤波片延迟的校准和旋转角度的调整使系统误差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后, 测量了1 520~1 620 nm波长范围内两段级联光纤的偏振参数及其弥勒矩阵谱.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有关光纤通信的若干问题,包括光纤的类型、光纤的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光路的光器件、光纤通信系统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光纤具有非线性传输特性,根据光纤中的三阶非线性效应(Kerr效应)导致的材料折射率的改变,分析了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效应的产生机理,指出了由于一个波长的功率变化会引起同一光纤中其它波长光信号的变化,以及采用这种现象实现光纤孤子传输及全光波长变换(AOW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伟  聂大德 《应用科技》2011,38(9):19-22
制约光纤通信最关键的因素是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采用光域和电域相结合的补偿技术,即在传输链路中采用光纤光栅补偿技术,在接收端采用电色散补偿技术,成功补偿了10GB/sNRZ信号系统中1270kmG.652光纤的色散.在入纤光功率较高的情况下,光电补偿系统抵抗非线性作用的能力明显优于全光补偿系统,同时能保持较高的系统Q值,有利于实现对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升级和扩容.  相似文献   

14.
在光缆传输系统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使数字信号发生漂移,从而影响传输质量,在长途架空光缆传输系统中,这种影响最为严重。首先对影响光纤中数字信号漂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给出试验光纤的温度漂移特性的测试结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最后,对光缆中数字信号的温度漂移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基于超小自聚焦(GRIN)光纤探头的扫频光学相干层析(SS-OCT)系统,经玻片厚度测试实验,分析了其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并与裸单模光纤结构探头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具备更强的聚焦性和信号收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光纤通信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中的全光交换技术。这是未来光纤宽带综合服务网中重要且基本的技术。全光交换是在光水平上实现高速时分交换的,而不是电交换。光交换系统是由光信号写入、读出门—光波导开关阵,光信号存贮器—光双稳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器及复用器等几部分组成。本文除描述光交换系统各部件的性能外,还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检测及自动控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光纤基本原理及光纤特性等方面,对光线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其不同于传统传感器的优越性能,针对我省采矿工业的安全监控系统,提出一种全光网络的安全监控方法.此方法安全、可靠、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单模极化光纤中线性极化模和圆极化模的传输特性,研究了单模光纤的极化特性对相干检测效率的影响以及对相干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同时还给出了单模光纤传输函数曲线,并对PSK相干检测系统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王智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6):121-138
 2016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报道了光传输速率105.1 Tbit/s、传输距离14350 km的实验方案,高速光传输技术日渐成熟丰富,全光交换成为全光网的关键。光交换网络节点对高速光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全光逻辑、波长变换、全光缓存、全光计算等核心全光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在课题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现代高速光通信中全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