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硝烟味十足的中东又擦出了火星:2月10日,以色列指控伊朗从叙利亚境内释放无人机进入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以方击落无人机并起飞战机轰炸叙境内伊朗军事目标作为还击,不过却被击落一架F-16,据说是被防空炮敲下来的。以色列在这一轮交手中看来吃了亏,无人机加上被以色列空袭摧毁的目标价值应该远不及一架的F-16。从战术上分析,这很可能主要是以色列空军"轻敌"造  相似文献   

2.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以色列)不久将从地理图景上消失。——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德黑兰出席纪念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19周年的集会上,告诉与会外国来宾,以色列在60年的掠夺、侵  相似文献   

3.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犹太政权的建立是世界压迫者反对伊斯兰世界的举动……正如教长(霍梅尼)所说,以色列必须被从地图上抹掉……伊斯兰世界绝不允许它的历史宿敌生存在它的心脏地带。”——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0月26日的言论,引起了以色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这也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李兴刚 《世界知识》2012,(19):38-39
伊朗的"拉美攻略"有四个战略目标:打造西半球的反美联盟、破解美欧的经济封锁、构筑抗美斗争的前沿基地、获取至关重要的铀矿资源。伊朗真能实现包抄美国"后院"的愿望吗?近日,伊朗核危机愈演愈烈,以色列和伊朗的调门都日益升高。9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大约六个月就可以完成90%"研制核武器所需的浓缩铀,希望美国为对伊朗动武设定"红线"。在战火如此逼近的紧急时刻,盟友对于伊朗就显得分外重要了。然而,自中东剧变以来,伊朗屈指可数的中东盟友皆陷入岌岌可危境地,  相似文献   

5.
<正>4月19日,伊朗中部省份伊斯法罕发生爆炸,美国官员随后告诉媒体,以色列发动了该袭击。这是以色列对伊朗五日前袭击的回应。4月14日,在本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空袭两周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对以色列目标发动大规模袭击。有报道称,这也是两国的首次直接军事对抗。而此前的4月1日,以色列对伊朗使馆的轰炸,  相似文献   

6.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那些压迫势力将会消失,而伊朗人民将会存留下来。任何靠近真主的力量都会生存下来,任何远离真主的力量都会像埃及法老一样消失。就今天而言,美国、英国和以色列这三个国家,由于他们远离真主的教导,将注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是一个神圣的承诺。”——伊朗总统内贾德2006年12月20日在伊朗西部城镇发表演讲时这样说。“对于伊朗,如果有任何军方或者政府官员宣称萨达姆曾下令使用了常规武器,或者特种武器,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化学武器,我将非常光荣地表示愿意对此负责。”——萨达姆在法庭上首次承认自己应该对利用化学毒气袭击伊朗一…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4,(3):8-8
由于美国向联合国施压,迫使联合国撤销让伊朗出席叙利亚和谈的邀请。1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布声明称将撤销这份邀请。  相似文献   

8.
<正>伊朗核协议的签订,为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际社会对此大多持欢迎态度。但是以色列则忧心忡忡,明确表示不接受伊朗核协议,认为"同伊朗签订核协议,意味着伊朗最终将获得核武器,并且打破地区平衡,威胁地区国家和全世界的安全"。为此,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要纷纷前往以色列,试图"安抚其受伤的心灵"。为何都变成了"强硬派"从以色列国内来看,除了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亚阿隆等强硬  相似文献   

9.
王雷 《世界知识》2021,(1):52-53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科学家、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近郊遇刺身亡。当前,无任何组织、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但伊朗认定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此前的7月,伊朗认定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研发中心遭遇袭击也是以色列所为。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对法赫里扎德发出点名威胁。此次遇刺事件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的时间节点,当选总统拜登曾明确表示美国将重返伊朗核协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2月,亚历克斯·吉布尼执导的纪录片《零日》正式上映。这部影片聚焦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网络袭击的"震网"病毒,披露了美国和以色列联手使用该病毒攻击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过程。"震网"病毒是全球首个具备直接摧毁工业设施能力的网络武器,已造成纳坦兹核设施数千台离心机的损毁和爆炸,被网络安全专家称为"网络超级武器"。"震网"病毒已感染了世界数万台电脑,致使网络进攻性武器技术在全球扩散,其变  相似文献   

11.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12):11-11
“(以色列)不久将从地理图景上消失:”——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在德黑兰出席纪念伊朗前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19周年的集会上,告诉与会外国来宾,以色列在60年的“掠夺、侵略”后,已经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科学家、核计划负责人法赫里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近郊遇刺身亡。当前,无任何组织、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但伊朗认定以色列是幕后黑手。此前的7月,伊朗认定纳坦兹核设施离心机研发中心遭遇袭击也是以色列所为。2018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对法赫里扎德发出点名威胁。此次遇刺事件恰逢美国总统选举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3.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4,(13):22-23
正美国方面认为,苏雷马尼是伊朗军事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也是伊朗遏制西方和以色列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势力、扩大伊朗影响的战术家,因此是"当今中东地区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伊朗核争议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2012年4月4日在《南德意志报》发表诗作《一定要说的话》,严厉抨击德国和以色列。在这首诗中他批评说,通过向以色列出售军火,德国有可能成为一种"可预见的犯罪"的同伙  相似文献   

15.
<正>【美】《旗帜周刊》2017年2月27日2月15日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热情欢迎。在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巴以和平不限于"两国方案"(指"巴勒斯坦国"和"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和"一国方案"(指建立"多民族单一国家",由以色列政府统治所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希望找到的是能让巴以均满意且能实现长期和平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与伊朗是中东的一对冤家对头。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一直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不断曝出“以色列正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伊朗”的猛料。尽管在拥核的问题上,以色列三缄其口,但其作为中东乃至全球的军工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以色列还在做着军火生意的大买卖。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伊拉克爆发的危机反应不一,主张各异,内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分聚离合。到2月19日,阿拉伯国家对美伊危机立场分三种:一是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支持美开战;二是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等,基本反对动武;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底以来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政治动荡,本已稍有平静的伊朗核问题风云再起,面对伊朗坚持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项目",美国及其最坚定的中东盟友以色列一再施加军事打击和战争威胁,一时之间,伊朗战争又箭在弦上。客观地讲,导致目前伊朗危局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核",而在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德黑兰与华盛顿的糟糕关系,非常敌对的伊朗-美国  相似文献   

19.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正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6月19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在华盛顿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黑莉当天在美国国务院向媒体宣布这一决定。她说,自今年年初以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通过五个反以色列决议,这种"不合比例的关注"与"毫无休止的敌对态度"体现了对以色列的"政治偏见"。黑莉还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发生"大规模侵犯人权"问题时未能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