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爱青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121-121,123
通过对天安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查明了天安煤矿主要水害为底板奥灰水和老空区积水,讨论了综合防治水技术,对类似矿井的防治水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郑州矿区二十一次典型突水案例中,有十四次是二1煤底板C3灰岩水和O2灰岩水所致,另有六次为老窑水所致,一次是洪水灌入造成淹井。经综合分析,可看出矿区的水害主要来自C3、O2灰岩水。按突水水源分类,在二十一次突水案例中有顶板裂隙水害、底板薄层灰岩水害、底板奥灰一寒灰水害、老窑水害和地表水害;根据突水通道分类,有破碎带水害、滑动构造水害、采动裂隙带水害、人为通道水害等。根据郑州矿区水害的类型,总结提出了四种水害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水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奥灰水水压逐渐加大,对深部开采带来很大的水害威胁,鹤煤八矿通过对本矿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进行水害威劈岔析,制定了综合防治奥灰水技术措施,对奥灰水水害威胁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4.
周海泉 《山西科技》2014,(2):140-141
通过对庄旺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得出结论:该矿充水水源包括地表水、2号煤层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采空区积水、奥灰水等4个方面;矿井充水通道包括导水断层、岩层裂隙、采空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的钻孔等4个方面;本井田主要水害是来自矿井采空区积水、古空区积水和周边矿井采空区积水。基于以上结论,采取了相应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矿水害是煤炭资源开采中常见的一种灾害,探明煤矿地下不明水体分布及水量是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总结了煤矿突水征兆、典型剖析原有治理煤矿水害隐患技术存在的缺陷,探测出云南兴云煤矿多处存在岩溶裂隙水害隐患,该案例对类似煤矿岩溶裂隙水害隐患探测及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煤矿地下水及岩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虽然国家十分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煤矿也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煤矿突水事故频繁,造成人员伤亡量大,进而煤矿水害的防治成为重点。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高,在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和寻找地下水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高密度电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为煤矿的水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国家十分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煤矿也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煤矿突水事故频繁,造成人员伤亡量大,进而煤矿水害的防治成为重点。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高,在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和寻找地下水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分析高密度电法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为煤矿的水害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艳杰 《山西科技》2014,(2):119-121
对沛城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水源与通道的自然组合即构成充水因素:其中,奥灰岩溶水通过岩溶陷落柱与断层带是矿山重大水害的主要充水因素,顶板砂岩水与破碎带和构造裂隙的组合是煤层回采过程中的充水因素,人为采掘活动也是矿井充水因素的重要方面。指出合理留设防水煤柱超前探放水,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水害。  相似文献   

9.
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防治任务艰巨。探讨煤矿矿井水害综合成因分类,对认识水害形成规律、指导预测水害隐患、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源为"四含"的顶板水是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最大危险源。煤矿开采会形成顶板岩层破裂带,其电性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监测电阻、激励电流和自然电位的的变化,发现其与顶板出水水量和老塘水涌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祁东煤矿地电场监测试验表明,顶板水害是可以超前预测的,其中自然电位的超前预警量最高达25天,最低为5天,激励电流的超前预警量最高达26天,最低为2天。这种预测方法对其他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矿预防顶板水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中灰色因素间的关联度分析法,对四川芙蓉煤矿矿井充水水源进行了分析。根据该矿区水中离子含量的测定,计算其关联度,结果表明,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茅口灰岩水。该方法计算简便,可靠程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石灰岩山地集中分布的黔、桂、滇、川四省(区)的毗邻地区,由于岩溶的发育广泛,石山裸露,耕地资源数量不足,当前,人增地减,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之长期以来不协调的人为活动,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受到限制,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地区.可是该区耕地资源的利用又不够充分、合理.本文在全面剖析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其充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农作物虚拟水量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春市1998—2008年农作物虚拟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年来长春市农作物虚拟水量呈现不断波动趋势,与粮食作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粮食作物的虚拟水量在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出现高峰值,经济作物、蔬菜和瓜果的虚拟水量变化不大.对比分析1998年、2004年和2008年长春市所辖5县市区农作物虚拟水量的空间分布,1998年5县市区虚拟水量只分为3个等级,没有达到第四等级;2004年榆树市和农安县达到第四等级,位居首位,德惠市上升到第三等级,排名第2,九台市和市区均由第一等级上升到第二等级,但排名最末;到2008年德惠市由第三等级降到第二等级,九台市、市区由第二等级降低到第一等级,而榆树市、农安县仍为第四等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任楼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上一石门四含涌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实际运用,同时,用地下水动力学中的解析法求取四含水文地质参数,预测涌水量,两种方法对比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对未来提高开采上限时进行疏降四含水的两种方案作了对比分析,为矿井防治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任楼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上一石门四含涌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实际运用;同时,用地下水动力学中的解析法求取四含水文地质参数,预测涌水量,两种方法对比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对未来提高开采上限时进行疏降四含水的两种方案作了对比分析,为矿井防治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有的岩石断裂力学和细观损伤力学,在引用裂纹尖端损伤局部化模型,考虑煤体的远场应力、煤体注水压力及局部损伤带内应力作用的前提下,分析了裂纹尖端应力分布,对水力作用下煤体裂纹尖端损伤局部化、裂纹扩展的基本条件及裂纹扩展的方向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机理;探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沥青路面水损害评价方法, 即室内试验分析方法和沥青路面超孔隙水压力的理论分析方法;并对高频、高压动水压力新方法来评价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总结, 指出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毁是埋地管道系统一种常见的环境及地质灾害,包括地面水毁和地下水毁2种基本作用形式.相对于地面水毁,地下水毁因其所具有的隐蔽性和显露于地表的滞后性,对管道系统的安全完整性构成了更高风险.根据管周土体内地下水的流态形式,将管道地下水毁划分为管道渗流水毁和管底槽流水毁2个亚类,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致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辨识标志.  相似文献   

19.
注水是维持地层压力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主要开发方式。当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后,由于注入水中的SO42-与地层水中的Ba2+的化学不相容性,将产生BaSO4垢,堵塞储层的孔隙与喉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为了定量预测硫酸钡结垢量,首先,在Bedrikovetsky经典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含扩散项的硫酸钡结垢动力学瞬态模型,对模型有限差分并利用第四和第五阶Runge-Kutta方程求出数值解,避免了国内外已有的模型求解过程中做出岩芯入口端Ba2+浓度与SO42-浓度比远小于1的假设,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然后,通过岩芯瞬态驱替实验测定岩芯出口端Ba2+的浓度,利用浓度数据反演出模型中的两个重要系数——扩散系数和反应速率常数。最后,研究了低SO42-浓度的注入水驱替不同PV时岩芯中硫酸钡结垢量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驱替体积增加,岩芯内的硫酸钡结垢量增大;沿岩芯长度方向上的结垢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岩芯内最大结垢量的位置向岩芯中部偏移。  相似文献   

20.
对位于九龙江下游的龙海市东园排污口进行环境因子质量调查,结果表明:排污口的污水影响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导致海水中的无机氮、磷酸盐分别超过四类、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有部分化学物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又根据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的实际需求,探讨了龙海市东园排污口与邻近海域环境影响的因素,特别是当今普遍关注的海水水质恶化、赤潮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