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5,(6)
由我校主办的国际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学术讨论会(IMMB)历时四天,于10月24日在我校完满结束。这次会议收到国内、外论文近300余篇,会议选定其中国内75篇,国外55篇在会上交流。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147人,其中国外代表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苏联等八个国家。材料科学与能源和信息科学,已被人们称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学被列为我国八大基础学科之一,国家科委将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这次会议在我国召开,标志着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水平,亦给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2.
薛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1):92
1999年 1 2月 8日至 1 0日 ,我校在翠园宾馆召开“土壤侵蚀与生态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我校环境科学系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 ,共有专家、学者 54人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刘昌明教授、安芷生教授及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司长尹改教授出席大会。我校副校长惠泱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祝贺 ,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教授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共收到论文 38篇。与会代表们围绕着“土壤侵蚀”和“生态重建”两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刘昌明院士作了有关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专题报告。1 2月 1 0日 ,代表们参观了杨凌国家… 相似文献
3.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4)
我校于12月2日至4日举行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按系进行宣读论文和讨论,校领导分赴各系参加开幕式。全校征集的论文共486篇,其中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共68篇,物理无线电系59篇,化学化工系92篇,机械系78篇,电机系27篇,土建系39篇,地质采矿系29篇,轻工系17篇,外语系15篇,管理系9篇,自动化研究所4篇,软件研究室7篇,马列主义教研室26篇,体育教研室I6篇。此外,宣传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也提供12篇关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文。这次讨论会是我校自1978年底召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以来科研工作的大总结、大检阅,也是为开创我校科研工作新… 相似文献
4.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新年伊始,学校科研处于一九八六年元月七日召开了首届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文、历史、教育、地理、化学等系的研究生二十人。吴雁南校长、王育倩副校长和校党委副书记孙育乾参加了会议。科研处、学报和校团委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八篇。王育倩副校长致开幕词。研究生龙建国、许序雅、刘克善、李一新等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就《李益的七言绝句》、《七至十世纪中亚伊斯兰化的进程》、《对我国心理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初探》、《也谈圈地运动的评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2):140
为活跃我校学生学术空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由校科研处、教务处、团委会和学生会联合举办的我校首届学生学术讨论会于六月二日至三日召开。 这次讨论会共征集论文173篇,作者达337人,其中79级同学305人,80级同学24人。81级同学7人,82级同学1人。物理无线电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化工系、外国语系还先后召开了系学生学术讨论会。在六月二日至三日的全校学生首届学术讨论会上,有15位同学报告了论文。 这次学生学术讨论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二次检阅… 相似文献
6.
7.
匿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2)
今年四月开始,我校在文科各系分散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上,每两周集中一个下午为文科学术活动日,举行学术讲座,题目由报告人自定,师生自由听讲,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实践证明,这样的学术活动日,有利于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推动科研的开展。具体说来,有六点好处:1.促使教师共同探讨学术问题,集中精力搞科研,增加了事业心,同时也融洽了感情,增强了团结。2.调动了老教师的积极性,有的老教师年老体弱,不能担任一门课的教学,但请他们 相似文献
8.
朱迎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1)
国际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是国际地球电磁学领域最高层次的专业会议,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及其所属的国际地磁学与高空大气物理学协会(IAGA)主办,是全球高水平学者专家面对面交流、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术平台。自1972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召开第一届国际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开始,每两年召开一届;但争当举办地的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9.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
我校一九八六年学术讨论会于九月十三日开幕十月二十二日闭幕。在此期间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活动。一是举行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交流科研信息。邀请了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定安同志报告了《关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态势与我们的对策的思考》。各院系(室、所、馆)及教研室(研究室)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与研讨会。共达一百四十多场次,在各种会议上宣读交流的论文六百多篇。二是举办了科研成果展览会,这是我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等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三是为了响应社会的呼唤,满足改革的需要,为改革提供理论,并以此促进社会科学面向实际,由基础向应用,由“本本”向实际转移,我校与沈阳汽车工业公司在辽宁大厦联合召开了以“改革的理论与理论的改革”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 相似文献
10.
张建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由我校举办的国际水文培训班于1991年4月15日在南京正式开班.这批学员共14人,分别来自朝鲜、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尼泊尔、苏联、罗马尼亚、伊朗及我国. 相似文献
1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
5月15日上午,在我校的学术交流报告厅里,首届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 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学科,它将计算机与仪器相结合,使测试仪器具有智能性,具有采样,数据处理,定标校正等功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生产过程的动态,实时控制方面非常重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个薄弱环节。由我校、英国伯明翰大学、湖北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召开的首届测试技术与智能仪器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美、英、日、联邦德国,苏联等14个国家的40多位代表和我国20多所高校和 相似文献
12.
吴长庚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4,(1)
本文就1993年10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国际会议所讨论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评述介绍,包括候外庐先生的生平著述与评价、学术成果与理论有义,关于侯外庐学派、近代史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中国思想史研究与展望等. 相似文献
13.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贵州师大研究生会于1986年5月2日成立。5月2日下午,举行了成立大会,全体在校研究生出席了大会,省教委高教处、省社会科学院的负责同志、我校科研处、校团委和各有关系、处的领导同志以及部分导师参加了会议。贵州大学、贵州工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研究生会也派代表到会祝贺。在成立大会上,吴雁南校长讲了话,他殷切希望全体研究生要有远大理想,要刻苦学习,要带头为树立良好的学风而努力。研究生导师代表项英杰教授在讲话中勉励大家 相似文献
14.
15.
16.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
受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的委托,湖北大学于1988年11月23日—27日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光学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共121人,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包括理、工、医、师范、军事等方面在内的60所高等院校,其中正式代表91人,列席代表30人.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可以说是一次空前的光学盛会.会议于11月23日上午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有湖北省暨武汉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王治梁先生,湖北省光学学会顾问、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朱光世先生,湖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湖北省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邵占英先生,湖北大学副校长赵敬钊教授等负责人.湖北大学物理系光学研究室主任邢荷芳副教授主持开幕式,赵敬钊副校长致欢迎辞,王 相似文献
17.
《科技导报(北京)》1987,(3)
第四届回旋管及自由电子激光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6月1日至5日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举行。中、美、苏、日、法、英、联邦德国以及香港地区的113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在会议主席刘盛纲教授与副主席T.V.George博士的主持下,会上宣读了70多篇论文。各国代表对回旋管及自由电子激光研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 相似文献
18.
张建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3)
根据我校和联邦德国下萨克逊州汉诺威大学等校的双边合作协议,第二次中德双边学术讨论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联邦德国举行.我校出席学术讨论会的有名誉校长严恺、校长 相似文献
19.
劳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7(4)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数学协会委托我校会同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中师院筹备的全国“泛函微分方程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九日至三十日在我校召开。全国二十三个单位的四十七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森林教授主持,会议期间作了三篇综合报告。分析国内外泛函微分方程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交流了十二篇学术论文,各篇论文的作者,苦心钻研,抓住关 相似文献
20.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0(6)
由我校主办的“第一届中欧智能系统及机器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1日-13日在重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是由英国牛津大学、ESSEX大学、伦敦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专家发起的,响应科技部关于“中欧科技年”活动的建议,得到国家科技部、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外专局的大力支持,旨在为全球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