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冲突法革命的重要成果,最密切联系原则赋予了法官更多自由裁量权来抑制其传统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然而,相对个案公正而言,崇尚法律确定性的大陆法系学者们更倾向于追求正逐渐丧失的判决一致性。特征性履行理论以体现合同特征的“履行”减损或抵消这场伟大革命背后所隐藏的白圭之玷,在学者们看来似乎是场有惊无险的理论界变革,实际上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更容易引起各种思想学说的尖锐交锋。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处于不断革新状态的冲突法体系下,着重探讨特征性履行理论和最密切联系原则间的关系,对于分析和指导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以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在网络消费合同形式方面,应对网络消费合同的形式要件适用合同的准据法;对于其实质方面,则需灵活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期能够寻求灵活、多元、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19世纪以来国际私法在选法原则上的一个重大进展,也是学术界在热烈讨论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但是,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同样适用于船舶物权、海上各合同、海上侵权行为等的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立法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以意思自治为主、最密切联系为辅的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原则。最密切联系是一项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国际私法中,本篇主要阐述的就是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运用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并就我国现行立法对该原则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立是20世纪中叶西方国际私法研究中最引入注目的进展。本文从适用的标准、范围和方法入手,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的运用。我国应该辩证看待并合理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发挥其在准据法选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WTO原则之一,是当代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在客观上绝对存在着一个“最适应”的法律与之相适应,加强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认识,并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解决WTO协议规则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纷繁复杂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尽管确立了国际上先进的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但还是存在规定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新旧法脱节、意思自治绝对化等弊端,从而给审判实践带来一定困难,故此应当针对上述问题逐一完善之。  相似文献   

8.
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是夸大了该原则的作用,这一原则将与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主权相抵触,则不会被法院地国采用,因而最密切原则是可以被国家主权原则推翻的。所以,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不可能与国家主权原则等一起成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辨证看待和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提出和确立是20世纪国际私法界一件划时代的事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各国立法所采用的现状,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优点以及缺陷,提醒人们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和运用这一新兴的法律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将承运人无单放货定性在违约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无单放货的法律适用:应适用合同准据法,即首先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适用当事人合意的法律,在意思自治不能规范无单放货行为时,应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为无单放货纠纷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11.
聂宝龙 《科技信息》2007,(27):373-374
情事变更原则是维护合同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合同履行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国现行合同法中却没有予以规定,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本文在探讨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根据、适用条件等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确立和完善情事变更原则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合同的履行,就是当事人根据合同规定,各自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义务。我国技术合同的履行,贯彻实际履行和适当履行的原则。一、实际履行技术合同的实际履行,就是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不能随意改变。如果一方当事人违约,支付了违约金或赔偿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是基本的法律原则,也是重要的商业道德。本文分析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沿革、概念和内容,并要求合同关系中的当事人在交易活动中应当规范遵守这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直接规范交易关系的法律原则,与债权债务关系尤其是合同关系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阶段,甚至是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行使权力,履行义务。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但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要求未作详细解释。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该原则作些分析,以期有益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合同关系中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是合同履行困难或一方严重违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对于挽救合同,避免损失,妥善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基本含义、作用、原则、法定条件、程序及其法律后果,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5.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是合同履行困难或一方严重违约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对于挽救合同,避免损失,妥善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基本含义,作用,原则,法定条件,程序及其法律后果,并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在处理某一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或涉外民事案件时,找出与该法律关系或案件当事人有着最直接、最本质和最真实联系的法律加以适用。由于这一原则在指导法律适用上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而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同样,宁对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附随义务是一项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德国判例法上发展起来的制度。它作为一种法定义务,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当事人承担的一种辅助义务,旨在弥补当事人约定的漏洞。附随义务的履行有利于辅助实现合同主给付义务,并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固有利益。我国合同法采用列举附随义务主要形态的方式将附随义务明确、具体地规定于成文法中,备受民法学界推崇。然而,对附随义务,理论界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相关问题上仍存在不少的争议,本文拟对附随义务的涵义、特征及其认定进行论述,来探讨附随义务的理论基础、其与合同法上其他义务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该义务的认定。  相似文献   

18.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履行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减少合同纠纷、规范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平衡由于各种客观情势发生重大变更而导致的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失衡等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首次以条文形式明确了情势变更原则。目前,学术界对情势变更的含义、适用、效果灯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很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情事变更原则通常被作为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定在合同法中,用以调整因缔约基础发生变化导致合同履行显失公平的情形.然而,在合同领域外的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因物价大幅变动而导致的承包、发包方利益失衡,如能将情事变更原则规定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则对于解决此类纠纷,顺利开展我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现代国际私法所确立的一种崭新理论,其所提倡的灵活选择法律的方法符合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发展的实践要求。为使这种灵活性不导致审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性和不一致性。又必须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其进行约束,即进行所谓“硬化”处理。同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本还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