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宋朝的卓越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著的《梦溪笔谈》是内容非常丰富的“百科全书”,该书以很大的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书中仅自然科学的条文就有二百多条,内容涉及到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理精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理精蕴》五十三卷,总结了明末清初输入中国的西方数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当时数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再加上它的编写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有“御制”之名,故流传广泛。因此,对我国清代数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九章算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部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珍贵的数学专著,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约于东汉前期(公元50年至公元100年间)成书。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许多世纪以来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汇集了246个数学应用问题及其解法,按大致内容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故名《九章算术》。在我国古代,“算”的原义是计算用的竹筹,“算术”是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因此,《九章算术》即是当时我国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的记录。它的杰出的数学成就无论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算术方面:《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叙述分数四则运算的著作。这在印度要迟至公元七世纪。在西方则晚得更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一般都队为,公元十三世纪意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高峰。其间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思想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而且在我国科学思想史上也有独到的建树。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柳州期间,为祖国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所著的《天  相似文献   

5.
考察《周髀算经》以及赵爽注,可觉察:中国古代逻辑的“类”概念、“类以合类”推类思想的反映。这说明中国古代逻辑的推类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形成时期就开始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来源,历来科学史家都持有不同意见.笔者从《代数学》的形式、内容、修辞及方法等方面与古代东、西方的有关论著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初步认识:《代数学》中所讨论的一次和二次方程以及某些运算技巧可能源于巴比伦.花拉子米对第四种二次方程的讨论,使用的“三率法”,对圆周率的计算以及某些术语可以在早期传入阿拉伯的印度典籍中找到出处,而在这些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可能是远源于中国的(比如“三率法”).花拉子米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时所采用的算术解法与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似乎是受希腊人推崇几何学的观念的影响,但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他的几何证明本质上区别于欧几里得的“几何代数”,而与中国古代的“出入相补原理”更相像.通过与丢番图《算术》的比较,发现它对《代数学》没有直接的影响.《代数学》中几何篇章的内容完全是古希伯来人的一部《测量准则》的翻版,而后者中又有大量题材来源于海伦的《度量论》———一部反映了亚历山大后期希腊数学特点的著作.我们认为,在《代数学》中比较突出的反映出东西方数学并存、但以东方数学传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特点.事实上,花拉子米可能通晓中东、近东、巴比伦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遗产,他博采众长,非常明智地吸收了东、西方不同数学源泉中的合理因素,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他的代数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徒讲学,从事于文化教育和文化遗产的整理工作。他博通古代文化典籍,还曾做过编辑工作,即删《诗》、《书》、《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将当时社会上流行散在的材料辑录编纂成六经,成为我国最早的编辑工作者,对祖国文化和编辑事业作出了贡献,虽然当时还没有出现“编辑”二字。  相似文献   

8.
孔子整理《春秋》所继承的是古代史学中的“记言”传统。重在阐释古史的微言大义一面,由他的弟子所传承的《公羊》,《谷梁》二传,继承了孔子重在阐释的风格。在丘明的身份是“鲁太史”,“鲁君子”,所继承的古代史学中的“记事”传统,由他所传承的《左传》仍是从“记事”一面为《春秋》补充史料,但是在《左传》中,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出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现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往往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做出的,即使是大师,最初也都是不知名的“小人物”。爱因斯坦创作出他最著名的5篇文章时,仅仅是个专利局的普通职员。他没有在任何大学、科研机构拥有任何职位,更没有博士、教授之头衔,却是通过德国《物理学年鉴》这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只以其作品本身的实力,而不以其身份、资历高低来展示个人的勤奋探索之成果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走上数学专业领域,是由于他在1930年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批驳数学名家苏家驹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应该把他请到清华来”。当时的华罗庚却只有初中学历,在一所中学里当会计。  相似文献   

10.
关于花拉子米《代数学》的来源,历来科学史家都持有不同意见.笔者从《代数学》的形式、内容、修辞及方法等方面与古代东、西方的有关论著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初步认识:《代数学》中所讨论的一次和二次方程以及某些运算技巧可能源于巴比伦.花拉子米对第四种二次方程的讨论,使用的“三率法”.对圆周率的计算以及某些术语可以在旱期传入阿拉伯的印度典籍中找到出处,而在这些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可能是远源于中国的(比如“三率法”).花拉子米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时所采用的算术解法与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似乎是受希腊人推崇几何学的观念的影响,但经过仔细分析,认为他的几何证明本质上区别于欧几里得的“几何代数”,而与中国古代的“出入相补原理”更相像.通过与丢番图《算术》的比较,发现它对《代数学》没有直接的影响.《代数学》中几何篇章的内容完全是古希伯来人的一部《测量准则》的翻版,而后者中又有大量题材来源于海伦的《度量论》——一部反映了亚历山大后期希腊数学特点的著作.我们认为,在《代数学》中比较突出的反映出东西方数学并存、但以东方数学传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特点.事实上,花拉子米可能通晓中东、近东、巴比伦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遗产,他博采众长,非常明智地吸收了东、西方不同数学源泉中的合理因素,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了他的代数学著作.  相似文献   

11.
不仅《九章算术》已经初步形成“以类合类”逻辑思路,而且“推类”思想在《九章算术》中有深入的应用,可见中国古代数学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的逻辑思路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一部研究中国图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学术专著——吴继明教授所撰的《中国图学史》,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根据几千年的历史线索,描述了中国古代图学的成就,论述了中国古代图学思想,揭示了中国古代图学取得光辉成就的奥秘.图是一种科技语言,是人们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图学则是一门应用广泛、复杂的横断学科.《中国图学史》一书中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对我国古代图学思想的探索,书中列举了大量古代图学家的论述,如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注《九章算术》中提出的“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约而能周,通而不黩”的图学思想,表明当时人们对图的作用的认识,刘徽认为,对问题的分析要用语言文字,对形体的描述则须用图形,两相配合才能简单周全,明白简练,使人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及有关记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注意。我国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就设有与生态学工作有关的专职官员,如“土方士”、“草人”、“山师”、“川师”等;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集中谈论生态学方面问题的著作,如《管子·地员篇》、《周礼·地官篇》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生态学具有自己的发展途径,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即“天”、“地”、“人”。我国古代在生态学领域中有不少突出成就,甚至有些问题与当今生态学概念有较大的相似性,如“生态系统”、“食物链”、“植被垂直分布”、“生态序列”、“人工植物群落”、“指示生物”、“植物地理区划”等。可以认为古代的中国是生态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在这部著作里,作者沈括不仅以他的广博的知识,精深的见解,记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平易朴实、清新的文风,精炼通俗的语言,扫荡了当时“西昆”台阁的形式主义文风。这不仅在当时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今天对我们“振兴写作学科,为四化建设服务”,同样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马是“六畜”之首。《三字经》云:“马牛羊,鸡犬象。”也被我们祖先列入12生肖动物行列。马拉车,牛耕田,都是人类的朋友与助手。马在动物学上属哺乳纲、有蹄目、马科,是由野马驯化而成家马,历史当然很悠久,早在我们祖先进入猿人时代,便已出现“真马”,在真马之前有“始马”“牛马”“原马”“上新马”四个发展时期。我国距今约千年的龙山文化中有马的遗骨,说明当时山东地区居民已经开始马的役用。这个发现可以从《周易》上的“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说法相印证。从资料记载,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大量养马。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之前,或者说没有邮电之前,“驿马”是古代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最快的。马在中国,生产用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巨著,它集我国古典医学之大(?),也称“医家之宗”.在先秦科学史上,无论在科学理论或科学方法论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就的是以《内经》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科学.我国古代医学科学从原始时期的医巫不分,后来逐渐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直到西周末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成果,获得了初步发展.春秋以来,随着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和无神论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对于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唯物主义说明的各种尝试.如春秋时期的名医医和提出  相似文献   

17.
一、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之新探索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历代数学典籍卷帙浩繁,理论创作丰富多彩。近世中外学者发掘整理,苦心搜求。尤其近年来,中国数学史的研究蓬勃开展,对传统数学理论之认识日益深刻。笔者仅就其中几个方面略抒一己之管见。(一)关于《九章算术》与刘徽的研究《九章算术》是我国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数学典籍。它承前启后,一方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数学成就,另方面又成为汉代以来达两千年之久数学研究与创造的源泉。特别是三国时期魏刘徽的《九章注》,对数学理论多所阐发,影响极为深远。《九章算术》及刘徽注,堪称东方数学的代表作,足可与古希腊欧几里得《儿何原本》相提并论,东西辉映。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诗经》中“壶”、“瓠”、“匏”、“瓞”、“庐”的考析,确定了“匏”为今天的“葫芦”。并了解到“葫芦”这一植物在周时期的发展:周时“葫芦”已成为人们的蔬菜,有了两个变种,其主要生长地在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同时可知周时期人们已经对葫芦进行了分类,但此时葫芦分属瓜类。并且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葫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单单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就不得不从事于数学的研究。”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这个顺序。不过,在我国,可能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的影响,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当初“单单为了定季节”而产生的历法,后来却是“附庸蔚为大国”了。从传说中的帝尧命羲和兄弟观星造历、“授民以时”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修订历法作为一件国家大事。我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重视测算,古代的数学也把测算天体位置与运行作为最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对我国古典传记的贡献是巨大的,既开辟了古典传记的广阔天地,具有开创的意义,又继往开来,创作了传记文学的许多典范作品,指引着后世传记文学家的创作。不论是创作思想还是艺术形式,都对我国古典传记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其主要贡献和影响,作一概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传记文学已经开始萌芽。白寿彝同志说:《生民》、《公刘》“这两篇是歌颂古代英雄的传说,是传记体。”《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