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当得利制度系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民事立法对待不当得利制度的态度差别,取决于其如何看待物权行为理论。物权与债权的严格区分,尤其是不当得利作为一项完整的法律制度存在,均以物权行为理论作基础。我国的债权立法既然承认不当得利制度,正在制定中的物权法就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唯如此,才能保证民法体系中债法与物权法逻辑结构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物权行为无因性,是法律行为理论体系赋予物权行为的基本特性,存在于任何一种形式的物权行为。分析物权行为无因性,必须从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的基本概念入手。物权行为是对物之处分,揭示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与债权行为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不同。决定物权行为效力的,只能是构成物权行为的四个要件,而不可能是其他,这是依据法律行为理论得出的结论,也是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是法律行为制度中的基本范畴,其源于“抽象物权契约”理论,成为德意志法系样式的标志,被视为民法上的“任督二脉”。此“任督二脉”的概念、区别、存在的理论基础及效力认定,均为物权行为理论的展开。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与立法的实践,对于我国未来物权法是否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萨维尼创立的物权行为理论,将物权行为从债权契约中独立出来,对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很大影响,这一理论并非只是人为的抽象,是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实践价值的,而且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仍有其可借鉴之处,在我国民法学中这一概念也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我国目前的民事生活现实来看,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确立这一制度并无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法律行为理论角度探讨了物权行为的内涵,认为物权合意独立构成物权行为,交付和登记非其构成要素。本文还从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事实行为等相近概念之间关系进一步阐明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当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华 《科技信息》2008,(8):207-208
物权行为理论自德国民法学创设以来,一直颇受争议。本文试图从物权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实践意义来论证说明物权行为理论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论述我国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理论的理论渊源的探讨,阐述了物权行为独立 性和无因性理论的优点和不尽,并对采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的立法例和采意思主义的立法例 及持折衷主义态度的立法例进行了评述,认为,我国物权立法采折衷主义即意思主义与登记或交付 相结合,更符合我国的实际,与现代民法、判例和学说之最新发展趋势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物权行为就是我国民法学者与法律实务工作者非常热衷于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是否要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以及物权行为是否具有无因性,学界迄今尚无定论。笔者从界定物权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入手,通过对物权行为理论肯定说和物权行为理论否定说分别展开评析,最后尝试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无因性等作出自身的判断和结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物权法,完善民事立法,对我国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意义和作用.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合法财产的一体保护;在物权变动规则中,应确立物权变动和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重构一个与行政管理权脱钩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物权立法要进一步完善用益物权体系,建立我国的典权制度,完善我国的担保物权体系,增加交易、融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易和流通关系内在的包含着物权变动的过程。物权的变动不仅对当事人影响巨大,也势必会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对其利益的保护某种意义上是对于社会交易安全的保护。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权变动与第三人的内涵,分析比较了当代物权法在物权变动中保护第三人的三种重要制度,并对我国物权法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界说出发,在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标准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法应以设权的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何灿 《科技信息》2008,(10):207-208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制度。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按照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产生法律效力,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和基本要素,在法律行为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意思表示必然成为绝大多数法律关系的起点,尤其是私法关系中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
 科技发明权之争是科学史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科技舞台上屡见不鲜的事情。因此,亟待从理论上为科技发明权的评判提供一个公正合理而切实可行的评判标准。本文尝试提出符合系统论整体性原则的科技评判标准,能在现实的科技发明权评判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能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科技发明权争端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科技发明权总体性的评判标准,屠呦呦无可争议地享有青蒿素的发明(发现)权。因此,本文希望为当前青蒿素发明(发现)权之争画上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礼”、“名”、“类”等重要概念的阐释,侧重考察了苟子“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等重要法律思想及其对诸子百家法律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调解机制是行政诉讼领域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实现行政诉讼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调解机制在行政诉讼领域却遭遇到种种障碍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行政诉讼应当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顺应实践,修改立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枸杞干制温度的微机实时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枸杞干制过程微机实时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研究分析了利用光离子化检测器对火箭液体推进剂贮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的可能性,并设计出了切实可行的液体推进剂监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基本原则作为物权法制定、解释、适用、研究的最基本规则,在物权立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理论界对此问题提出过多种学说,而当前出台的物权法草案也表现出明确的立法倾向。基于物权法特有的法律属性,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物权法应以物权法定、一物一权、公示公信和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