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政区角度来看,重复地名有两种情况,一是同级地名重复,二是跨级地名重复。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看,重复地名有三种不同的体现形式。重庆市政区名称的重名现象比较普遍,重复地名179个,占了政区地名总量的17%。重复地名应当认真研究,周全考虑,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南端森林变迁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太行山南端2200年(公元前206年前-1985年)森林变迁、森林生态效益和旱、涝自然灾害频数后,划分为七个时期。秦(公元前206年)前,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至东、西汉426年间,森林植被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至70%时,已出现了一般性旱涝灾害,均为142年一遇。三国至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0%,出现了特大干旱和特大水灾。此后,随着森林植被的继续减少,自然生态循环向着恶化方向日趋发展。至民国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时,旱,涝灾害频数分别为2.1年和1.4年一遇,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生态循环极度恶化。建国以来,太行山南端境内的森林总的是发展趋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采取重大措施,森林植被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两广南部及海南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王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0,(33):251-251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了城市绿化是未来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重庆提出"森林重庆"建设为契机,介绍了2008年前重庆绿化存在的不足,以及2008年之后提出的"森林重庆"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成功经验;以绿色植物对城市环境净化作用机理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加大绿化面积的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永军 《山西科技》2010,25(3):18-19,21
文章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基础,针对森林环境变迁的内涵与我国森林环境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效控制我国森林环境变迁态势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席一 《科技信息》2009,(32):I0357-I0358
重庆直辖以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重庆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未全面开发,生态旅游活动也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建设“森林重庆”的现今,在城市旅游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生态旅游的空间很大。结合重庆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落实党中央“314”部署和“3号文件”精神,制定重庆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快重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文化的化石,温州地名积淀了浙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考察温州地名,可以探讨历史上浙南人口迁徙的原因;分析迁徙后形成的地名类型,能反映民俗、迁徙者的心态,印证人口迁徙的路线及民族融合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都市区为例,探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为重庆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在地势地貌、地表植被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都市区森林覆盖现状,并综合考虑都市区的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发展格局等相关因素,以两江、七山为基本框架,以各组团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绿色交通廊道等为纽带,以城市公园、广场绿地、高校绿地等点状特征绿地为补充,提出一脊、两江、七横、七纵、多廊、多点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此外,要充分考虑各组团的性质、功能、人口密度等因素,结合防灾等需求,划定合理的服务半径,使森林重庆的建设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重庆乡土树种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对重庆城市森林乡土树种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乡土树种资源有2300余种,其中乔木600余种,灌木1700余种;朴树(Celtissinensis)、灯台树(Cornuscontroversa)等一、二级树种抗逆性强、生态效益好、观赏价值高,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大力推广应用,垂柳(Salixbabylonica)等三级树种作为补充配置树种运用。重庆市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增加城市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城市森林景观,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社会制度几经更迭,在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土家文化呈现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正是土家社会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各朝代的民族政策演变制约着土家族服饰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文献基础及服务对象,阐述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各项读者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回顾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图书馆有关读者服务的教育情况及读者服务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2.
粤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发现,粤西森林溪流淡水鱼类有53种,隶属4目13科37属。鲤形目占66.1%,鲇形目占13.2%,鲈形目占18.9%,合鳃目占1.9%,其中鲤科鱼类占总种类的47.2%;可划分为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上第三纪、北方平原、中印山区5个区系复合体。其区系组成具有5个特点,与区域地质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城市地价指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投入产出分析和市场分析为基础构建城市地价指数参评因素指标体系;以重庆市为例,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探讨城市地价指数评价的有关问题,并分析了重庆市地价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MP2/6-311+G(d,p)水平下,获得甲酸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的过渡态,并在MP2/6-31G(d)水平下,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路径(IRC).沿着IRC反应路径选取了9个特征点,使用MELD精密从头计算中的CISD/3-21+G(d,p)方法,结合我们自编的分子形貌程序,绘制了甲酸的分子形貌以及其分子界面的特征轮廓,定义和计算了分子形貌轮廓参数[包括分子形貌轮廓(R)以及电子密度(ED)],比较了各原子端轮廓值与孤立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反映了甲酸分子形貌轮廓的动态变化,以及该反应过程中电子密度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甲酸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中的空间和前沿电子密度的动态变化信息,清晰地再现了电子的转移过程.为该反应,提供了一种微观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旅游资源现状内蒙古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内蒙古旅游业现有的营销模式以及这种营销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从经济技术发展对内蒙古旅游产业影响角度分析旅游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技术变革的内蒙古旅游营销模式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给出并证明球面与单叶旋转双曲面的轨迹互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梵净山冷杉林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杉属是北温带阴暗针叶林的建群种类 ,世界上共有 50余种。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中国在亚热带陆续发现冷杉属植物 3种 ,是植物界的奇迹 ,其中贵州的梵净山冷杉 ,不但为残留的稀有种 ,并构成一定小面积的冷杉林 ,是为重大发现之一 ,也是迄今为止最后发现的一种冷杉及其形成的冷杉垂直带群落。梵净山冷杉林的发现对植物区系学 ,植物群落学 ,植被地理学 ,古生物学 ,古气候 ,冰川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涛  王志有 《科技信息》2007,(11):45-45,19
采用Landsat ETM 数据,进行区域1:5万比例尺的基础土地利用调查,通过影像处理、野外调查、解译、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几个步骤,得到六盘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现状,说明退耕还林工作对六盘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等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内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优势分析方法分析塔里木河干流流域不同时段潜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其定量气候驱动。结果表明:1961—2013年,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季潜在蒸散发均呈减少趋势,以1976年前冬季减幅最大,1976年后春季增幅最大,1976年为年潜在蒸散发的突变点。塔里木河干流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均极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且1976年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减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1976年前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幅均小于1976年后的增幅。塔里木河干流流域潜在蒸散发的变化是由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日照时数是年、季潜在蒸散发减少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1976年前,春、夏、冬、年潜在蒸散发的减少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减少控制为主,贡献率分别为100.00%、67.56%、51.41%和52.20%,秋季潜在蒸散发的增加主要受日照时数的增加控制为主,贡献率为45.62%;1976年后...  相似文献   

20.
当前,重庆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发展之路。但城市带动农村,用什么城市来带动,怎样来带动,是当前重庆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关节点。而以三峡库区为代表的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中心城市来发展带动,因此必须制订新的、与重庆农村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带动战略,并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