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级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大约每10万年出现一次。那么,超级火山喷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科学家指出,这是火山内部温度和岩浆房外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度会议上,科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岩浆房周围出现的岩石环允许压力在数万年时间里不断积聚,导致岩浆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在形成于41亿年前(即所谓"冥府地球"时期)的一粒晶体中,科学家发现了携带类似有机物标记的碳。这一时期的地球仍然呈熔融态,表面温度很高。科学家说,这粒晶体暗示地球生命的最早出现时间比之前的估计早了3亿年。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但生命最早于何时出现在地球上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已知且可靠的最古老化石的年代在大约34.3亿年前,岩石中的化学标记则暗示地球生命最早可能出现于38亿年前。科学家最近检测了  相似文献   

3.
夕诚 《科学24小时》2014,(11):50-54
<正>长期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其实在地球史上,曾出现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形象地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的时间,地球上是一片死寂;时针指向凌晨6时,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20时,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23时30分,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  相似文献   

4.
一位研究地球构造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整个地球一度被深达30英里的熔岩海洋所覆盖。 1981年5月26日,加州理工学院的Don L.Anderson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上,概略地介绍了这个理论,它被说成是一种完全背离公认的地球早期历史观的理论。该联合会的春季年会于5月25日在会议中心开幕,数百名科学家济济一堂,议题广泛——从对伊利诺斯州一个1英里深的洞所作的一些研究到太空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最近报告说,辣椒中的活性成分--辣椒素能慢性激活实验鼠直肠内壁细胞上的一种受体,由此激发能最终降低患直肠癌风险的生化反应。科学家给在基因上容易发生直肠癌的实验鼠喂食辣椒素,结果有效降低了老鼠的患癌风险,老鼠寿命延长超过30%,这个效果比联合运用多种常规药物的疗效还好。辣椒素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局部镇痛药膏中。  相似文献   

6.
地球百年     
地球迄今已经有45亿年的历史。为了便于我们形象和清晰地理解人类发展与地球的关系,有位科学家把地球 45亿年的历史压缩成100年——从地球诞生直到第三十二年,地球上还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直到第五十年的时候地球上才有了原始的生命,而与人类从未谋面早已灭绝的恐龙是在地球98 岁的时候才出现的,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去想象恐龙的威武雄壮。  相似文献   

7.
最早的足迹     
《大自然探索》2010,(6):6-6
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新近发现的一种身长2.4米的史前动物的足迹表明,首批从海洋中冒出、在地球上行走的脊椎动物的出现,比此前估计的时间早了差不多2000万年。不久前,在波兰东南部一处原来的潮滩(或称泻湖)的岩石表面,科学家发现了数十个年代在3.95亿年前、由四足动物留下的化石足迹。四足动物就是有脊骨和四肢的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都是四足动物。  相似文献   

8.
追求永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早在1935年,人们就已认识到: 假如将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以热量计算)降到很低,同时又不影响动物摄入的维生素及其他必须的营养, 那么动物的最长寿命和平均寿命都能大大延长。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让实验鼠的热量摄入量减少一半,实验鼠的寿命就能比通常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实验鼠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调查发现,人口过度膨胀及人类过度消耗,导致以数十亿计哺乳类动物、鸟类、爬虫及两栖动物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警告地球已步入自4亿多年前冰河时期以来的第六次"生态大灭绝",速度之快超出预期。研究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出的2.7万种脊椎动物为对象,结果发现近几十年,约1/3的品种数量大幅减少。科学家呼吁,各国制定应对动物灭绝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并建议短期可从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通常在近交实验鼠中寻找致病基因 ,这种实验鼠比人类群体有更少的“遗传干扰”。通过近亲繁殖数百只至数千只老鼠 ,他们能寻找出与诸如肥胖症和高胆固醇相关性状的遗传标记。这种相关图谱能够识别称之为数量性状位点的鼠基因组区域 ,这些区域可能包括控制这一特性的基因。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花费几年的时间仅能大致了解一个基因所处的位置。现在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已经想出了一个方法来加速这一进程。加州Roche生物科学公司的加里·佩耳兹 (GaryPeltz)以及斯坦福大学和俄勒冈大学的同事们对 1 5只老鼠近交系编制了 …  相似文献   

11.
正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在地球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认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来说,高温热浪都是灾难,一些物种甚至有灭绝之虞。然而,有科学家认为,有一类动物有可能会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逐渐繁荣起来,它们是包括蜥蜴在内的冷血动物。距今2亿多年前,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炎热湿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在人类第4对染色 体上新鉴别出了一个与感觉甜味有关的基 因。这一发现表明,喜欢吃甜食可能不是一个后 天的嗜好,而是先天的遗传。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实验鼠体内某特定基因可能控制着甜味受体的产生。这一基因发生某种变异的实验鼠对甜水的兴趣比普通实验鼠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基因变异削弱了甜味受体的功能。一组美国研究人员也发表了同样的研究结果。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两个研究小组各自使用两组实验鼠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一组普通老鼠喜欢饮甜水;另一组实验鼠由于基…  相似文献   

13.
视野     
正超新星灭绝巨齿鲨paleontology古生物大约260万年前,地球天空中出现了一种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奇异亮光。它是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的超新星(爆发的恒星)。几百年后,也就是超新星亮光减弱之后很久,来自超新星的巨量射线又到达地球,引发气候巨变,导致包括巨齿鲨(其身体大如一辆大巴)在内的大量大型海洋动物灭绝。科学家最近称,  相似文献   

14.
数十亿年前地球可能有一个由固体和液体颗粒组成的环,而月球正是这个环聚成的产物。这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天文学家的推论。天文学家理查德·杜里森根据计算机模型推出这一理论。其模型是地球大小的熔岩态球体,其旋转速度比当今地球快十倍。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曾首次提出月球诞生的假说,他认为月球是从年轻的地球上甩出来的一团物质,而唯一可能出现这种后果的条件是地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来自于阳光。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太阳风暴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阳风暴中的能源,足可以让地球上的人类数百万年都没有能源匮乏之忧。  相似文献   

16.
超级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大约每10万年出现一次.那么,超级火山喷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科学家指出,这是火山内部温度和岩浆房外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度会议上,科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预言,数十亿年后的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生存基地,它将经历一场宇宙大劫难。即使人类将采取有效对策躲避或消除那些有可能同地球碰擅的小行星,而且又侥幸经历下一期冰河期仍幸存,宇宙的其它变化也将使人类生活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甚至会使地球毁灭。地球的昼夜变长科学家们指出,地球自转速度每天减慢百万分之一秒,3.5亿年前地球的一天为22小时。地球与月亮彼此以万有引力的法则相互作用着,但月亮距地球越  相似文献   

18.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19.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21,(6):38-39
正一种RNA聚合酶或成地球生命起源新解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现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对外声称,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在地球生命的诞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研究为地球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见解,也有助于科学家们估算生命在其他行星上诞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5,(6):6-6
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上大约每过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即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都会灭绝。这一发现暗示,有一种力量在定期推动这种大毁灭的发生。科学家分析了目前最完整的一部海洋化石记录,其中记载着在过去5,42亿年中36380个海洋物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