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4,(6):10-10
正多项研究已经表明,被限制热量摄入(简称"限热")的果蝇、酵母和老鼠,其寿命能延长多达40%。而一项始于25年前、针对76只猕猴进行的跟踪研究则确定无疑地表明,限热能让猴子延年益寿。当这些猴子7到14岁时,它们被开始喂食热量降低30%的食物。对照组猴子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结果,对照组猴子的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分别是限热组猴子的2.9倍和4倍。科学家解释说,限制热量的许多好处  相似文献   

2.
追求永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早在1935年,人们就已认识到: 假如将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以热量计算)降到很低,同时又不影响动物摄入的维生素及其他必须的营养, 那么动物的最长寿命和平均寿命都能大大延长。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让实验鼠的热量摄入量减少一半,实验鼠的寿命就能比通常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实验鼠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每十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三个有吃夜宵的习惯。还有不少人会在睡前吃一些点心糖饼之类的。这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夜里进食是否导致体重增加要视你食用的是何种食物而定。很多人在吃晚饭时想吃点别的什么换一下口味,他们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8,(4):48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午餐前吃苹果,可减少热量摄入从而达到防止发胖的目的。 研究人员召集了体重正常的志愿者进行分组实验研究,该实验周期为5个星期。这些志愿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人被要求在午餐前不进食任何食物,第二组人被要求在午餐前进食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5.
节食与长寿     
人们总想知道长寿的秘密,也希望自己长寿。假如有人劝说你每顿饭少吃一点,你会听吗?不过现在你得考虑一下这样的劝告,因为科学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你吃得少,可能就活得更长。 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将食物中的热量适当地减少,但不减少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就可以延长老鼠、蜘蛛和虹 (一种鱼)的寿命。科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低营养状态,注意这绝对不是营养不良的病理情况。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科学家们所做的一些实验,讲一讲那些喂养在实验室里的节食动物,科学家们只让这些节食动物得到其他动物所得到的2/3的热量。 虽然用节食的方法来延长寿命目前还没有在人群里系统地验证过,但科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低营养状态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和最大寿命。每日削减30%热量的摄入可以使老鼠的平均寿命延长30%。除此之外,这些老鼠到非常老时不会得一些与器官老化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其实,科学家早在7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许多科学家当时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认为这些不过是实验室中类似“小儿科”的事情,不屑一顾。直到1970年,一些科学家才意识到,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永驻青春的秘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减少热量的摄入。 1987年,美国国家健康...  相似文献   

6.
女人饮食四不●不要过多摄入脂肪一般来说,女性需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脂肪摄入量的标准应为总热能的20%-25%,但目前很多女性已超过30%。如果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脂质过氧化物过量,使活动耐力降低,影响工作效率。●不要减少维生素维生素本身并不产生热能,但它们是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特别是与脑和神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这些维生素在糙米、全麦中含量较丰富,因此日常膳食中粮食  相似文献   

7.
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但都可归为遗传与环境这两方面。从环境方面讲,今天大多数人比几十年前锻炼少,消耗的热量少,于是热量逐渐转化为多余的体重。如果少吃点(准确说是少一点热量摄入)就不会肥胖,但问题是人们现在吃得越来越多。从遗传方面讲,  相似文献   

8.
雷钧 《世界科学》2006,(6):21-22
人人都希望长寿。节食以限制热量摄入可以减少年老疾病,但你是否愿意为了长寿而天天挨饿呢?最近,科学家发现植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可能激活人体的防御机制,为研制理想的抗衰老药物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3,(2):16-17
减肥不是儿戏,任何轻率或不科学之举获得的可能是机体的伤害或是更多的忧虑。低热量食谱——猝死减少进餐、限制热量摄入是一种常见的减肥方法,只要坚持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要适度,每天的食谱所  相似文献   

10.
江崇峰 《科学之友》2007,(15):62-63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要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首先要了解我们每天都在吃什么。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早摄入的营养,通过早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一般来说,早餐中必须含两大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如粥、馒头、面包等)和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  相似文献   

12.
百问百答     
正Q怎样挑选到性价比较高的饼干?A第一,看包装后面写的脂肪占热量比和钠含量。一般来说,食品中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最好不要超过30%;我们每餐摄入的钠盐不宜超过2g,由此,可以根据每餐吃食的多少决定吃多少饼干。要注意的是,有些饼干尝起来不咸,并不表示它的钠盐含量少,而有些  相似文献   

13.
<正>有许多人每日服药,但这些药可能害你生病。请看来自《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克洛伊·兰伯特(Chloe Lambert)的报道。你上次吞下药丸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有多健康,你恐怕也会回答"我最近才吃过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每天吃药,并非因为生病,仅仅只是为了预防它。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英国43%的男士和50%的女士在上一周服用过处方药,其中有一半的人吃了三粒药。  相似文献   

14.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采用高蛋白、低热量饮食减肥的中年人,比采用正常蛋白量和低热量饮食减肥的同龄人睡得好。在研究中,一位营养学家设计了一种饮食,它能满足每一位实验对象每天的能量需求,但每天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数量被严格限制(以减少750卡热量),而蛋白质摄入量则基于实验对象所属的蛋白量对照组来确定。实验中采用的蛋白质来自于牛肉、猪肉、豆类和牛奶。科学家指出,经常性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  相似文献   

15.
劝告肥胖者的人从来不乏其人,不管谁——朋友、杂志,甚至家庭医生——劝告,总是一个样:少吃点,体重就会减轻。好吃的人老是坚持说,这种原则不正确,而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开始支持这些人的说法了。对肥胖症的新的研究表明,体重的增减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控制热量的问题。人的胖瘦不只是同吃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很难说清楚,抗衰老研究何时从江湖骗术发展成了正经的科学。有人说,那是1939年,一项限制啮齿动物热量摄入的实验莫名其妙地延长了它们的寿命。其他人则认为,那是1961年,伦纳德·海弗利克(Leonard Hayflick)发现了人类细胞在进入休眠状态前分裂次数的极限。但最具颠覆性的时刻也许是1993年,当时科学家发现,在低等的秀丽隐杆线虫中,只需改变一个基因age-1,它们的寿命就能延长60%。与此同时,20世纪的其他发现开始逐步揭示出寿命和健康寿命——健康生命的长度——之间的一种奇怪的联系。不知何故,实验室中许多延长寿命的干预措施同样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你赤脚站在南极的冰面上,你的脚可能马上就会被冻僵。然而,帝企鹅却可以在接近-60℃的环境中站两个月。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通过进化,帝企鹅的脚掌能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在冰天雪地中,通过限制血液流动,帝企鹅可将其脚掌温度刚好控制在0℃左右。其原理就像一个热交换系统:通过其脚掌上特殊的血管结构,使血液在流向脚掌时被冷却,在返回身体时又被加热。因为到达脚掌的血液温度下降,降低了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减少了热量散失,因此其身体得以保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散步半年可让大脑敏锐20%。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城市和农村招募了一群年龄在60到75岁之间、长期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其中一半的人分到有氧运动组,每周散步3次;另一半的人不做运动。在为期6个月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对于试验两组人群前后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结果发现那些参与散步活动的人认知力有所提高。此研究显示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功能,这种功能的改善一方面是通过增加大脑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19.
长寿饮食     
正低糖、多果蔬和坚果、适量脂肪和蛋白质一些专家认为,多吃果蔬、全麦,再加一些脂肪,是有利于长寿的饮食。但也有专家相信,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摄入的总热量,也是长寿饮食的要点。到底哪种观点正确?为寻找答案,许多专家把目光投向了欧洲饮食,尤其是地中海饮食。尽管专家们对地中海地区人们的饮食究竟包括哪些还有争议,但他们基本上都认可地中海地区的人们从鱼、果蔬和超级初榨橄榄油中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20.
<正>大米是中国人最常吃的主食,然而很少有人会认真去想米饭怎样吃才更健康。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简易的米饭烹饪新方法,称能够将身体从米饭中吸收的卡路里减少一半以上,它到底是怎么做的,这种方法究竟靠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