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a~(3 )在LDH体系中作用的电化学和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和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La3 在乳酸脱氢酶 (LDH)体系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La3 主要与辅酶NAD/NADH分子中的磷酸基团和与烟酰胺相联的核糖 ( 3′_OH)发生络合作用 ,使LDH与辅酶的络合物不稳定 ,在LDH体系中起抑制酶活性的作用 .  相似文献   

2.
海外报刊披露,包菜(俗称包心菜、卷心菜)既是蔬菜又是良药,近几年已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关注.一些发达国家近期相继发现,包菜是一种奇妙的蔬菜,包含有10多种元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物质,还能对人起催高作用.其维生素C含量超过堪称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开始将衰老的过程视为一种新的动力。目前,辛西娅正和一些科学家研究怎样控制人类的衰老过程,让人们更健康长寿。分子生物学家辛西娅·凯尼恩(Cynthia Kenyon)刚开始研究关于衰老的基因学时,该领域基本上只有她孤身一人。"刚开始研究衰老时,我们很难让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人类也能获得断肢再生的能力,或者开发出催化断肢再生的药物,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低等动物断肢再生的真相.最近,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利用获得过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荧光蛋白技术,初步揭示了蝾螈断肢再生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正>对机体受损部位进行无疤痕再生,重获丢失的机能,这一魔法般的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自然界中蝾螈的再生能力让人惊叹,而高等动物的再生能力则不尽人意。研究蝾螈、蜥蜴和鱼类等低等生物以及广泛开发地球上其他哺乳动物资源都将有助于我们揭开再生神秘的面纱。近百年来,科学家在再生领域的研究经历了较多曲折,但令人鼓舞的是,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随着干细胞的发现,人工修复破损的组织或器官正变得有路可寻,为解决许多  相似文献   

6.
近期,我国科学家从天然药库中筛选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GSE)具有清除衰老细胞的作用,而其组分PCC1能够选择性诱导衰老细胞凋亡.结合多种小鼠模型研究,研究组全面揭示了PCC1清除小鼠体内衰老细胞、改善衰老相关疾病治疗效率、延长老年小鼠寿命的显著效果和作用机制.该研究表明,PCC1是高度具有医学转化价值的新一代抗衰老物质...  相似文献   

7.
王德兴 《科学之友》2002,(10):12-13
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不管是谁,出生之后都要一步步走向衰老,最后死亡。人为什么会衰老呢?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学科学家尚未解决而正在探索的一个自然之谜。一叶知秋人的衰老,实际上就是细胞的衰老。科学家发现,构成人体的150亿万个细胞,其寿命都有一定的限度。有人坦言,如果从你身上取一个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就可以知道你是一位老人、青年人还是婴幼儿。你相信吗?原来,胎儿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大约能分裂50次左右才衰老死亡;20多岁的年轻人分裂次数减少,接近30  相似文献   

8.
衰老与稳态     
衰老作为生物体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一直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限制大鼠饮食能够延长寿命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多种模式生物对衰老现象进行探索,并尝试阐明衰老的机理。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关疾病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衰老研究对于个人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从稳态失衡这一公认的衰老原因与表型出发,简述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关 《科学通报》1987,32(3):222-222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合成酶,又称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酶(简称ADPRT)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能催化辅酶I(NAD)聚合成聚(腺苷二磷酸核糖)。由于该酶能参与DNA修复等一系列核内过程,它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愈来愈引人注目。在抗癌药物研究方面,国外有人报道ADPRT抑制剂在本身没有毒性的剂量下可增强某些抗癌药物疗效,我  相似文献   

10.
任何生物都具有组织再生的能力,但其程度相差很大.比如某些无脊椎动物能由其机体的片段长成完整的个体,甚至脊椎动物中的蝾螈也能重新长出完整的四肢.可惜在高等动物和人中间,这种再生能力大大地降低了.为了提高人体外伤、骨折以及由某种疾病造成的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加速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这就是人工的电磁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吃药打针就能多活20年,而且是健康的20年,你会是什么反应?你可能会难以置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让人类多活20年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这类研究包括:是什么在驱动衰老机制?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衰老? 如今科学家另辟蹊径:衰老科学的新一轮研究对象不是人类自身,而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狗.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从1985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研究发现,童年期被动吸烟(自己不吸烟、但受父母或他人吸烟影响)会对儿童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动脉壁增厚,长大后面临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大。科学家指出,如果父母双方都吸烟,孩子成年时的血管年龄会额外衰老3.3岁。就算父母中只有一方吸烟,这种影响也照样存在。这项研究提示,吸烟的父母(也包括考虑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不管是谁,出生之后都要一步步走向衰老,最后死亡。人为什么会衰老呢?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学科学家尚未解决而正在探索的一个自然之谜。一叶知秋人的衰老,实际上就是细胞的衰老。科学家发现,构成人体的150亿万个细胞,其寿命都有一定的限度。有人坦言,如果从你身上取一个细胞放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就可以知道你是一位老人、青年人还是婴幼儿。你相信吗?原来,胎儿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大约能分裂50次左右才衰老死亡;20多岁的年轻人细胞分裂次数减少,接近30次;70岁以上老人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样子干…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8,(6):27-27
日前,美国及英国科研人员发表了两项关于维生素D的新报告,其中一份指出,维生素D缺乏易患心脏病,另一份则显示,维生素D有助延缓衰老。研究证明,上年纪的人如果缺少维生素D,体质会衰老得更快,同时,缺少维生素D的老年人,一般来说,身体都比较虚弱。  相似文献   

15.
汪勋清  许振华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98,43(17):1835-1839
用电化学和Raman光谱方法研究了La^3+在乳酸脱氢酶(LDH)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La^3+主要与辅酶NAD/NADH分子中的磷酸基团和与烟酰胺相联的核糖发生络合作用,使LDH与辅酶的络合物不稳定,在LDH体系中起抑制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复习了衰老与维生素E的有关文献,综合了各家的理论与实践,讨论了维生素E对衰老防治的新近观点,可作为合理使用维生素E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Schm.  HM 余志平 《世界科学》1991,13(1):49-49,14
美国每年大约有3万人死于目前医学难以救治的肝脏疾病.因肝脏移植而获得新生的病人最多只有15,000人左右.病人数字方面的这一巨大差距正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及肝病专家们正在研究肝脏十分惊人的再生能力的原因.肝脏在严重丧失后的再生能力比人类或哺乳动物的任何其它器官都要强.在动物实验中,几乎可以切除肝脏的四分之三,而它又能很快地再生到正常大小.然后,在同样明显和神秘的过程中这种生长停止.人体肝脏也具有很强的再生和控制能力,在一个月之内可以再生很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各种动物的再生能力相差十分悬殊,而人则几乎完全丧失了器官再生的能力.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呢?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电流.  相似文献   

19.
陈海英 《科学通报》1987,32(6):467-467
二磷酸腺苷核糖转移酶(ADPRT)催化辅酶I(NAD)分子上的ADP-核糖组分转移到蛋白质或另一个ADP-核糖分子上形成多聚体(ADP-R)_n。这一过程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有关。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报道该酶的抑制剂在抑制DNA修复的同时还能加强某些抗癌药物如链脲霉素、博莱霉素、亚硝脲类化合物和顺铂的抗癌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发展高效低毒的化疗途径提供了新的希望。我们曾在体外实验证明ADPRT抑制剂3MB  相似文献   

20.
杨平  费俭 《自然杂志》2013,35(6):436-441
许多模式生物都被用来开展寿命相关的研究,其中秀丽隐杆线虫因其具有研究周期短、突变体多、在信号通路方面和人类具有高度相似性等优势而广受青睐。在过去的30 多年里,科学家们对线虫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调控衰老和长寿的分子机制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