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陶志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66-166
本文对虚拟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讨论,简略介绍了虚拟供应链的思想、网络商务模式,重点放在对于虚拟供应链如何才能有效运作的阐述方面。对企业的合作方式及虚拟供应链的运作架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结合现实中供应链的有效运作给出了指导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的虚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企业虚拟运作的涵义、特点及基本形式,并对虚拟运作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虚拟物流企业协作关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虚拟物流企业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开展业务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运作方式.协作关系的稳定性对于虚拟物流企业的成功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虚拟物流企业在组建和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协作关系稳定性的原因和因素.为消除运作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对虚拟物流企业采用一系列增强其协作关系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的新模式———虚拟创新的特征、理论依据、运作模式和虚拟创新应注意的关键因素 ,并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国际研究机构间动态联盟——跨国虚拟研究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虚拟研究中心是虚拟组织 (或动态联盟 )概念渗透于科研机构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模式。为了推动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产业更快发展 ,探讨新的研发模式———跨国虚拟研究开发中心已势在必行。文章探讨跨国虚拟研究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准则、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方法、合作伙伴的国别区域政策分析、政府对跨国虚拟研究中心的支持、跨国虚拟研究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工作方式 ,为组建和运作跨国虚拟研究中心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虚拟物流企业构建的流程融合机制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虚拟物流企业构建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虚拟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提出了业务流程融合的思想,讨论了业务流程融合的要求,指出了流程融合机制,分析了它的流程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运作特点及建立虚拟物流信息平台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的基于Web的虚拟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从总体架构、功能设计等方面对这一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虚拟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供应链是一种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在提出了虚拟供应链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物流联盟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物流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和论述了物流联盟的概念和特点.从目标、任务、信息和支撑技术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物流联盟的体系结构;并进一步对物流联盟的需求分析及设计阶段,物流联盟的组建和优化阶段、参与竞标、业务实施阶段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物流联盟运作过程的快速响应市场、优化设计与优化选择、分包配载和信息集成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企业的营销环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市场营销形态——虚拟营销已经悄然出现。文章研究了虚拟营销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当今经济环境中竞争优势和运作规律,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要取得强有力的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类给自己又创造了一个生存空间——虚拟空间。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也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虚拟空间中,形成了虚拟社会。从而也就把利益纷争带到了虚拟社会,法律也只好随之介入这一虚拟社会,调整人们在这里的利益纠纷,从而维护虚拟社会秩序,以达到现实社会的稳定状态。由于法律的进入,在虚拟社会中形成了虚拟法律关系,也因此出现了虚拟法律关系的客体。由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虚拟法律关系区别于现实法律关系的唯一标志,因此就凸现了研究虚拟法律关系客体的重要意义;又由于虚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们在虚拟社会中利益纷争的焦点,所以,有必要专门研究虚拟法律关系的客体。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贵州列当科、车前科、忍冬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拉丁学名等进行考证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列当科药用植物5种,车前科4种,忍冬科46种8变种2亚种1变型,川续断科3种,葫芦科51种7变种,桔梗科33种3变种2亚种,其中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6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27种1变种1亚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本实验从成年小鼠大脑中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进行干预,观察马钱子苷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年小鼠神经干细胞在含有中、高浓度马钱子苷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5 d和7 d后,神经球数量和直径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P<0.05);中、高剂量的马钱子苷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的有丝分裂,低剂量马钱子苷处理显著促进神经干细胞发生分化(P<0.01),并增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比例(P<0.01);中、高剂量马钱子苷抑制神经干细胞分化(P<0.05),高剂量的马钱子苷使得神经元的数量减少(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马钱子苷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并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有丝分裂来提高其增殖能力;低浓度的马钱子苷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有利于神经再生和少突胶质细胞再生。研究结果为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质油中链烷烃与环烷烃的分离分析是烃类分析的难点,本文将超声波技术与尿素、硫脲包合法相结合,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了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试验,并用GC/MS和NMR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当活化剂异丙醇与油样品的质量比为7.5、包合反应温度为38~43℃时,5次重复试验测得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6.56%和41.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1%.链烷烃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20—C38,其中环烷烃的含量低于NMR的检测限,环烷烃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显示出其中的链烷烃含量很低.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尿素、硫脲包合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地提高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效果,该方法测定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从学审美的本质和特征、学的审美功能和审丑效应、学美感的传达和接受、学形式和风格的审美情趣、民族宗教与学审美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学审美理论的研究范畴。旨在建构具有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的学审美理论,使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粉经米根霉和乳酸菌发酵后玉米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玉米粉中淀粉和总糖含量降低,而可溶性葡萄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8.6倍和16.5倍,还原糖分别增加了5倍和4倍;发酵后玉米粉的保水力分别增加了45.7%和63.0%,谷蛋白溶胀指数最高分别增加了80%和90%以上,溶解度分别增加了2.6倍和2.5倍,改善了玉米粉的延展性、透明度和吸水力等加工性能,使其咀嚼性、弹性等食用品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三轮车和四轮车的形制及其用途,是技术史领域尚未探讨清楚的问题.文章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中关于三轮车和四轮车的文字和绘画史料数十条,分析了三轮车和四轮车的类型及其主要用途,发现它们随着历史的进步而逐渐扩大运用领域,在明清时期被广泛使用运用于朝廷工程和民间各种物资运输活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果蔬保鲜产业化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性难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根据不同果蔬的生物学特性,开创了果蔬保鲜新途径,研发出新的果蔬保鲜剂,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果蔬综合保鲜技术体系,为减少我国南方特色果蔬采后损耗做出了贡献。本文综述了南方特色果蔬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我国果蔬贮运保鲜技术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不同林龄榧树根、枝、叶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内稳性特征的变化情况,为榧树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0~100、≥100~300、≥300~500和≥500 a共4个林龄段的实生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榧树植株样品(根、枝、叶)和0~20 cm层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榧树根、枝、叶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和榧树内稳性特征。结果 不同林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均无显著差异,根、枝、叶的C、N、P含量均以≥300~500 a的榧树表现最高,枝和叶的C、N含量以≥500 a的榧树最低,而根P含量以≥100~300 a的最低;不同林龄榧树叶的N/P(N、P质量比)均小于N限制的阈值(14);榧树根、枝、叶的C、N、P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表现为叶>枝>根,叶和枝的C、P含量显著高于根的,叶N含量显著高于根和枝的,各器官N和P含量均为正相关关系,且枝中N、P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榧树根、枝、叶的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根和枝的C/N(C、N质量比)显著高于叶的,根的C/P(C、P质量比)显著高于枝、叶的; 内稳性指数HN/P(20.00)>HP(11.76),即内稳性以N/P大于P。结论榧树C、N、P化学计量特征随林龄增长未表现出差异,而榧树根、枝、叶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并且榧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均受到N素的限制,需要合理施N肥来促进榧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