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回顾散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的研究略陈管见。以文献搜集整理为例指出本体研究仍需在细化、深化和系统化等方面进行加强,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贯通研究,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当代性研究对建设和发展当代新文化有重要意义,也应进入研究视阈,并将成为一个有望取得突破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三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杨慎与妻子聚少离多,异地相思,他期望回归故园,但愿望屡屡落空。杨慎散曲的主要内容就是表现这种凄凉的心境与刻骨的离愁。杨慎热爱滇南的一草一木,作为迁客骚人,用散曲描绘云南的自然风光,他应该是首屈一指的。杨慎散曲的主导风格是“俊而葩”,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清康熙年间出现的《琴学心声》是一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琴学论著,此书刊刻于康熙年间,作者庄臻风,为清初著名琴家。字蝶庵,幼年随父居南京。因体弱多病,后又就正于当代名家,攻琴近三十年。他不拘泥于其师所授的虞山一派,而是兼采白下、古浙、中州各派琴家之长。因此,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他在琴曲创作上,反对雷同,强调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LTE采用虚拟MIMO技术来解决终端安装多天线的问题.用户配对是VMIMO技术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环节,设计配对算法必须同时考虑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该文在分析了传统用户配对算法的基础上,针对DPS算法不能满足低SNR用户需求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根据SNR情况改进的配对算法.仿真数据显示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吞吐量,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谢伯阳、凌景埏两先生的《全清散曲》是迄今为止辑集清代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清代文献浩瀚、个人著述繁多,加之作者喜题字号、或托伪他名等原因,该著述对某些散曲家的生平事迹语焉不详,因而对其中颜鼎受、陶焜午、棲云野客、镜塘的生平予以考补。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散曲研究会是中国韵文学会下属一级专门进行散曲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对这个研究会是怎样成立的,它的章程、组织机构和它的成员,以及它十五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它十五年里所组织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果,它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散曲研究会成立以后,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一个散曲研究的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元散曲和元杂剧构成了元曲。散曲主要源自宋词的俗化和唱赚的发展,同时受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元散曲的形成先于元杂剧,元杂剧在借用元散曲套数的音乐结构时,也接受了元散曲已有的戏剧性因素的影响。元散曲的叙事性情节、代言体的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和口语化的民间气息,都在元杂剧作品中得到继承发扬,元散曲为元杂剧的成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康海与王九思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在诗文、杂剧、散曲创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就散曲而言,他们为明代散曲北曲的中兴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统计、分析他们的北散曲小令用韵可知:康海在其204首北小令中用了8种押韵方式,王九思在其232首北小令中也用了8种押韵方式;康海有8类42首超越了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韵部,王九思则有17类75首超越了《中原音韵》的韵部;康海有2首隔句用韵的曲作,王九思有4首。  相似文献   

10.
本色鲜明 剧家之曲──关汉卿散曲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散曲和他的杂剧创作密不可分。除了此前人们经常采用的用于杂剧研究的有关佐证价值以外,关剧中体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士精神在散曲中同样有所体现,而散曲中重情节和人物塑造等表现手法特点又只能在作者首先是戏剧家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合理解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关汉卿这部分散曲称为剧家之曲。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卿历来以元曲本色派大家见称,本文则认为,作为一个在儒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汉族文人士大夫,他的许多散曲作品同样体现了传统诗歌所特有的情韵,举凡闲适、退隐、写景、咏物及至离情别绪诸多内容,均表现出传统文人长于抒情语言雅训之风格,与文采派几近,是典型的“诗家之曲”。前人所谓汉卿曲“激厉而少蕴藉”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散曲研究会秘书长赵义山教授的《明清散曲史》被选入“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第二批10部优秀成果”。该书是赵义山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项目“明清散曲研究”的最终成果,2005年在结项鉴定中被评定为优秀成果,随后被选入“文库”,已由国家资助在人民出版社出版。《明清散曲史》全稿50万字,分13章对明清散曲发展史作全面系统论述。该书在元明散曲成就的比较、明代南北曲发展演化、明中叶散曲复兴时地、明清散曲创作流派和发展阶段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作者个人的看法。该书大章结构如下:《绪论》部分,对元明散曲的成就做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诗歌三千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诗体。当今时代的诗体应该怎样确立?本文从散曲的演化和民歌的升华以及当今诗歌的进化诸方面进行论说,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引起文学界诗歌界同仁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