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该研究重点开发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解决制约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开发瓶颈性问题,掌握具有我国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深部壳幔结构、海底地震活动性和实现地震海啸预警,需要在海底布设海底地震仪开展地震观测。深海海底地震仪因涉及地震传感器、深水水听计、声学换能器与耐压封装等先进国际技术,中国高性能深海海底地震仪长期是空白。对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多年持续核心技术攻关和多次深海试验验证,解决了数字调零宽带地震传感技术、全海深陶瓷压电水听传感技术、软硬协同优化低功耗采集技术和万米高可靠性释放回收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成功研发了包括便携式海底地震仪、宽频带海底地震仪与实时海底地震仪等系列海底地震探测装备(型号为IGG-OBS)。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IGG-OBS仪器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多个科考航次中发挥支撑作用,总计投放达1 400余台次,综合回收率大于90%;通过在洋中脊、海山、俯冲带等多种复杂海底区的实际观测,数据质量合格率>98%,具备复杂构造成像能力,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为中国深海科考、大洋调查及近海灾害预警监测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是国内IC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公司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开发的Track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匀胶显影技术提升了三个产品代,与国际最先进技术的差距缩短了15年.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中国南海油气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发展问题,通过专家咨询调研,梳理了深水油气工程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并将其分成深水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工程模式、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与装备、深水油气生产与输送关键技术与装备4个领域,构建了相应的4级层次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和权值因子判断法对深水油气工程技术与装备进行了量化分析和重要性排序,并对相应的关键装备系统进行了风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深水油气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与装备内容包括:深水油气勘探技术、油气田开发先进井型技术、浮式钻井平台/钻井船总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深水钻井隔水管安装与作业控制技术、水下井口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及其安全高效安装技术、深水钻完井安全高效作业技术、浮式生产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水下采油树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及其安全控制技术以及电液复合式控制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等;深水油气工程装备组成复杂,海洋环境和作业工况恶劣,导致泥浆循环、深水钻井隔水管、水下井口与采油树、油气处理、水下管汇及水下生产控制等系统出现失效的风险较高,可通过优化设计控制降低装备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5.
任小丽  付小虎  蒲青 《科技信息》2012,(16):410-410
回顾近60年我国煤田地震勘探的历程,煤田地震勘探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三次变革,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万道地震仪、多波多分量勘探、高精度精细地震解释等煤田地震勘探技术为地质勘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将煤田地质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许大伟 《科技资讯》2013,(14):237-23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震勘探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而探讨了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各种物探技术进行了比较,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石油确定了未来3~5年2个方面21项内容的物探技术攻关方向.一是物探核心装备与软件研制,主要包括:①超万道地震数据采集装备;②数字检波器;③高保真电磁地震可控震源;④陆上三维电磁系统研制;⑤深海勘探装备设计及研制;⑥地震采集工程设计与质量控制软件;⑦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⑧储集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该文阐述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矿区是专为资源开发设计,矿区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对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做了阐述,指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的成功应用发展,为未来的煤炭开采项目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能够使我国的的煤炭开采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现代化矿井巷道的开发建设以及采区工作面布置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GPS与RTD/RTK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石油地震勘探测量工作的丰富经验,分析GPS与RTD/RTK技术在石油地震勘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论文首先分析了GPS测量的技术特点,GPS测量技术最基本的定位模式,分析了GPSRTK技术在石油地震勘探市场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摘要:针对喇嘛甸油田扶余油层勘探初期“井少,地震资料全”的特点,运用地震沉积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了井资料缺乏对层序划分以及沉积相研究所带来的困难。应用表明,研究区内90?相位地震资料使振幅与岩性测井曲线形成了较好的对应关系,且提高了解释精度;地层切片技术能识别出地震剖面上的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的层序边界。通过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刻画出扶余油层三个四级层序的沉积相。通过对沉积相的分析,认为优势相带为分流河道微相和决口扇微相;且研究层段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到三角洲前缘的水进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区块部署实施二维地震勘探剖面13条,523.5 km.区内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岩出露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储层与流体识别等技术一体化攻关,获得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结合勘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综合录井、测井等勘查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盆缘山区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流程。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结合:优选最佳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叠加及偏移成像,改善成像质量。探索应用地震储层反演与气层检测技术,预测页岩气"甜点"分布区,为部署井位提供基础。二维勘探精细标定出了2套目的层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区内断层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优选了2套目的层有利目标区,部署了2口参数井井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油气储层识别技术,选用Motif作为开发平台,研制了Unix操作系统下的油气储层识别软件。针对大型物探软件的特点,采用结构化的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引入全PlugIns概念合理设计系统架构,确保了软件质量,有效地延长了软件的生命周期。在软件的编制过程中,整合了地震属性提取及优化、BP神经网络、SOM聚类分析、叠后波阻抗和叠前弹性反演等油气储层识别的先进技术,建立了油气储层判别工作流程。此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地区,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该软件也为其他技术的集成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四类盆地、三种储集体”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区
带、圈闭与成藏的地质理论与“构造-层序成藏组合”模式研究,为中国陆相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属于“多坡折缓坡-湖侵域和高位域河流三角洲组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仅仅依靠
“构造-层序”的思路难以实现有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地球物理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推
进了地震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领域的应用,但同时地震技术的局限适应性同样明显。以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
拗陷区为例,通过应用垂向岩性组合关系、地震波谷信息的应用和多子波分解技术,尽可能多地挖掘地震波形中蕴含
的地层岩性信息,探索这3 种地震方法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的适用性,依靠钻井、沉积
规律约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论文、专利、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等6个维度,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前后中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总结了中国近15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大国,高被引学者数量跃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等科技产出快速攀升至全球首位,知识密集型产业规模及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揭示了中国在研发经费投入结构、顶尖人才、技术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尚未跨越主要创新型国家2.5%的临界点,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仍明显偏低;R&D研究人员数量不仅基数低而且增长非常缓慢,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不升反降;专利授权率长期偏低,与美、日、德、韩差距明显;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匮乏。提出了多元化投入、人才培养和集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用近5年的多项科学技术统计数据,呈现出了台湾科技发展现况;并介绍了未来3年台湾科技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这7个全球研发投入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对象,分析了7个国家近10年来研发投入总量、投入强度、投入结构、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向、研究人员数量等投入指标,对比7个国家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专利、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有代表性的产出指标,以判断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找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提升科技产出影响力、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滨里海盆地东缘生物礁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滨里海盆地东缘KJ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作常规解释中发现:台地东、西两侧枢纽地带的石炭-泥盆系分布有规律性较强的地震异常.在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锁定研究目标的前提下,以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地面地质调查等多方面的实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及地震地层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对滨里海盆地东缘KJ地区作了区域地质研究.然后,通过实验室薄片分析、沉积相分析、测井研究、礁复合体的地震解释等研究工作,最终认为其地震异常为石炭-泥盆系生物礁群的反映.进一步对该区石炭-泥盆系的地质-地震微相作出了划分,获得了生物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在KJ地区确定了十大生物礁群,揭示了滨里海盆地东缘生物礁油气藏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线运输已成为油气运输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长输管线的建设施工,但是在管道非开挖工程如盾构、顶管、HDD,仅靠钻探对地质结构的判断是不够的,对断层、变异岩体必须依靠准确精细的物探。本文对现在国内外管线施工中常用工程物探手段进行简要论述。着重论述浅层地震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的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局限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以期对地质条件进行准确解释,为管线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这虽然弥补了我国研究与开发的资金缺口,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但也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在广为接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加以适度限制;加快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采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抵御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