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入海河口退化生境阶梯式生态修复策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晚涛  刘正一  秦松 《广西科学》2014,21(6):569-572,586
基于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近年来中国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含量,提出入海河口生境阶梯式生态修复策略,主要包含:河口"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纵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河口各段"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横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污染物在河口从上至下各段(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各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阶梯式消减技术体系;"污染物源头处理—河口污染物生态修复"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给予理论论证,为构建入海河口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消减陆源污染物经河口进入海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西钦州茅尾海潮间带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茅尾海潮间带生物生态特征,于2007年9月、2008年2月及6月,在茅尾海海域共设8条断面进行了3次潮间带生物调查。鉴定出潮间带生物81种,分别属于7门9纲43科68属,其中软体动物贝类16科27种;节肢动物甲壳类12科27种;环节动物多毛类9科19种;其它类4门4纲6科8种。调查表明:平均生物栖息密度的高低顺序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总平均生物量的高低顺序则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生物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6~3.68,均匀度范围为0.50~0.85,优势度范围为0.39~0.79,丰度范围为0.94~2.40。红树林滩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丰度值均明显低于泥沙滩涂,而优势度值则恰好相反。茅尾海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丰度值普遍比钦州湾低,离居民近的滩涂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呈现出物种较单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口湿地潮汐作用下土壤盐分异质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与潮上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受海水及较低植被盖度的影响,潮间带地区变异性较低,而潮上带地区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垂直方向上,各土层的含盐量极值比以及变化幅度均成明显下降趋势.(2)潮上带,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越低,而近海岸以柽柳为优势种的潮间带地区,土壤表层盐分较高而其地下水埋深相对较深.(3)不同群落中土壤盐分剖面分属于表聚型、平均型和底聚型,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变异系数逐渐变小.(4)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与芦苇群落的土壤盐分类型均为氯、钠型;朝间带地区土壤氯、钠离子的含量随不同植被的变化规律为芦苇柽柳碱蓬,反映出碱蓬植物较高的耐碱与吸盐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滩涂上的木本植物群落。特殊的自然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使红树林在保护海岸、维护海洋渔业资源和近海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固碳储碳、药用、改善海岸景观、科学研究、生态体验、中国-东盟海上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具有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在开展生态恢复、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红树林面临着宜林滩涂面积少、恢复与造  相似文献   

6.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石英表面结构是一种新技木。石英碎屑在沉积和搬运过程中,遭到机械蘑蚀化学溶解和沉淀作用,产生不同的表面结构。根据这些表面结构形态组合和出现几率可作沉积环境分析。我们对普陀岛现代海岸的石英颗粒作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各亚相带的石英表面结构有所不同。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波浪能量大,主要产生机械作用形态,如贝壳断口,碟形坑、V形坑等。潮下带,波浪能量纸,主要是化学溶解和沉淀作用所形成的溶蚀坑和被复薄片。根据上述特点,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组合特征,可推测沉积时海岸的能量条件,并可用作亚相划分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渤海莱州湾晚第四纪介形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通过对渤海莱州湾GK138孔、GK111孔、GK95孔、GK59孔、GK74孔、GK79孔和GK89孔中介形虫化石样本的实验处理和数据统计,结合Q型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对钻孔中介形虫的群落结构进行属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介形虫群落可以划分出3组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化石组合,第I化石组合带主要以Sinopontocythere subjaponica、Loxoconcha ocellata和Limnocythere dectyophora等为优势种,沉积环境为潮上带-潮间带环境;第Ⅱ化石组合主要以Bicornucythere bisanensis、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和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等海相种组合为优势种,沉积环境潮间带至潮下带环境;第III化石组合带主要以Candoniella albicans为优势种,沉积环境为河流漫滩至潮上带环境。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海岸带滩涂自然特征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滩涂是海岸线至理论深度基准面——零米线间的潮间地带,是海岸带及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在对天津市海岸带粉砂淤泥质滩涂自然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资源进行评价,为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潮汐作用为主要动力塑造形成的粉砂淤泥质海岸,亦称潮滩或潮坪.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海岸类型,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因此,对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微地貌类型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东部潮滩的详细观测和分析,根据潮汐水位、滩面高程、滩面组成物质、植被群落、土壤类型等差异,可将粉砂淤泥质海岸带的微地貌类型划分为潮上带的海岸(后滨)、潮间带的高、中、低潮滩或高、低潮滩(前滨)以及潮下带的水下岸坡上部(临滨或近滨)和水下岸坡下部(滨外或外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乌海桌子山地区岗德尔山寒武系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电镜、阴极发光、氧碳同位素等一些新的鉴定方法,研究了10种岩石类型和15种重要环境标志。将寒武系沉积环境划分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指出了各组地层沉积环境的主要特点。古地理面貌的恢复,为进一步研究华北地台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