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末元初,大量华化的西域诗人深受汉文化的濡染,并以此为背景创作大量诗歌抒情言志。蒲寿宬乃华化较深的穆斯林,其以水为主题的诗歌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相当比例。诗人在这些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崇尚节操、洁身自好的本心。蒲寿宬咏水诗歌的艺术形式亦丰富多样,师法多家、博采众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蒲寿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传播,更是促进了宋末元初文化的交融,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贾岛是中晚唐之际以五言律诗表现山水隐逸题材的代表诗人,在中国诗史上源远流长的"清淡诗派"中应有一席之地。贾岛的五律创作对清淡诗风的艺术传统既有承续又有新变,也是对王维在清淡诗风传统中所确立的艺术范式的发展和新变。贾岛诗歌在晚唐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声势浩大的追随。因此,贾岛及其后继者构成了中晚唐诗坛王维诗歌的主要接受群体。  相似文献   

3.
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人中最富才情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爸爸》以其立体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富有深刻的历史化内涵。诗人将其独特的个人经历与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诗歌描述的是一个赋予多重身份的“爸爸”:爸爸、丈夫和男性代表。诗人通过对传统父权、夫权和男权制社会的疯狂颠覆而赢得女性主体意识回归。应当从精神分析、人物原型批评等角度对诗歌的颠覆性主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晚明时期,吴中女性文学兴盛。出生于午梦堂文学世家的叶小鸾以其富有才气的文笔为后人称道。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和题画诗,总体风格尚情贵真,哀感雅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歌的格律由六朝发展到唐初已趋成熟,而于杜甫等大诗人手中登峰造极,此后一千多年汉语诗歌的格律基本沿袭未改。与此同时,古体诗歌也一直获得诗人们的青睐,得以延续与发展。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区分,本来是很明晰的,但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并不一定严守这种区分,中唐诗人刘长卿即是一例,细读其五言诗,确能发现不同一般的诗体。本文即对此特殊诗体试作论述,并用之于文献的校勘。而文体或诗体的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其研究价值及有待开拓的空间,于此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陈书是同光体闽派的重要诗人,是闽派中最早倡导写“同光体”的诗人,作为“同光体”闽派诗歌的倡导、实践对同光体闽派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诗学传统认为,诗歌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美学精神,它既渴求艺术审美,合乎伦理道德规范,又兼及个体情感,其内容贯穿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的始终。在明清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钱谦益基于“诗言志”传统提出的诗学主张有深刻的合理性,是对中国传统诗学传统的批判继承,对明清之际的诗坛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8.
韵文新书架     
蒋寅编译《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于2008年8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这部论集是根据蒋寅教授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第二组是有关诗歌史或诗人研究的专论,第三组是关于诗歌意象和语词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初盛唐之交,陈元光《龙湖集》在诗歌题材、审美趣味、诗歌风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龙湖集》记载了诗人在闽地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对于以想象为特征的初唐边塞诗歌,是一种题材的发展。《龙湖集》出现了由雅趋俗的审羡变化,在诗歌当中展现闽南一带人民淳朴的民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拓了诗歌视野。《龙湖集》与初唐宫廷浮弱的文风不同,展现了清新刚健的新诗风。《龙湖集》是“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0.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又有其独有的理论涵义和文化渊源.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卞之琳是30年代接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最深广的诗人之一,他融古化欧,善于把握中西诗歌中的相通特质,并将其诗歌进行智性的选择与转化,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的重要诗人,他和闻名于时的张说一起被誉为“燕许大手笔”。其入蜀诗是指他被罢相后,远赴益州期间所作的诗歌,由于暂时脱离了宫廷环境,这些诗歌写得纯净、流利、有所兴寄,体现了初盛唐诗歌交替转换的痕迹,跃动着文学新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22,(2):71-77
杜甫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诗篇,而亲情诗在其整体诗歌创作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诗歌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诗经》早已有之,至杜甫则将诗歌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亲情诗中尤为突出,主要以日常语的运用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来展现。随着宋代诗人对杜甫的推崇,使得这种写法对有宋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加注重日常生活题材的书写。  相似文献   

14.
拜伦作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我们无法不为风流倜傥的一代浪漫诗才的绚烂的诗篇折服。在英国诗歌王国里,属于这一时代的诗人如夜里的星空,高高地闪烁在天上:他是那窥测生命奥密和探索事物两面的哲学家式的超验诗人布莱克,神秘而又准确地捕捉生命中的每一个象征符号;他是那情感之火犹如火山一样喷发,永远高举反抗一切权威的自由的精灵拜伦;他是那在迷朦高空中洒下一曲清新悦耳、高雅脱俗乐音的雪莱,他的诗歌又如一束灿烂的彩虹,放出清爽亮丽的光彩;他是那在生命才刚刚开始的第二十六个春秋就划上句号,写诗的时间不过六年,然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古典文学的主将,诗歌不可避免地对其他文体产生渗透和辐射,以至于古典小说的行文中也穿插有诗词韵语,散韵结合的语言模式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中融入的韵文形式明显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少量到常见,由随意到规范的过程,并在不同时期演变出诸多形态。古典小说中的诗词韵语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故事环境、推动故事情节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文学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诗词教育是对传统诗教的新的超越。历代诗词吸纳、熔铸汉语言学的精华,是学习汉语和培养语能力乃至不断提高语修养的最好的教材。造就现代化人,建设语生态明正是诗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国钦先生就诗词入史问题的商榷文章,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树对立面,歪曲甚至篡改我的文章,比“断章取义”还要“不公道、不厚道”。现代人的古体诗词该不该入现代文学史,这是可以讨论的。我主张慎入,是根据文学史的经典性原则、诗词传播接受的大众语言基础、现代性标准和五四传统的意义而提出的,但又坚定地认为旧体诗词在其辉煌的历史上会永远地活着,而且对今人的旧体诗词也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贺作为中唐时期声名卓著的诗人,其诗歌以怪异著称,诗中充满想象,诗意隐晦难解。这是诗人在险恶的社会生活和苦闷的精神压抑下,不得已而选择的一种表达方式。如《马诗》就是诗人借咏马来隐喻自己的贵质高才,含蓄抒发自己的讥刺之情,对其诗歌的“荒诞怪异”应加以全面考虑,才能真正理解其诗其情。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存在着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其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在高校点亮传统文化教育之灯,高扬起人文大纛,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诗学传统认为,诗歌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美学精神,它既渴求艺术审美,合乎伦理道德规范,又兼及个体情感,其内容贯穿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的始终。在明清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钱谦益基于“诗言志”传统提出的诗学主张有深刻的合理性,是对中国传统诗学传统的批判继承,对明清之际的诗坛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