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城镇体系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贯彻和体现,目的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介绍了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任务、内容、特点,总结归纳出现阶段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改进建议,旨在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城镇的地域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而探讨了贵州城镇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区域城镇体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着演变.主要分析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原理和思路、方法,提出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在概述国内外城市体系研究与规划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我国城镇体系理论和规划实践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以及传统城镇体系规划的不足,并结合我国面临的全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化背景条件,提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研究尚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黔中经济区在"四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超前城镇化的种种弊端都显露出来。建议在今后的发展当中要考虑省域内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开创贵州多山地、多民族、民生型、生态型的特色生态化城镇化道路。慎重考虑将城市与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重点提出打破城镇生态化发展过程中的"分割"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就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时代背景、城镇体系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及如何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镇体系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城镇应选择“城镇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发展,通过强化区域协调的手段做好城镇建设用地和绿色开敞空间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8.
较系统阐述了城镇规划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符合科学发展观构想,提出了城镇规划的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昆铁路所经县区为主,同时考虑经济辐射关系,划定南昆铁路云南境内经济区,简要分析了区内城镇体系的现状;为云南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但除昆明,曲靖两市外,其他城镇都具半城半乡特点,且城镇间缺乏明显的专业分工,难予发挥各垢优势,提出了城镇体系布局的四条原则,即城镇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镇体系的建设必须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城镇规划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在此基础上拟定了以昆明市和曲靖市为中心的两片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规划设想;确定昆明市和曲靖市城市性质和发展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这宁和晋宁县城为市;加强其他县城,重点镇和乡镇的建设,通过以上规划的实现,使全区城镇体系的建设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态是城市内涵的空间表现形式,体现城市现在以及未来发展演变趋势。佛山市自建国以来,城市形态经历单核型孤立生长阶段、走廊型轴向伸展阶段到目前网络化集约发展阶段,城镇发展已进入综合快速发展时期。针对目前佛山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分析了佛山城镇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包括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明确了城镇的“团块”分布和“轴线”分布相结合发展的模式,构成以禅城一顺德为核心呈“指状”或放射状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市镇发展及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探索贵州市镇未来的发展及政府公共政策,对在西部开发背景下构建一种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贵州实际的新型市镇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体系是我国近年来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城镇体系的研究应主要是在区域背景研究基础上对其职能、空间和规模等三大结构的研究。据此,本文具体地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影响,提出了该体系结构的发展设想:(1) 建立以区域型工、矿业城镇性质为核心的职能结构;(2) 建设东、中、西均衡分布、各具特色的空间结构;(3) 加强两宜城镇群建设,组成中小结合的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贵州北部山区的区域条件及其发展现状,提出了区域城镇合理布局体系,并根据该区情况预测并指出该区在2000~2010年间在城镇布局中应采取“点—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省的城镇进行了地貌分类,划分为平原型城镇、丘陵型城镇、山谷型城镇、高原型城镇等,并讨论了它们的特点.还分析了城镇地貌与灾害的关系;平原城镇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与沉陷;沿江城镇拔河高度低,易受洪水灾害;峡谷口的城镇洪灾严重;山区城镇多滑坡、泥石流;城镇建设时不合理改变地貌,会引起灾害.  相似文献   

15.
产业支撑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荣发展,但贵州的产业发展没能很好地支撑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必须从贵州的具体实际出发,通过相应的主导产业选择以及采取相应的促进和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才能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城镇的发展条件及现状结构,结合国家今后的战略部署,对2000年三个地带的城镇数量及城镇体系结构作了预测。认为东部地带届时5万人以上的城市将达287座,5万人以下的城镇将达4000座,城镇总人口13500万;中部地带大于5万人的城市228座,5万人以下的城镇3000~3500座,城镇总人口13280万;西部地带大于5万人的城市117座,加上建制镇人口,城镇总人口将达6228万左右。  相似文献   

17.
Zhang  Xiaolei  Lei  Ju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6,51(1):179-188

On the basis of studies on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ffect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system structure in Xinjia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tilization status and shortag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both the consumption and wast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are in an increase trend. Most cities and towns in Xinjiang are in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however,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are serious, especially in small tow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gapolis and moderate cities is evidently restricted by limited land resources. Though there are relatively large spaces of expanding the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he output benefits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re low.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dinal expansion of urban system structure in Xinjiang, it is suggested to take the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of “one circle and three belts” and the resources-economized strateg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8.
代晓丽 《科技信息》2011,(15):J0187-J0191
城镇基准地价是我国地价体系的核心。对不同城市间的基准地价进行平衡研究,是为了协调区域地价,充分发挥地价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使基准地价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城镇间真实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促进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基准地价平衡以土地分等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在区域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城镇间的经济差异、市场地价总体水平等情况确定,形成各等城市、县、建制镇的基准地价序位。本文以全国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还有部分西部省会城市等29个城市为例,将这些城市地价纳入到同一个体系中,使城镇间的地价建立起可比性,为城镇地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中心城市竞争力定量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城市开放程度竞争力、城市产业结构与效益、环境竞争力等6个方面共37个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及方法,对各城市竞争力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最后提出了提升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钦州市拥有 60个镇 2个乡及 4个街道办事处 ,其中建制镇 (非县城镇 ) 5 7个 ,城镇水平较高 ,但市城城镇体系存在着城镇规模结构 ,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个性不明显、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钦州市城城镇化发展应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规模 ,凸现城镇的个性 ,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形成城镇网络 ,走城镇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