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对滇产宽叶鼠麴草(Gnaphalium adnatum)枝叶粗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7-O-(2′-异戊烯基)-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1),7-O-(β-D-葡萄糖苷)-5-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2),5,7-二羟基-1(3H)-异苯并呋喃酮(3),银椴苷(4),4-(3′,4′-苯甲氧基)-3-甲基-3-烯-2-酮(5),对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二醇酯(6),3β-香树脂醇(7),4,22-二烯-3-酮豆甾烷(8),4,22-二烯-3-酮-6β-羟基豆甾烷(9),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0),5-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11),二十四烷酸甘油酯(12),豆甾醇(13),胡萝卜苷(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为从马六甲蒲桃果实中寻找化学成分,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技术对马六甲蒲桃果实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和13C-NMR等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照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1)、山奈酚-3-O-α-L-鼠李糖(2)、异鼠李素(3)、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4)、槲皮素-3-O-α-L-鼠李糖(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6)、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7)、杨梅素-4’-甲醚-3-O-α-L-鼠李糖(8)、6,8-二甲基乔松素(9)、乔松素-7-O-β-D-吡喃葡萄糖(10)、 stercurensin(11)、根皮苷(12)、3-甲氧基鞣花酸-3′-O-α-L-吡喃鼠李糖(13),4,5-二羟基-6-甲基-α-吡喃酮(14)、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15)、反式肉桂酸(16)和苹果酸二甲酯(17)。其中化合物11~10为黄酮,11和12为查尔酮,其中,化合物4、6、14、15和17首次从蒲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4、5、6、9、10、1133~17首次从马六甲...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药用植物三楞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柱分离三楞草地上部分提取物,利用NMR技术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楞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是豆甾醇(1)、β-谷甾醇(2)、7α-羟基谷甾醇(3)、齐墩果酸(4)、乌索酸(5)、胡萝卜苷(6)、胡萝卜苷亚油酸酯(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异荭草苷(9)、芒柄花素(10)、4′,6-二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1)、油酸(12)、十六烷(13)、棕榈酸(14)、二十七烷醇(15)、二十二烷酸(16)、亚油酸(17)、α-亚麻酸(18)、D-2-O-甲基肌醇(19)和D-松醇(20)。结论:化合物1~20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广西地域特色壮药植物线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linearifolia(W.T.Wang)Yin Z.Wang]的化学成分,探索其传统药效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D101)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线叶报春苣苔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七酸(1)、芥酸单甘油酯(2)、β-谷甾醇(3)、β-扶桑甾醇氧化物(4)、三十一烷酸对羟基苯乙酯(5)、香草酸(6)、熊果酸(7)、1-二十八酸甘油酯(8)、胡萝卜苷(9)、木通苯乙醇苷A(10)、5,7,3′,4′-四羟基-6-C-β-D-葡萄糖二氢黄酮碳苷(11)、大车前苷(12)、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13)、1,8-二氮杂环十四烷-2,9-二酮(14)、24-三十四碳烯酸(15)、正三十四烷酸(16)、正四十二烷(17)。化学成分研究为该广西地域特色植物传统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标准制定和深度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反相RP C18等柱色谱技术,从云南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树叶甲醇和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包括3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三萜和3个甾体化合物,经综合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1),7-羟基-4'-甲氧基高异黄烷(2),2',4,4'-三羟基查尔酮(3),(22E)-3β-acetoxystigmasta-5,22-diene(4),lanost-9-en-3β-ol(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测定了化合物1~3改善Hep G-2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化合物1~3能显著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 Thunb)的药效物质基础,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其枝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牛奶子枝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4-(3-氧代-1-丁烯基)-3,5,5-三甲基环己-2-烯-1-酮(1),(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2),(6R,7E,9R)-9-羟基-4,7-大柱香波龙二烯-3-酮(3),黑麦草内酯(4),2α,3α,23-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5),2α,3α,23-三羟基-3,23-异亚丙基二氧基乌苏-12-烯-28-酸(6),2α-羟基熊果酸(7),熊果酸(8),白桦脂酸(9),3-羟基-1-(3-羟基-4-甲氧基苯)-1-丙酮(10),pinoresinol(11),丁香脂素(12),lariciresinol(13),紫云英苷(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除化合物14和15外,其余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无叶豆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了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songoricum(Litv)Vass)全草的化学成分,SRB法测定了细胞毒活性.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β-谷甾醇(1);羽扇豆醇(2);3β,20β-二羟基羽扇豆烷(3);Cylicodiscic acid(4);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6);β-胡萝卜甙(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使用GC/MS/DC技术,结合TLC/SP方法对水泽兰叶净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鉴定了以金合欢烯为主要成分的42个化合物,它们是2-甲基丙酸、2-甲基丁酸、E-2-甲基巴豆酸、Z-2-甲基巴豆酸、非兰烯、对繖花烃、茨烯、十一烷、桧醇、4,7-二甲基苯骈呋喃,1-异丙基-2-甲氧己基-4-甲基苯、2-异丙基-1-甲氧基-4-甲基苯2-烯丙基苯酚、对甲氧基苯乙酮、3-甲基-5-庚烯-2-酮、1,3,4,5,6,7-六氢-2,5,5-三甲基乙撑萘、香树烯、长叶松烯、α-木罗烯、对甲氧基苯丙酮、1,4-二甲氧基-2,3,5,6-四甲苯、β-石竹烯、香柠檬烯、β-顺金合欢烯、香豆素、β-瑟林烯、α-金合欢烯、金合欢醇、β-红没药烯、β-反金合欢烯、T-杜松烯、檀香醇、氢化香附烯、3-(4′,8′-二甲基-3′,7′-二烯-6′-壬酮)呋喃(E)、6,7-二氢顺金合欢烯、4a,5,6,7,8,8a-六氢-7-异丙基-4a,8a-二甲萘酮-2,β-甜橙醛,Z-3-(4′,8′-二甲基3′,7′-二烯-6-壬酮)呋喃,6,10,14-三甲基-2-十五酮,正十六醛,正十八醛,梨霉素。其中包括几种净(精)油中少见的组分。研究了用AgNO_3浸渍薄层分离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研究了用薄层色谱与光谱联用方法和利用薄层板上反应进行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中药藤梨的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研究.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β-D-葡萄糖-1,3,7-三羟基-酮(1),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二羟基-3-甲氧基-酮(2),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3),6-C-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4),6-C-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5),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羟基-3,7-二甲氧基-酮(6),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5,7,3′,4′-四羟基黄酮(7),7-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3′-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8).所有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柱色谱分离技术首次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白城市7月份马齿苋全草的乙醇萃取物进行提取、分析,通过选用醇、醚、酯等溶剂和洗脱剂,选用硅胶、凝胶、聚酰胺、大孔树脂等吸附剂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测试和波谱分析确定了其主要成分和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该地区马齿苋主要含有木栓酮(1)、4α-甲基-3β-羟基-木栓烷(2)、正二十六烷醇(3)、山萘酚(4)、槲皮素(5)、木樨草素(6)、正三十烷醇(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等9种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8和9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壮药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L.) Hara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以及MS、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5-羟基-3,4-二甲基-5-(3-甲氧基-3-氧代丙基)-2(5H)-呋喃酮(1)、焦谷胺酸甲酯(2)、布卢门醇A(3)、S(+)-去氢吐叶醇(4)、3-异丙基-5-乙酰氧基-2-环已烯-1-酮(5)、methyl hematinate(6)、没食子酸乙酯(7)、香草酸(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2,3-二氢-4(1H)-喹诺酮(10)、丁香酸(11)、2,4-二叔丁基苯酚(12)、没食子酸(13)、莨菪亭(14)、4-甲基-5,6-二氢-2-吡喃酮(15)、黑麦草内酯(16)、尿石素A(17)、chakyunglupulin A(18)、N-苯甲酰基-L-苯丙胺醇(19)、松脂醇(20)和橙黄胡椒酰胺(2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水龙内酯A(ludwigolide A),化合物2~12、14~21为首次从水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向硅胶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HPLC制备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锡叶藤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中进一步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花色素A2(1)、香草酸(2)、丁香酸(3)、阿魏酸(4)、对香豆酸(5)、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甲酯(7)、3-甲氧基没食子酸(8)、原儿茶酸甲酯(9)、根皮苯乙酮(10)、羽扇豆醇(11)、桦木酸(12)、β-胡萝卜苷(13).结论:除桦木酸(12)和β-胡萝卜苷(13)外,其他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越南红土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7-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2),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3),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7),(1β,3α,4aβ,5β,8aα)-4a,5-dimethyl-3-(prop-1-en-2-yl)octahydronaphthalene-1,8a(1H)-diol(8),rel-(4S,5R,7R,8R,11R)-eremophil-9-en-12,8-olide(9),cyclodebneyol(10),柯拉斯那酸甲酯(11),白木香醇(12)和4-表-15-羟基菖蒲螺烯酮(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土沉香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8和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IC50值分别为81.23 ± 2.83、39.55 ± 3.75和72.63 ± 2.87 μmol·L-1.  相似文献   

14.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方法对鹿心雪茶正己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6-二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2,4-二羟基-3-醛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2)、羊角衣酸(3)、3β-羟基-5α,8α-过氧桥麦角甾-6,22(E)-二烯(4)、3β-羟基-5α,8α-过氧桥麦角甾-6,9,22(E)-三烯(5)、3β-羟基-5α-豆甾烷-4-烯-3-酮(6)、8α,11-elemodiol(7)。其中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的到。  相似文献   

16.
从豆科植物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分析及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1),5,6,7,3′,4′,5′-六甲氧基黄酮(2),5,7,3′,4′,5′-五甲氧基黄酮(3),5,6,7,3′,4′-五甲氧基黄酮(甜橙素)(4),5,7,4′-三甲氧基黄酮(5),5,7,3′,4′-四甲氧基黄酮(6),(-)-表阿夫儿茶素(7).其中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热带海草海菖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1-(3-乙基苯基)-1,2-乙二醇(1)、luteolin 3′-O-β-D-glucuronide(2)、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3)、(+)-isololiolide(4)、apo-9′-fucoxanthinone(5)、dehydrovomifoliol(6)、(-)-loliolide(7)、十八烷酸(8)、木犀草素(9)、对羟基苯甲酸(10)。化合物1,3-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云南新平县的大籽獐牙菜脂溶性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1,2,6 -三甲氧基-8-羟基(口山)酮(2),1,7-二羟基-3,8 -二甲氧基(口山)酮(3)、齐墩果酸(4),马钱苷酸(5),獐牙菜苷(6),7 -甲氧基獐牙菜苷(7),2'-0-(3-羟基苯甲酰基)-獐牙菜苷(8),3 -0-葡萄糖基-1,7,8-三甲氧基(咄)酮(9),2-对羟基苯基乙醇(10),3,7,4',4"-四羟基-3',3"-二甲氧基-2,5-环氧木脂素(11),其中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对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子实体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该大型真菌经过95%乙醇提取后,再使用正相柱色谱、反相柱色谱、MCI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技术手段分离得到了13个灵芝酸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得到了鉴定,它们分别为resinacein D(1)、leucocontextin I(2)、 ganolucidic acidγa(3)、 resinacein R(4)、 resinacein O(5)、甲基灵芝酸C(6)、灵芝酸AM1(7)、灵芝酸H(8)、 3β,7β-二羟基-11,15,23-三羰基-羊毛甾烷-8,16-二烯-26-羧酸(9)、 3β,7β-二羟基-11,15,23-三羰基-羊毛甾烷-8,16-二烯-26-羧酸甲酯(10)、ganoderense A(11)、resinacein J(12)以及3β,7β,15β-三羟基-8,16-二烯-11,23-二羰基-羊毛甾烷-26-羧酸甲酯(13),其中化合物2、3、6、8、9和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大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五加科楤木属药用植物云南楤木(Aralia thomsonii Seem.)的化学成分,利用色谱法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1个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蚱蜢酮(Grasshopper ketone,1),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与芹黄素-7-O-α-L-鼠李糖苷酶(apigenin-7-O-α-L-rhamnosidase,3)]和4个苯丙素类结构[3-O-咖啡酰奎尼酸甲酯(Methyl-3-O-caffeoylquinate,4),七叶内酯(Esculetin,5),滨蒿内酯(Scoparone,6),7-O-甲氧基-紫丁香基甘油(7-methoxy-syringylglycerol,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