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晶  李淑红 《科学》2007,59(3):10-13
1980年代之后,全球性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浪潮来临,各国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来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努力。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公民,大都是各国关注的主要对象。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而采取的行动多数集中在学校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学校教育和科普活动的结合更加强了各自的效果,青少年科学素质调查和教育评估既监测和评价这些行动的成效,又为进一步的行动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2.
潘苏东  褚慧玲 《科学》2006,58(1):46-49
从普通科学(general science)课程发展起来的综合科学(integrated science)课程兴起于1960年代中期。所谓综合科学课程,就是课程所涉及的若干科学学科内容间具有实质性的关联.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科学和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并且注重科学的社会相关性和学习者个人适应性的课程。40年来,综合科学课程对中小学科学课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传统综合科学课程时期(1960-1980年代)和现代综合科学课程时期(1980年代后期至今)。  相似文献   

3.
应给中学生以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运开  王顺义 《科学》2001,53(5):3-6
当前全国正兴起讨论和实施如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界遵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探讨和实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又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牵涉到人才的培养问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问题,而这些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那么在新的世纪,我们到底应该给中学生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呢?  相似文献   

4.
欧洲的科学研究同社会之间需要更紧密的结合,会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一种正面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它的科学社会的未来。为了促进这些目的的实现,我们正在打算创立一个向所有对科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感兴趣的人开放的社团──“欧洲科学”协会(Euro-science)。科学同公共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令人舒心的(例如公众对天文学发现的经久不衰的兴趣),也可能是紧张的(例如与遗传分析和变异有关的争论)。迅速膨胀的人类知识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联系决非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值得我们不断的评价,正如各种参与者们的活动所做的那样。而这种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体系框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增一 《科学》2004,56(6):35-38
自从1985年美国率先推行旨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十分关心公众科学素养建设问题。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简称“2049计划”)的建议,该计划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科技部、教育部等14个部委共同推进实施,力争到2049年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在全面开展和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则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对中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的体系框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民科学素质的本土化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 《科学》2005,57(3):29-32
什么是科学素质,它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国际上目前已有若干种典型的说法.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即"2061计划")、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印度的<促进科学文化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的米勒(J.Miller)教授等都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发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本文在总结和讨论这些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和梳理国际上对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及发展趋势,介绍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学习大纲》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自然杂志》2008,30(6)
2008年11月21日的science封面文章介绍了观测分子的新方法——超快激光。这种新方法可以用来观察当分子形态发生变化时其电子是如何重新分布的。对化学反应做全方位观测,包括反应中原子如何运动、电子如何重新分布是分子科学的至高追求。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30日,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Longyearbyen)落成;2004年7月28日,我国政府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Ny-°Aolesund)建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立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研究站,是中国科学家从事北极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正如中国南极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南极科学站一样。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的定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时东陆 《科学》2007,59(3):4-9
我们首先必须定义“科学”这个名词。事实上“科学”一词应该是“现代科学”(modern science)的简称,因为科学的定义是近代和现代才真正产生的。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科学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因而很难在没有定义的前提下讨论科学。所以,必须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讨论科学的形成和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