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结构的语义观到准实在论──F.萨普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郑祥福理论的结构问题是F.萨普一生中最为关心的课题。他1977年出版的《科学理论的结构》和1989年出版的《理论的语义观和科学实在论》两本著作都因讨论这一主题而负有盛名,在当今哲学、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知识作为历史产品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根据作者不久前寄来的打字稿译出。这是作者前几年在日本的一次讲演,其记录稿曾在1986年发表于日本的《SHISO》杂志。但是后来据此整理的这篇英文稿一直未曾杀青。作者惠寄此稿原为出版他的中文选集的备用稿,不供发表或引用。后因选集中已决定收入此文,特商请作者先期在本刊发表以供热心的读者参考。但正式引用还望以未来选集中的改定文本为准。本文译者认为,库恩教授的这篇新作是他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必要的张力》二书以后的重要作品之一。文章的主旨是说明为什么要在传统的逻辑主义科学哲学以外另辟历史主义蹊径,以及在这种历史取向中旧问题的转换和新问题的提出。库恩近年来落笔极为慎审(用他来信中的说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颇引起一些对他的研究方向的关切。此外,我们也许还可以通过此文略见西方“非正统”科学哲学发展状况之一斑。因为这些,我想值得把此文收入他的选集,并争取先期发表,也算是对明年将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库恩科学哲学专题讨论会的一点准备工作。为了便于对他的作品仍感陌生的读者阅读,我加了三个小标题以资醒目,并于文末加一简短附言略作介绍,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自1962年末在美国出版以来,首先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1970年,出版第二版,加了一个重要的“跋”。1975年,苏联出版了俄译本。中译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里选载的,是该书的第八章。库恩原来是学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兴趣转向科学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当科学发展中出现“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原有的理论、模式或“规范”无法解释时,就会引起科学的“危机”,最终导致“科学革命”,拋弃旧规范,提出新规范,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库恩的科学观在西方科学界和哲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库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在现代西方是有重要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书信息     
《理性的沉思》出版《理性的沉思——论彭加勒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一书已于1992年10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沈阳市和平区,邮政编码110001)。该书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超级哲人科学家昂利·彭加勒的生平、工作和思想;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的数学哲学思想,在物理学革命中的贡献及关于物理学危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他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以  相似文献   

5.
书刊介绍     
R.S.韦斯特福尔教授所著的《近代科学的结构》(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cience)一书,于1971年由美国首次出版,1977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这本书,是作者七年来所作讲演的汇集。尽管如此,书的内容现在看起来仍然是很新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哲学家卡尔·鲍波尔科学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20日到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单位的30多位代表就鲍波尔的科学观、认识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卡尔·鲍波尔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1934年出版的《发现的逻辑》一书中就已莫定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七十年代中期,他和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艾克尔斯合著《自我及其大脑》一书,共同提出了"兰个世界"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由姜璐、王德胜等编著的《系统科学新论》最近出版了(华夏出版社,1990)。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生命系统论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探索这些理论所用的突变论、模糊数学等数学工具,还通过对一些实际模型如化学振荡、教育经济系统模型的分析,探索了它们在各个领域内的实际应用。但作者的意图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播这些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系统科学的整理与综合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自《红旗》1965年第6期发表坂田昌一《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以来,在我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对此十分重视。《赤旗报》1965年6月18日的《科学》栏内,以《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研究工作就能正确进行》为题,报道了我国《红旗》和《人民日报》刊载坂田昌一的文章的消息,指出:“《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一文彻底地批判了曾统治世界物理学界的、妨碍了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发展的、所谓‘基本粒子是物质的终极’这种形而上学的、错误的物质观,强调了唯物辩证法是保证研究工作正确发展的唯一理论。坂田的文章,不仅是科学工作的总结,而且是更广泛地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材料。”《赤旗报》还同时全文刊载了《红旗》为坂田的文章所写的《编者按》,摘要刊登了《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耶阿本德(Paul K.Feyerabend,1924—)是美国科学哲学家。他在转向哲学研究之前,曾广泛研究过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戏剧。他的主要科学方法论著作是《反对方法:一种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1975年)以及于1981年出版的两卷本哲学论文集:《实在论,唯理主义和科学方法》(第一卷)和《经验主义问题》(第二卷)。作为他的代表作,《反对方法》还于1976年出版了增订的德文版,本名为《反对方法约束》(Wider den Methodenzwang)。此外,他还为答复对该书的批评,写了《一个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年)  相似文献   

10.
董国安教授所著《进化论的结构——生命演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该书内容围绕进化论的科学地位及其与物理科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对最近一个时期有关进化生物学哲学问题的争论进行了梳理。该书作者试图就进化论的结构和性质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回答是  相似文献   

11.
作者柴谷笃弘。1982年由日本朝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72页。这本69篇的文集收集了从1961年末到1980年初这二十年间作者所写的几乎所有文章。这些文章包括作者自身经历过的两种范式的转变时期:即自1968年到1970年从科学就是进步这种思想到对科学本身进行批判的转变,以及1975年从分子生物学向发生生物学的转变。因此,以范式的转变或作者自己发现的转变过程为中心课题的文章较多。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2012年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五十周年。此书的出版,是国际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转向的开端。五十年来,此书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哲学及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正确评价库恩所引发的这场变革,如何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及其发展,仍然是学界所瞩目的话题。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五十周年专门出版了其第四版,并邀请加拿大  相似文献   

13.
本书《Nature Mathematized》是关于经典的近代自然哲学中的历史和哲学的实例研究。编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威廉·R·谢(William R. Shea)。美国D. Reidel出版公司1982年出版,全书316页。1980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了第三次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讨论会,这是向会议提交的部分论文的两卷集中的第一卷。这些文章包括了从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作为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三大哲学刊物之一,与《哲学问题》和《哲学史》共同荷载着俄罗斯学术界高水平哲学研究成果。自1995年第一次出版到2014年为止(共19期),每一年都会针对不同主题展开深层次研究。论文通过对作者群体的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和地域的计量学分析,试图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科学哲学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记录了托马斯·库恩1993年的一次谈话,包括他最初从物理学向科学史、科学哲学研究的转向,《哥白尼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结构》的撰写,以及诸如规范和科学共同体等概念的形成。他还讨论了如何在科学史写作中处理对于一般读者说来非常困难的技术细节和科学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解读《物理学》、《工具论》、《形而上学》等著作,梳理出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划界观。这既是对劳丹观点的深化和修正,也是我们试图揭示有关科学划界问题在其认识发展史上既存的某种“神圣的思想链条”之一环。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理论的句法观和语义观之争是一个核心问题。句法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个带有部分解释的形式演算系统。语义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族科学模型,以及这些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同构信息或相似性信息。经典的句法观和语义观忽视了形式演算系统或者科学模型族上的结构,从而可以被看成是平坦科学观。如果在科学理论的经典句法表示和语义表示上赋予适当的结构,则可以论证句法观和语义观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本质上等价的。这一结构丰化过程是通过对平坦科学观进行范畴提升而实现的;不但如此,范畴论还进一步导出了理论的等价和理论的2-范畴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8.
普赖斯和他的《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比伦以来的科学》及其作者普赖斯对科学计量学等学科有巨大的影响。《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也是一部杰出的科学中著作。该书缘起于作者提供科学史研究的目的。并通过一系列重要科学史成就的展现很好地服务了这一目的。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推进了人们对科学、科学的历史和科学史的认识,而且我们今天还能从中获得某种体悟和灵感。  相似文献   

19.
我的《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是于1952年在美国出版的,自那以后,出版了一种英国版本(1953年),两种美国平装本(1962年和1970年),一种美国精装本(1978年),以及日文译本(1955年)。当然,还有即将出版的中译本。幸运的是,自1952年以来的三十五年间,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政策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科学与社会秩序》就材料而言、特别是就这三十五年间用先进的调查研究技术和新发  相似文献   

20.
原文登在《英国科学的哲学期刊》第13卷51期上(1962年11月出版),有23页.作者布腊德雷(R.D.Bradley)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哲学系的.本文主要批判哥本哈根学派的非决定论观点.在开头,作者说因果原理就是"任何事件都有原因".他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