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汉字读音规范是汉字使用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多音字(本文把多音多义字和多音单义字合称为“多音字”)的读音问题又是掌握汉字读音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社会上错读多音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里广大学生识记多音字的效率和质量也都不高,至今我们还没有一部这方面令人满意的权威性的工具书。这些情况应当引起我们关注。 为此,我们就如何掌握多音字的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芳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123-126
目前普通话异读词整理和规范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分析异读词中哪些可以采用统读的方式来处理,哪些在不能完全实行统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少异读音项的办法来处理。通过调查,根据具体异读词的不同特点,提出可以通过取消意义上无差别或差别细微的异读、改读部分古音异读、取消只用于个别方言词语的异读音、规范文白两读等方法来进一步统读或减少异读音项,从而提高普通话异读词读音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汉字三病: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读音乱的乱源有二:1.同一个字有多种读音。2.同一个声旁有多种读音。(周有光1979)语言规范化问题,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字音规范化问题也不例外):1.制订规范和不断地修订充实规范;2.推行和遵守规范。推行和遵守规范离不开调查研究语言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和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素质。本文标题所说的朗诵,包括朗读。广播电视播音员、演员和语文教师对于语言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责任特别重大,碰到和发生的问题也很多。本文根据近十年接触到的有关情况讨论几个问题;1.审音方面的疑难问题;2.文白分读;3.辨义异读;4.避免念白字。  相似文献   

4.
日文汉语与中文对应词语的词义、用法比较史顺金,冯俊晖0引言日本文字有三种形式,即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汉字词语可分为汉语和和语两类。它们的划分,主要依据该词语的汉字读音,音读(古代中文汉字读音的模仿音)则为汉语,训读(日本固有读音)则为和语。汉...  相似文献   

5.
变音别义、变音造词是上古汉语词汇的突出特点。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读音、字形是表示词语意义的形式,意义是汉字读音和字形的内容,是推动读音、字形分化的决定力量。汉字读音分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衍音”,汉语里出现了大量同源词、孳生词,是汉语声训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7.
文白异读是指同一个词在书面上有一种读音,在日常口语中另有一种读音,前者称为文读音,又叫读书音,后者称为白读音。文白异读是方言语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读音是方言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方言语音“洋泾浜”,通过研究文读音,可以看到方言语音与共同语语音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白读音则是方言自身固有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保存了一些中古甚至上古音,通过研究白读音,可以看到方言语音的特色及其与周边方言和共同语语音的差异之处。咸宁方言存在比较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有的涉及到声母或韵母;有的既涉及到声母,又涉及到韵母;还有的涉及到声调。通过研究咸宁方言的文白异读,可以清楚地看到咸宁方言语音系统与共同语语音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到今天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现基本消灭了方言的隔阂,能够较为顺畅的交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能克服的或很难克服的问题。如:各方言中的难点音;语流音变中的诸如儿化、轻声、语气词“啊”的变化,还有语调、字调、轻重音的变化等等,都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很大不便。可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扩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本表一般不予审定”,这就使轻声词语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轻声词语过程中就遭遇到了:数量不定、内容不定、难以判断、读音不好把握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轻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定的标准,使学习者便于把握。  相似文献   

9.
叶公之“叶”字读音辨析杨晓宇叶公沈诸梁为海内外叶姓始祖,已成叶氏宗亲之共识.但是,说到叶公之“叶”字的读音,就令许多人茫然了,甚至也包括叶公后裔.在许多有关叶公记载中,每每遇此便得附加一笔:“叶,音摄。”或“叶,旧读摄。”或“叶,读为涉”.要么就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海峡两岸汉字多音字审音表作了较详细的比较,认为《国语审音表》(台湾)吸收了《普通话审音表》的成果,并向普通话靠近了一大步,但目前仍有319个汉字的读音不尽相同,其主要原因是台湾重视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不大考虑目前北京人的实际读音,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则重视北京人的实际读音。本文认为实际读音是审音的唯一标准,并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字本位”观与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2.
汉语教学通常强调言文并重,然而与其他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字本位”观把汉字当做是书面汉语的基本单位,紧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从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字”着眼来理解词的意义与读音,强调汉字的理据性,以字带动词的学习,重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样,汉字的形、音、义就能完整地呈现于学习者的脑海中,并由此而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3.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又”字读音记载的分析,联系语音演变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可知“咿”类字其实是“又”的方言记音字。“又”“来”等上古之部某些字在现当代吴语一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  相似文献   

14.
地名字与一般字读音不同,称之异读,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不少地方都有。苏州市的异读地名字,据石汝杰、张家茂两位先生的统计,有四十四个之多①。其实,这里还没有算历史上的异读地名字。苏州市地名异读现象较为突出,一般人,初到苏州,觉得奇怪,请教当地人,每每不...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用字(或字母)的读音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用汉字书写的,也有用字母书写的。从历时角度说,有些用于书写古代外来词的汉字的读音,在今天看来,则是一种毫无理据的特殊读音,是否保留,应该有个取舍的准则;从共时角度说,外来字母词与汉拼字母词并行,同一字母多种读音的现象不可避免,自然也应该设法解决。对于前者,笔者的建议是:换用符合古外来词读音的汉字,从而取消原用汉字的特殊读音。对于后者,笔者的建议是:汉拼字母词按汉语读音读,外来字母词按外语读音读,并促进外来字母词按“汉拼音译、汉字音译和意译”三种方式,逐步融汇于汉语系统。  相似文献   

16.
陈宏恩 《科技信息》2009,(30):I0147-I0148
日语汉字"中"的读音规则仍然和其他汉字一样,存在着训读和音读两种现象。作为独立词(自立語)时,"中"只有其训读发音「なか」的读法。作为合成词(複合語)的一部时,读音则相对有些复杂。在日语合成词中,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几乎都是训读音「なか」。如人名「中井竹山(なかいちくざん)」、地名「中伊豆(なかいず)」等。在汉语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汉语式的日语单词中,"中"的读音以音读音「ちゅう」居多,如「李中玉(りちゅうぎょく)」、「中南海(ちゅうなんかい)」、「中肉(ちゅうにく)」、「御中(おんちゅう)」等。当然也存在「じゅう」的读音如「心中(しんじゅう)」。汉字"中"作为接尾词时,读音只有音读音「ちゅう」和「じゅう」两种情况,读音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趣味语文”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欣赏对联“好读书不好读,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做,妙在一个“好”字,借助汉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巧妙构思,精心设对,造成语意双关耐人寻味的奇妙效果,意在告诫儿孙后辈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8.
中师与幼师要教学生以后怎样去教小学生与幼儿识字,培养中师与幼师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因此必需对识字教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里针对语文识字教学的三个瓶颈似的“窄峡”的开拓讨论一下“三峡识字教学新系统”.这“三峡”的开拓是指(一)用64音法培养儿童尽早自学识字能力提前读写;(二)超过外文查字速度的汉字新查法;(三)电脑输入汉字.(一)三种识字教学法汉语拼音方案三张表有上百个教学记忆单位:一是50几个大小写字母名称读音表;二是20几个声母发音表;三是30几个单复韵母表.起始教学难度较大,三、四个音素字母拼一个字音对幼儿也较难.万县师专在万县市一些小学实验过以字注字的直音法,一些省也在这样作,有一定优点.但四百多个用来注音的字教学记忆量也不小,前期教学过程较长.另一种方法是“64音法”,吸收了前两种的某些优点又避开了二者的某些缺点,既降低了起始难度又可缩短前期教学过程,因为开头只教64个常用字,其它汉字都可用这64音中的一个或两个拼注.不但比用三、四个音素拼的汉语拼音简易,也比台湾通用的声介韵三拼的注音字母简易.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理由是,把该写“做”的写成“作”只不过人家说这样写法有点“古气”。因为:“作”与“做”本来是一个字,最初只有“作”字,是个人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字,可是读书音还是人声,就有人造出个“做”字来代替说话的去声字音。这是当时“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20.
汉字之美,充分体现在篆字之中,汉字由篆变隶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却也留下了诸多缺欠.假如由篆到隶多一些顶层设计,而不是迁就下层吏卒庶民的书写习惯,假如把精力用在规范字根字上形成标类标音文字,假如多利用弧线去造字、多造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假如将“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作为重要的造字手段,汉字或许成为一种更高级实用、更高效规范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