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文斌 《科技信息》2013,(1):155-155,136
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对喀什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要突出以维吾尔族民俗风情为主基调,以丝路文物古迹、平原沙漠为辅的旅游主题,对喀什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突出以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应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2.
郑美华 《科技信息》2009,(17):203-203,87
当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盲目粗放式开发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国旅游景点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选择为开发而保护与为开发而保护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同时旅游开发要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对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有综合的观点,以保护为旅游开发的前提,以旅游开发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开封是七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开封的具体情况,应将开封市历史街区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延伸区和环境协调区四个层次,可构建露天建筑博物馆,开展宗教文化游、红色旅游、古都风情游、传统商贸街旅游等活动,使开封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化,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4.
工业旅游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旅游形式,对于在全国工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城市来说,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行相应的开发,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就以新乡市为例,对其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乡市开展工业旅游时要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加强设施配套建设,组合特色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宣传促销等措施.希望能为新乡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同时能够给该类市县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地区的黄金海岸为一以海水和岸上沙丘为主体的旅游风景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波浪作用和风的吹扬。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扩大,使自然景观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话动。在深入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更好地进行流沙治理,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6.
洪泽湖区湿地旅游资源及其生态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估了湖区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条件,提出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设想,设计了4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4类旅游产品.讨论了洪泽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认为要整合洪泽湖湿地和淮安市的旅游资源,形成以名人文化、大湖文化、运河文化和淮扬菜美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云南省大沐浴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分析了该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提出大沐浴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开发意识;村寨的旅游收入低,村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提出村寨旅游在开发中要注重保护,以实现生态民族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热潮涌动,各地纷纷开发旅游项目,但是大多数旅游项目的开发都缺乏严格的论证。对旅游项目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开发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项目决策的成功率,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要重点论证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做到有的放矢,使旅游开发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扬州古巷旅游要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相关问题,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为依据循序开发。文章通过对扬州古巷旅游资源的梳理,分析了扬州古巷的旅游体验价值维度,并据此提出了古巷旅游开发的原则。在对扬州古巷旅游开发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对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四个区域分别进行定位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原真性保护、旅游环境改善、互动活动开展、体验活动融合以及智慧旅游促进等方面的措施,全面提升古巷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0.
魏梓秋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79-79,78
本文以甘肃陇南宕昌县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为例,探讨了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实行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指出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产品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多种旅游产品,注重社区参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共性与独特性的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贵州省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以来,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其入境人数和旅游收入与周边5省、区、市相比,仍属最低,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该如何迎接挑战。通过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共性与独特性的研究,提出相关的市场发展战略,以期为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岩溶地貌、高原气候、地生态环境和民族成分及分布、社会文化结构的地域分布特点诸方面,论述贵州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认为在优越的“原生”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强调岩溶风光和民族风情以及不同资源个体间的功能耦合,以形成最大吸引力。并提出将科学旅游,诸如洞穴探险、地质旅游、自然保护区考察和历史考古等作为贵州旅游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贵州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卫  李坡  车家骧 《贵州科学》2002,20(2):53-57
本文在系统地阐述贵州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今后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与贵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 ,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贵州省旅游业表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略显滞后。贵州省拥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样。发展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践行党的十九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价值;具有深化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和助推经济发展的价值。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贵州省发展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了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对黔东南2006-2015年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0年间黔东南州旅游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并提出了促进黔东南州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特殊喀斯特地貌,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这种作用,既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制约效应,更指明了其在贵州旅游业发展中的积极的一面,并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而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滇黔桂结合部旅游资源禀赋的基本状况为背景,对广西百色市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滇黔桂结合部旅游合作与发展中的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