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甲醇为流动相,用纯萘为标准物质,建立了HPLC法测量萘含量的标准曲线,用HPLC法测定了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的5种樟脑丸中萘的含量,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测定卫生球中萘的含量技术可行,经济有利.  相似文献   

2.
苯甲酸是目前食品中较为理想的防腐剂.少量食用,并无生命危险,但如果大量食用,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确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并严格控制食用量是十分必要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酱油中苯甲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多个因素进行探究.实验正交结果表明,用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8mL1∶1HCl萃取含有苯甲酸的溶液,振荡3min后静置2min测其吸光度.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苯甲酸标准溶液,224nm处测吸光度绘制A-C标准曲线.同时测定回收率为93.8%~109.5%、RSD为0.6%、最小检出限为0.005mg/mL.最后对样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有机物质(萘──对二氯苯)代替金属(铅──锡)绘制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二元相图。并计算出两个纯组分的熔点,标准摩尔熔化热及凝固点降低常数各量。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自环已烷中吸附芳香化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5℃和40℃时活性自环已烷中吸附苯甲酸、水杨酸、苯酚、萘和α—萘酚的吸附等温线,用Lagmuir吸附参数计算了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学函数△G°、△H°和△S°。结果表明,苯酚、萘和α—萘酚的△G°相近,苯甲酸的△G°比水相酸的大。苯甲酸的△S°为大的正值,水杨酸的△S°为不大的正值,苯酚的△S°近于零;而萘和α—萘酚△S°为大的负值。认为,在溶液吸附中有的体系熵效应则可能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以邻氯苯甲酸和对异丙基苯硫酚为原料,以十氢化萘为溶剂,在185-190℃,碱性条件下合成了邻苯甲酸对异丙基苯硫醚,产率可达95%,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6.
萘—饱和烃在硅胶上的液相吸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温度下的萘-柴油,萘-溶剂油,萘-石蜡油在硅胶吸附剂上的液相吸附柱流出曲线进行了研究。所用不同硅胶样品的堆比重及室温下的苯蒸汽吸附等温线的实验结果证明:硅胶从饱和烃中吸附分离萘的性能与其孔结构密切相关;细孔硅胶的效率是粗孔硅胶的1.5倍。苯蒸气吸附等温线测定法及含萘溶剂油柱流出曲线法可用于评价硅胶从液相吸附分离富萘柴油中萘的效率;降低柱分离温度,减少油品中其他不饱和烃的量,可提高萘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7.
标准曲线的制作是生物学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绘制标准曲线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数据的前提。文中以蛋白质标准曲线为例,详细介绍了标准曲线的数学求解方法和Excel操作方法,避免了以往徒手绘制标准曲线的误差,从而快速地绘制出最好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截面上应变分布,在平截面假定下,通过截面最外层纤维应变得到截面上其它点应变.给出了一种分析纯弯曲梁弹塑性问题的方法。应用该方法计算抵抗弯矩以及由于塑性应变损失的抵抗弯矩,并对给定材料和截面形式的纯弯曲梁绘制了m与e之间的关系曲线,以便于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以杯[4]芳烃为平台、氨基吡啶基团为识别位点、萘环为荧光基团,合成了一类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性能及荧光分子识别有机酸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荧光分子在乙腈溶液中能选择性识别芳香族有机酸,表现出荧光淬灭现象,其与有机酸络合能力的大小依次为:对氰基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苯甲酸.  相似文献   

10.
基于Origin7.5的煤可选性曲线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简单又准确地绘制出可选性曲线,介绍了一种基于Origin7.5的简单可行的绘制选煤可选性曲线的新方法.操作方法是Excel为煤质资料前期处理,然后利用Origin7.5内置的插值功能将图形准确显示出来.结果表明,绘制出来的曲线可以直观的看出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且与AutoCAD有很好的兼容性.因此可得出结论,此方法不失为一种绘制选煤可选性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CO2作为超临界萃取剂,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为夹带剂,研究了维生素C、联苯二酸及不含夹带剂时苯甲酸与萘乙酸等固体溶质在超临界萃取剂中的相平衡。实验表明,维生素C、联苯二酸在超临界条件下,无论是含还是不含夹带剂,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均为痕量。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苯甲酸的溶解度比苯乙酸大很多,理论分析认为,这是由于苯甲酸的极性较萘乙酸的强所致。实验中测定苯甲酸的压力转变为23MPa,萘乙酸的压力转变为12.29MPa。  相似文献   

12.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2种苯甲酸铝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DTG和DTA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TG、DTG、DTAI、R、XRD、FABMS表征了热分解产物并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苯甲酸铝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分2步进行:第一步失去水分子成为苯甲酸内盐;第二步苯甲酸内盐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有机化合物,生成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9,10-蒽醌等.  相似文献   

13.
以邻氟苯酚为原料,合成了2-氟-1,4-对苯二酚。将其与对烷基(烷氧基)苯甲酸反应制得文题所述两个系列计6个液晶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测试了各化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相变温度和相态等,证实这类液晶为负性液晶。  相似文献   

14.
李华勇 《江西科学》2010,28(6):775-778,784
详细介绍了食品中苯甲酸的检测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气相色谱法(GC)、离子色谱法(IC)、毛细管电泳法(CE)、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GC-MS)、动力学荧光法、电位滴定法等,为食品中苯甲酸的便捷、准确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苯甲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在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剂存在下,由苯甲酸和各种醇合成系列苯甲酸酯.获得了苯甲酸、不同醇和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3(或4):0.2,反应时间2h生成苯甲酸酯的收率.测定了合成苯甲酸酯的沸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相似文献   

16.
黑山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差热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体积分数硫酸溶液与黑山膨润土作用中硫酸对膨润土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差热曲线有3个吸热谷,反映了膨润土在加热过程中的脱水,相变等情况,随着硫酸体积分数的增加,膨润土由钙型转变为钠型,酸化膨润土的耐热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应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立体位阻效应和负离子结构稳定化等理论说明了苯基取代酸、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弱,尤其对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较间和对位异构体的酸性强的原因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六种相关相克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醇-水-甲酸(40:60:1v/v)为流动相,以SPD-2As紫外分光度计为检测器(λ=280nm),以苯甲酸为内标物,在Zorbax ODs色谱柱上分离测定了培养基中的咖啡酸、阿魏酸,吲哚-3-乙酸、香豆素、水杨酸、肉桂酸等六种相关相克物质,回收率在87.34%~101.79%之间,标准偏差<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