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地木耳和枯草覆盖处理,在温室内模拟研究了天然草地围封过程中产生的地木耳和枯草层覆盖对羊草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木耳和覆盖地木耳+枯草的处理显著降低了羊草的出苗率、株高和生物量,对枝条密度和抽穗都有负面影响,只对羊草存活有利,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照中的羊草出苗率、生物量和株高分别是覆盖地木耳和覆盖地木耳+枯草中的相应指标的2.7和6.2倍,10.4和19.3倍,3.2和10.4倍.覆盖地木耳和覆盖地木耳+枯草后的光照强度分别较对照降低了83.5%和92.2%.地木耳及枯草覆盖物处理中羊草出苗率的显著降低可能与这些处理降低了到达地表的光照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发莱与地木耳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海东部地区发菜地木耳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无机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发菜蛋白质含量21.3%。地木耳蛋白质含量18.0%。发菜和地木耳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6%左右。发菜和地木耳中含有铜锌、锰、钴、钼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也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
应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青海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主因子分析证实了一个2因子模型能合理解释这些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其因子得分可用于对不同产地地木耳质量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样本层次聚类分析聚成3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为海北州为一类,海南州、黄南州、海西州聚为一类,西宁市为一类.这两种方法说明不同产地地木耳中微量元素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以地木耳为材料,模拟监测水体中氟化物的污染,得出结论:1.地木耳能快速富集水体中一定的氟化物,富集量与外界溶液氟离子浓度正相关,与浸泡时间无关。地木耳能作为水体污染监测植物。2.地木耳地理分布范围广泛,用它进行环境监测,使各地的监测结果能够对比。  相似文献   

5.
以BG-110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木耳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地木耳生长发育的过程,并比较不同铁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的条件下,能有效抑制杂藻和杂菌的生长,有利于地木耳的培养,在柠檬酸铁铵或硫酸亚铁质量浓度0.018g/L的培养基上,地木耳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6.
地木耳改变土壤含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木耳分别混于土壤中和置于土壤表面,让其进行作用,并与空白对照,取土样用常规扩散吸收法测其速效氮含量,结果表明,施用地木耳可增加土壤加的含氮量,证实它具有固氮作用,其中若无作物,混于土壤中比置于土壤表面含氮量增高明显,若有作物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之一。发展木耳生产,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扩大对外贸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木耳生产中,木耳流耳病的普遍发生却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作者观察到了线虫也是引起烂耳的原因之一。为了便于在室内做杀线虫药筛选试验,从烂耳中分离出了小杆目线虫Rhabditida,并在室温下,用鲜木耳,在培养皿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培养。一般培养15天左右,即可大量提供试验所需线虫。  相似文献   

8.
顾名思义,地耳、木耳、石耳是分别长在地面、木头上和石头上的耳状、片状物.不同的是,地耳是蓝藻,木耳是真菌,而石耳则是菌藻共生的地衣.在质地上,它们都带有胶质,地耳最薄,石耳较厚而脆.地耳也叫地木耳、地皮菜,学名是普通念珠藻.生长在潮湿土壤上,夏秋季常见.蓝藻是原核生物,它们的原生质不分化成细胞质和细胞核,原始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念珠藻是蓝藻门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有效地促进木耳菌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生产,确定可显著提高木耳液体发酵生产的促进剂及其添加量。【方法】在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0种不同的促进剂,每种促进剂设置4个浓度,发酵6d后检测发酵液中的菌丝体、胞外多糖含量。然后对促进效果较好的Tween40、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0.1%的棕榈酸、1%的硬脂酸、0.5%的Tween40、0.1%的油酸均可显著促进木耳胞外多糖的生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剂最佳组合为0.5%Tween40、1.5%硬脂酸、0.1%棕榈酸、0.25%油酸。【结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Tween40可显著促进木耳胞外多糖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之一。发展木耳生产,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扩大对外贸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木耳生产中,木耳流耳病的普遍发生却给木耳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作者观察到了线虫也是引起烂耳的原因之一。为了便于在室内做杀线虫药筛选试验,从烂耳中分离出了小杆目线虫Rhabditida,并在室温下,用鲜木耳,在培养皿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培养。一般培养15天左右,即可大量提供试验所需线虫。  相似文献   

11.
<正>本研究在充分掌握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基础上,通过选材,改进工艺,使马尾松木材蒸煮后脱脂率达87.8%,力学强度降低了16.7~20.8%;烤板后木材的硬度降低了45.1%;吸湿性降低了50.0%,厚度膨胀率降低了26.7%,提高了尺寸的稳定性,从而使马尾松材达到了做铅笔杆材的要求。万支铅笔板消耗原木0.60立方米;白杆出笔率最低91.7%,最高98.9%,平均95%,产品合格率最低96.2%,最高99.41%,平均97.4%,减少烤板损耗提高原木利用率达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杨艳  王成忠 《科技信息》2009,(24):I0145-I0146
Oats is a kind of food which has all sorts of nutri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and function of health protection of oats, simply introduced the use of it's functional ingredients, for developing natural resources rationally and efficiently. Oats are very nourishing. The oats may reduce the cholesterol of the body and to reduce the blood glucose because of its rich protein, fat, soluble diet fiber and saponin. It was very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mproving of the food flavor, utilizing all the parts of the oats , and processing the functional food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用离析方法研究湖北省新洲县的被子植物化石木材的情况.实验证明,经该方法处理后的木化石、导管、木射线、纤维等清晰可见,这对化石木材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从人类发展进程、工具产生条件和相关历史证据看,史前人类木器时代是客观存在的,在进入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木器时代。木与人类相伴的历史最为久远,人们与木相关的实践活动最为普遍和广泛,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借鉴人类过去的历史,“木”之道可望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蝗虫是昆虫纲中的一大类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首先,蝗虫营养成分含量高,可以食用;其次,蝗虫含有很丰富的药用成分,可以药用;第三,蝗虫还可以作为观赏昆虫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蝗虫用途广泛,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昆虫.探讨了蝗虫的食用、药用等用途以及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和高氯酸(4∶1)混合酸消化2种可食用蓝藻螺旋藻和葛仙米,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螺旋藻和葛仙米中的K、Na、Mg、Ca、Zn、Fe、Cu、Mn、Cr、Pb和Cd共11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2种蓝藻中矿质元素含量均较高,特别是Ca含量高达61 905.132mg·kg~(-1);而有害重金属Cr,Po和Cd含量均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表明这2种食用蓝藻均无重金属富集或污染。本结果显示,螺旋藻和葛仙米是极好的天然富钙营养食品,可作为人体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补给品.  相似文献   

17.
普通念珠藻提取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念珠藻提取物用于水稻、大豆、绿豆、小白菜种子, 在lm g/L- 5m g/L浓度范围内能提高发芽率, 使植株的苗高、鲜、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我省农、林副产品的丰富资源及其开发前景,认为利用木屑、棉子壳、稻草、蔗渣等大力开发食用菌生产,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再生性农业,可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利用饼、粕及其他副产品做饲料,利用轻工业、食品工业的副产品做原料,发展蛋白质饲料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