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通报》2007,52(22):2682-2682
造山带高压麻粒岩的成因是当代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对正确揭示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解释其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的观点,在基性岩体系和长英质/泥质岩体系中,斜方辉石的消失是判别高压麻粒岩相变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世界少数造山带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岩石才能形成这类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斜方辉石高压麻粒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张步升 《科学通报》1985,30(3):210-210
斜方辉石的晶体结构,首先由Warren和Modell于1930年首先完成,他们发现它的结构和透辉石的结构相似,也具有典型的SiO硅氧链。Bystrm确定了顽火辉石的结构;Ito利用离子分光仪测定了古铜辉石。Lindemann发表了一个斜方辉石的原子坐标数据;天然的斜方辉石晶胞参数由Rumberg和Devre完成。Kuno第一次测量了火山岩中的斜方  相似文献   

3.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88,33(17):1333-1333
在月岩和地体斜方辉石中都曾观察到G。P。区(Guinier—Preston zone)。G。P。区是斜方辉石的一个亚稳相,它的CaSiO_3含量近于25%,属于辉石的一个新的空间群Pbc 2_1。G。P。区的分布、成分及其结构都可能是斜方辉石热历史的重要示踪者之一。在JEM—100CXⅡ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两个地体古铜辉石的超微结构。高分辨象中不同衬度部  相似文献   

4.
赵尚勃 《科学通报》1985,30(9):662-662
引言 关于斜方辉石Fe~(2 )电子光谱的实验测定和晶场分析,已有过许多工作。在2200~27000 cm~(-1)范围内已观测到20多条吸收带。但对光谱的理论分析还只限于较强的三条红外吸收带;对可见区和紫外区的大量吸收肩、峰,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尚无人作出完整的理论解释。文献[4,5,9]通过对三条红外吸收带的理论分析所作的关于Fe~(2 )晶位对称性的论断,由于参数多、谱带少,似嫌根据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5.
6.
杨赞熹 《科学通报》1959,4(24):824-824
近年来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法已逐漸推广应用到各工业部門。由于工业分析要求設备簡单,操作迅速,并能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因而常使用特殊的操作及計算方法。对于二元系統成分的測定早已开始应用标准溶液法,就是将被測定的二元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摄得的光譜图和不同成分的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所摄得的光譜图直接加以比較。此法实貭上是假定在下式中液层厚度ι及頻率ν处之入射光强度ι_(0ν)为常值,而根据通过混合物后在該频率处之光强度ι_ν求其中一个組分(組分A或組分B)在混合物中之浓度C。  相似文献   

7.
徐洪武 《科学通报》1990,35(4):280-280
近来,人们对斜方辉石拓扑结构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产于自然界中的几乎所有的斜方辉石的空间群均为P2_1ca,而不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认为的Pbca~*,并且这种P2_1ca斜方辉石是由Pbca斜方辉石降温相变而成.罗谷风等还从拓扑结构理论和实验观察上证明了因相变而形成的P2_1ca斜方辉石的晶畴结构,即它是由一系列相邻间呈倒反关系的(100)晶畴所组成。  相似文献   

8.
陈鸣 《科学通报》1993,38(2):140-140
1 引言陨石是研究在天然冲击作用下矿物冲击效应的极好对象,通过对具不同冲击特征的球粒陨石研究,可获得在不同冲击强度下矿物发生各种变形和相变的资料。如辉石在15GPa以上冲击峰压时普遍发育镶嵌状结构,在40GPa以上对双折射率降底,50GPa以上则会出现高压相(Maiorite)。然而,目前能收集到的经受过极强冲击作用(>100 GPa)的球粒陨石,特别是H群球粒陨石,极为罕见。所以,对包括辉石在内的矿物在极强冲击作用下的效应资料,主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承德紫苏辉石和一个Bamble顽辉石的(100)裂理面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谱(AES)深度剖析研究, 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100)裂理面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相有明显差别. 与体相相比, 裂理面表面上Si在金属原子总数中的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 Ca和Al是增加的, Mg则减少. 2000 s的AES深度剖析表明, 在近70 nm深度内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比随着深度略有起伏, 但平均值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承德紫苏辉石中的Si除外);承德紫苏辉石的Al和Si呈互为消长的关系, 这是因为Al-Si是以类质同像替代关系存在的. AFM图像显示(100)裂理面上有成层状生长的多边形形态的丘状生长物, 厚度可在零至几百nm, 它们是在裂理面上次生生长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上述现象的观测和基本规律对认识风化作用和水岩反应的机理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肇辉 《科学通报》1989,34(23):1811-1811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极端还原条件下的星云凝聚产物。它有两个亚群:高铁群(EH群)和低铁群(EL群)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H群存在EH3、EH4和EH5三种类型,EL群仅有EL6型。非平衡顽火辉石球粒陨石近似代表太阳星云最内缘部分星云凝聚和吸积形成的原始天体物质,而平衡型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则是原始凝聚和吸积物质的后期热变质产物。清镇陨石是热变质程度最浅的非平衡高铁群3型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H3),虽然其总体化学组成与  相似文献   

11.
罗谷风 《科学通报》1987,32(19):1483-1483
Mg_2[Si_2O_6](En)-Fe_2[Si_2O_6](Fs)系列的斜方辉石成员基本上都属于Pbca空间群;除此之外,迄今仅知在两处月岩中的古铜辉石,以及两处无球粒陨石中的顽火辉石和紫苏辉石,及一处铁陨石的硅酸盐包裹体中的古铜辉石具P2_1ca空间群。虽曾有报道,在南斯拉夫Gole山的顽火辉石中有P2_1ca对称的晶畴存在,但它是与更富En组份且具Pbca对  相似文献   

12.
李健民 《科学通报》1981,26(12):718-718
一、引言斜方辉石虽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Kuno、Hess、Ghose等确定了斜方辉石中晶胞大小、Mg~(2 )和Fe~(2 )的有序分布、各离子间键长和键角以及Fe~(2 )在氧六配位中M(1)和M(2)晶位中Fe~(2 )的含量:Bancroft、Burns和Howie根据Mssbauer谱测定结果确定Fe~(2 )富集于M(2)晶位。White和Koesser、Bancroft和Burns、Burns、Runciman、Sengupta和Makshall以及Goldman和Rossman等人先后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Fe~(2 )在斜方辉石中的晶场谱,并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对这些谱线作了说明。他们的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13.
用干酪根红外光谱划分烃源岩有机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建平  罗平  李晋超 《科学通报》1998,43(5):544-547
干酪根红外光谱不仅在宏观上可以划分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而且能很好地区分烃源岩形成环境,反映有机相的差异。本文提出了干酪根脂族结构指数和芳香族结构指数,划分出煤沼相,湖泊-煤沼过渡相和湖相三种不同的有机相。同时,这些参数也很好地反映了有机质类型成烃潜力和烃类产物类型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斜顽辉石加温产物中1.35nm周期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婉康 《科学通报》1992,37(22):2076-2076
辉石结构的a-b截面是呈“I”字形束(beam)排列。沿其a方向是由Si—O链层和八面体层相间排列而成,每两层八面体层或每两层Si—O层之间的距离接近0.45nm。辉石类矿物沿(100)面堆垛的八面体层倾转一般每隔两层或四层就产生重复,如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原顽火辉石等沿a~*方向的堆垛就是偶数倍0.45nm重复周期。自1985年来,国内外陆续在陨石和斜长岩杂岩体辉石中观察到1.35nm的周期,它们是奇数倍0.45nm沿(100)面的  相似文献   

15.
()张启芳  ()喆生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98,43(18):2000-2005
绿辉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Ⅱ)(MⅠ)(Si,Al)2O6,MⅡ位代表Ca或Na,Na/(Na+Ca)值在0.2-0.8之间。MⅠ位代表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Mg,Fe^21+,Al,Fe^3+,Al/(Al+Fe^3+)〈0.5。已发现绿辉石的空间群有C2/c,P2,P2/n,P2/c,晶胞参数:a0=9.600-9.630A,b0=8.750-8.830A,c0=5.230-5.290A,β=1  相似文献   

16.
宋果男 《科学通报》1986,31(18):1386-1386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定性和结构分析方法。它广泛适用于分析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然而除了十分有经验的光谱工作者外,识别和解析这类光谱通常是很困难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试图将它用于这项工作。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解析红外光谱的工作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已为NICOLET FT-IR系统采用的PAIRS程序和PERKIN-ELMER数据站的SEARCH-2程序。但解析结果尚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本文介绍了我们的红外光谱自动解析系统(IRIS)。  相似文献   

17.
宫颈脱落细胞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体玉  李俊  慈云祥  董建强  阚秀  郭振泉 《科学通报》2000,45(17):1841-1845
应用Fourier红外光谱(FTIR)分析方法,对354个宫颈脱落细胞的普查样本进行分析。根据970和1170cm^-1吸收峰出现与否,可将谱图分为两大类:T1和T2.T1占83.1%,被诊断为正常细胞或在正常范围内的良性变化的细胞(PapⅠ)。T2占16.9%,其中,被诊断为PapⅠ和不正常的样品分别占28.9%和71.1%。不正常的样品中有3例(占5.0%),分别诊断为严重炎症、宫颈疤痕和宫颈  相似文献   

18.
王建平 《科学通报》2007,52(11):1221-1231
近年来出现的飞秒激光二维红外(2D IR)光谱技术具有以飞秒时间分辨率测定凝聚相分子动态结构的潜力. 时间分辨率取决于飞秒激光的脉冲宽度, 分子结构信息存在于二维谱的对角峰和非对角峰中. 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2D IR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2D IR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2D IR在蛋白质及多肽的结构和动力学方面的代表性研究结果; 并以蛋白质酰胺-Ⅰ带为例, 着重探讨了一维和二维红外光谱模拟所用的振动激子模型, 以及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激子模型和光谱模拟中的应用. 还简单介绍了偏振光的调控在二维红外光谱学中的用途以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也介绍了同位素取代, 特别是碳-13取代在多肽结构的2D IR表征中的有效性, 并分析了水溶液中多肽局部动态结构研究的一个实例. 最后, 提出了2D IR的一些基础研究方向和应用研究方向以及有待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成因锡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明生 《科学通报》1985,30(8):600-600
用谱学的方法研究矿物的成因是现代矿物学研究的新方向,也是量子矿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作者曾以研究晶体场为主,对红帘石进行了量子矿物学的系统研究,从一个侧面论证了海南铁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本文对采自八个不同矿区的锡石进行了100多张IR谱的测试和研究,本文以热液锡石-硫化物矿床(大厂)、含铌钽花岗岩、伟晶岩锡矿床(粟木)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