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心肌内质网应激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的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6),TAC组(n=6)和Cartopril组(n=6).TAC组和Cartopril组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建立高血压模型,Cartopril组术前一周开始给予卡托普利灌胃.术后4周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值,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蛋白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Cartopril组平均动脉压为(124.67±6.26) mmHg,显著低于TAC组(169.73±6.58),但高于Sham组(117.08±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平均动脉压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RP78在Cartopril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0±0.02,显著低于TAC组(0.35±0.03),但略高于Sham组(0.1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GRP78蛋白表达的平均高密度值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HOP在Cartopril组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3±0.03,显著低于TAC组(0.46±0.05),但高于Sham组(0.0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CHOP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artopril组可见少量凋亡心肌细胞(18.73±0.28)%,显著低于TAC组(31.67±0.54)%,但略高于Sham组(13.4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托普利能够通过降低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水平,对高血压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CHOP介导的ERS凋亡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炜  赵连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086-4090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以及血管中层厚度的变化的影响。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分离腹主动脉,但不行狭窄术;模型组行腹主动脉狭窄术(TAC);替米沙坦组行腹主动脉狭窄术并给予每天替米沙坦1.5 mg/kg。喂养6周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动脉压(MAP);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中层的厚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GRP94和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手术模型组大鼠的MAP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模型组的GRP94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模型组的CHOP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手术模型组大鼠血管平滑肌中层厚度厚于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主动脉狭窄致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导致GRP94表达及CHOP表达的增加。替米沙坦可能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逆转高血压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术后2周组、4周组、6周组和8周组,测量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内质网分子伴侣GRP78蛋白,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蛋白CHOP、Caspase-12、Caspase-3、Bcl-2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手术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 max)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 或 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则高于假手术组(P≤0.05)。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的表达量随术后饲养时间的增长而增高(P<0.05或P≤0.01),且表达量与术后饲养时间呈正相关(P≤0.01);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量随术后饲养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P≤0.01),表达量与术后饲养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激活了相关的细胞凋亡通路,使得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ATV)对氯化锂-匹罗卡品(LI-PILO)癫痫SD大鼠模型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LI-PILO,建立LI-PILO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记录ATV组和对照组SD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和尼氏染色法检测ATV组及对照组SD大鼠在慢性期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ATV组SD大鼠的慢性期血清炎症因子明显下降,SE发作潜伏时间和癫痫潜伏期明显延长,急性期癫痫发作级别明显下降,慢性期自发性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尼氏染色结果显示ATV组SD大鼠的海马区有更多神经元存活.结论 ATV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来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减轻LI-PILO诱导的癫痫SD大鼠模型中SD大鼠的癫痫发作症状和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全套、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相对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58例合并有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用1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个月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TC、LDL水平,提高HDL,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无症状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有梗死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10 mg qn,对照组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其他治疗,如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血糖、血压等。进行双盲对照治疗3 a,观察两组病人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症状性脑梗死3 a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14.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无症状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压力负荷下阿托伐他汀对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单纯模型组(n=10)和阿托伐他汀组(n=10).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8周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Westernblot检测心肌Ca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CaNmRNA水平.结果①单纯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②单纯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心肌CaN蛋白及CaNmRNS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低于单纯模型组 (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可能参与干预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通路,从而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配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选取兰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诊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E)、心脏彩色超声每搏量(SV)、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情况。芪苈强心胶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被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湿环境中作业者作业过程中机体容易产生疲劳。当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处于低谷时将表现出反映时间延长,反映速度下降,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模拟高温高湿环境的微气候环境,观察被测者在不同环境工况和不同工作强度下的简单反映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得到人体简单反映时间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以期为高温高湿极端环境中作业者生理、心理健康和劳动安全等相关研究及法律法规的制定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趋化素诱导成骨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中的机制。将成骨细胞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趋化素(Chemerin)进行诱导,观察成骨细胞活力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趋化蛋白1(MCP-1)、E选择素(E-selection)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黏附分子1(ICAM-1)、需肌醇跨膜激酶/核酸内切酶1(inositol-requiring transmembrane kinase/endonuclease 1,IRE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的表达情况。通过研究发现Chemerin对成骨细胞活力未见明显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emerin呈浓度依赖性上调MCP-1、E-selection、ICAM-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上调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指标IRE1、GRP78的表达(P0.05);其中,1×10-5mol/L组Chemerin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趋化素可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过程,在成骨细胞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此过程可能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
Aquaporins are implicated in a wide variety of 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ir regulation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regulatory factors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we used a yeast two-hybrid system to screen for potential binding partners to the Arabidopsis 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 (TIP) AtTIP1;1. This was the first protein identifi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 water permeability in vacuolar membranes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Using ...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热生理响应,基于人体温度调节机制,对Gagge两节点模型中的被动系统、主动系统以及服装系统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的人体热生理模型,然后通过人体热生理实验验证了改进的热生理模型在预测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及出汗量等方面的精确性,最后利用已验证的模型预测煤矿工人的核心温度及安全作业时间。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实验工况的案例下,核心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0.5 ℃,皮肤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1.4 ℃,由此可见改进的人体热生理模型能较为可靠的预测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皮肤温度和核心温度; 通过预测煤矿工人的合理工作时长发现,从事重劳动作业的矿工安全作业时间最短,基本需每工作40 min左右就要进行一次短暂休息,从事中劳动的工人安全作业时间在2 h左右,从事轻劳动的工人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内质网应激对小鼠白色脂肪组织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衣霉素(tunicamycin, TM)诱导小鼠体内内质网应激,构建内质网应激小鼠模型,然后获取小鼠附睾处白色脂肪组织,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白色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白色脂肪组织细胞的变化,测定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及脂肪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分泌情况.结果表明:1.0 mg/kg TM处理72 h诱导小鼠内质网应激效果最佳;内质网应激可以导致白色脂肪组织比例减少,脂肪细胞直径减小,脂解反应增多,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及炎症反应增多等.该研究结果说明内质网应激可以诱导小鼠脂肪组织中发生脂解,进而介导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高温高湿环境中喷射混凝土材料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研究入手,针对喷射混凝土实际所处的高温高湿环境,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模拟现场的高温高湿环境,对试块进行养护、试压,最终确定了喷射混凝土的材料配方。为如何研究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性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