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预选的6种颗粒饲料配方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和大群生产效果观察,进一步证实BR22、BR24适用于繁殖兔,BR21、BR23适用于45至80日龄的生长兔,BR9、BR10适用于80日龄以上的后备种兔和待发的实验兔。  相似文献   

2.
在长毛兔饲养中,常因母兔产仔兔乳汁不足导致仔兔育成率低及幼兔生长发育不良。经初步调查,有的母兔窝产仔12只,由于乳汁不足,不得不弃去6只,甚至6只仔兔难以成活,常常被母兔吃掉。某120只基本母兔的兔场统计,每年因母兔乳汁不足造成仔兔不能成活的达1200多只(因病死亡的除外)。为此,解决长毛兔产仔后的泌乳量问题是提高仔兔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于1985年在对4只产仔母兔给服催乳散,观察到仔兔较不给药组仔兔生长速度快,于一九八六年元月至3月选择了两窝在同一饲养条件下先后怀孕产仔的母兔,一窝服自拟催乳散,一窝正常饲养作对照,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牛公犊早期补饲高档精料60天断奶及阶段育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犊牛5日龄开始补饲高档精饲料、7日龄开始补饲优质干草,丰富了犊牛获取的营养种类,充分满足各种营养需要,早期补饲刺激瘤胃,促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发育,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加快犊牛生长发育速度,日增重可达0.774Kg,60日龄断奶体重可达79.29Kg,公犊进行61~120日龄和121~360日龄阶段育肥(12月龄)体重达513.18Kg,屠宰率达52.43%,育肥牛饲养期缩短6~12个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鳍(鱼艹隹又)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首次在显微水平对大鳍Hu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特点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食道内侧纵行肌纤维属于粘膜下层,而不是肌层。胃腺的分化较早。食道-胃衔接处环肌在成鱼为横纹肌,仔、稚鱼及幼鱼期发育不完善,横纹不典型。肠上皮的纹状缘出现较早而且发育较快,1-3日龄时就可见,7-8日龄时很发达。5日龄仔鱼肝后部开始贮存脂质。胰腺为弥散型,主要分布于肝脏边缘、胆囊和肠道周围、肠系膜上和脾部门及其周围等处,少量随肝门静脉入肝,分布于肝叶的边缘实质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胎后发育的体温调节和产热能力,对其出生后1~42日龄幼仔的体温和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日龄和7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体温和RMR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4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5℃、10℃)体温相对较低,此时RMR已有明显的增加:7~14日龄是其体温调节能力快速发育的时期;21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在低温条件下RMR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点的RMR,28日龄时,高山姬鼠幼仔RMR在高温(35℃)条件下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5日龄和42日龄时,能判断高山姬鼠幼仔热中性区(thermal neutral zone,TNZ)在22.5~30℃之间,接近成体水平。以上这些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幼仔在胎后发育过程中,为维持恒定的体温,不同发育时期产热机制和能量分配方式不同,发育早期,生理性产热较弱,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离开母体后,其恒温能力及产热调节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八眉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青海八眉猪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及决定系数大小。结果表明:影响35日龄窝重的主要因素大小依此为35日龄仔数、20日龄窝重、初生窝重、产活仔数、产仔数、初生重。揭示了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弹涂鱼仔,稚,幼鱼的发育阶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了大弹涂鱼仔、稚、幼鱼发育时间、个体大小及其主要特征,并研究了其生长环节和生态特性。大弹涂鱼仔鱼系属于混合性营养类型,其混合性营养期亦即孵化后2~4日龄的开口摄食期。培育期间水温27.0~32.1℃,盐度10~26‰,仔鱼前期和仔鱼后期的早中期(孵化出膜至孵化后 27日龄)生长较慢,平均日增长量为 0.186 mm;从仔鱼后期的晚期经稚鱼期到幼鱼早期(孵化后 27~42日龄)生长较快,平均日增长量为 0.887 mm。稚鱼期生长速度比仔鱼期快,为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8.
种母兔的饲养管理 空怀母兔的饲养管理:母兔空怀期是指仔兔断奶到再次配种妊娠的一段时期。(1)饲养方面:以青绿饲料为主。在青草丰盛季节,每天青绿饲料600~800克,混合精料20~30克;在青草淡季,可喂给优质干草125-175克,多汁饲料100—200克,混合精料35—45克,空怀母兔应保持七、八成膘,过肥过瘦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阶段发育和补料量的测定是东北民猪(以下简称民猪)种质特性的研究项目之一。研究东北民猪哺乳期仔猪生长发育特点、能量需要(乳和料)、饲料利用对民猪选育、仔猪养育和改善母猪饲养管理均有一定现实意义。 1979年7月12日到9月10日,我们在兰西县种猪场研究民猪泌乳力的同时,进行了哺乳仔猪阶段发育和补料量的测定。一、测定方法 1、从1979年秋产母猪中,选产期接近、母性温顺、带仔10头以上经产母猪4头,计42头仔猪(表1)。  相似文献   

10.
河川沙墉鳢仔,稚,幼鱼的发育阶段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河川沙塘鳢仔、稚、幼鱼发育阶段的划分,并描述了各育阶段的主要特征。测定仔、稚、幼鱼标本232尾,经数理统计分析,确定河川沙塘鳢仔、稚鱼的日龄与全长呈直线关系,日龄为体重呈指数函数关系,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普通级实验家兔进行了剖腹净化,建立我国SPF家兔种子核心群,使普通级兔子升级换代,以满足科研、生产及检定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方法采用剖腹摘取子宫术,在无菌隔离器内以吮吸法人工哺乳仔兔,离乳后将正常菌群植入仔兔体内,并转入SPF屏障设施内饲养、繁殖.结果建立了具有100只种兔的SPF兔子核心群,兔群生长发育正常.经多次微生物检测,符合SPF标准.SPF兔群将作为建立SPF实验用兔生产群的核心种群.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为4~30日龄幼兔,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对4~15日龄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有增强效应,对20日龄左右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无明显作用,对25、30日龄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表现程度不同的抑制效应.提示,家兔在个体发育初期,中枢胆碱能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迷走──加压反应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区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增大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是关键。采用优选肉牛品种,集中饲养,短期育肥,拴桩补料这四项配套技术,是增加产肉量的最新技术。一、肉牛品种的选择肉牛品种的选择是增加产肉量的关键,由于黑河地区属于寒温带湿润性气候,最好采用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品种与本地母牛杂交所繁南出的品种,这些品种适合本地气候,生长迅速;产肉率高,是肉牛青肥的理想品种。也可用24月龄以内的周牛,母牛成乳肉杂种牛,黑白花公犊牛。二、饲养育肥技术在肉牛饲养育肥过程中,必须综合采用集中饲养、短期育肥、拴桩补料…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养兔投资小,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有较 丰厚的经济回报。所以广大农户养兔积极性比较高 涨,而兔大肠杆菌病是影响农户养兔成活率的主要 疾病之一。 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 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兔和幼兔的肠道传染病,以 腹泻成胶冻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 1、发病情况,杨某饲养的150只兔子(兔子品 种比较杂)其中大母兔20只,大公兔5只,125只仔 兔、幼兔和青年免。4月18号发病仔兔出现死亡,每 天死亡3-5只,随后青年兔也陆续发生死亡,5天 共死亡27只,死亡率为21.60%。  相似文献   

15.
褐毛鲿仔、稚、幼鱼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褐毛鲿仔、稚、幼鱼的主要形态特征,并对仔、稚、幼鱼各时期提出了界定标志:仔鱼前期(1~6日龄)以油球消失为界;仔鱼后期(7~24日龄)以各鳍齐全为界;稚鱼前期(25~29日龄)以枕骨棘完备为界;稚鱼后期(30~32日龄)以全身被鳞为界;33日龄后进入幼鱼早期.仔、稚鱼培育水温22~25℃,盐度25~27.褐毛鲿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以卵径(0.81~0.86 mm),油球径(0.21 mm)和枕骨棘形态的特征为区别于其它石首鱼类卵子和仔鱼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饵料条件下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存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6种饵料设计成8组,分别投喂花尾胡椒鲷15日龄仔鱼,24d后测定其全长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投喂桡足类,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最快,全长增长达3.85倍,体重增长达83.5倍;投喂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 鱼糜,花尾胡椒鲷仔稚鱼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达89%~93%.投喂枝角类,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也较快,全长增长达3倍,体重增长达37.2倍;投喂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轮虫 鱼糜,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成活率也较高,均在60%以上.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轮虫,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生长最慢,全长增长分别为1.3倍和2.2倍,体重增长分别为2.2倍和14.6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平均成活率最低,分别为1%和2%.投喂桡足类、轮虫 枝角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 鱼糜的试验组,分别有80%、73%和40%的个体发育至幼鱼阶段,其余各组全部个体仍停留在稚鱼阶段.可以认为,桡足类、枝角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鱼糜是花尾胡椒鲷仔稚鱼较适宜的饵料.  相似文献   

17.
灭幼脲对云斑天牛的不育作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用灭幼脲处理的补充营养寄主植物饲养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成虫,对子代卵的孵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生化分析表明:灭幼脲可以促进雌虫卵巢组织DNA,RNA及一日龄卵DNA的合成;对一日龄卵内RN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发育末期胚胎的DNA,RNA有明显抑制作用。结合灭幼脲在世代间垂直传递途径,讨论了灭幼脲对云斑天牛成虫不育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1993年,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共产6胎7仔,到12月15日存活5仔。如果5只幼仔在今后的哺乳期不遇意外,有望顺利成长。据此,1993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繁殖成活率为71.4%,产仔数及成活率都低于1992年(产13仔,育成11仔)。本年存活的5仔均出生在国内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据悉,侨居海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1993年没有配种、孕育和产仔的报告。成都动物园的“庆庆”产双胎育成两仔1984年9月出生在成都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庆庆”,1989年产第一胎后,又于1990年和  相似文献   

19.
分别测定1、5、10、20、45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中的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黄姑鱼仔稚鱼的氨基酸组型和游离氨基酸组型是不断变化的。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5种氨基酸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70%左右。非必需氨基酸中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60%左右。随着仔稚鱼的生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降低的趋势。1日龄仔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2.134 g/100 g;45日龄稚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1.497 g/100 g。黄姑鱼仔稚鱼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8:0、16:1、18:1和DHA。各日龄黄姑鱼仔稚鱼体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但仔稚鱼的必需脂肪酸DHA、EPA和ARA始终保持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路万平  肖传斌  杨国庆  商艳红 《河南科学》2019,37(10):1595-1598
为研究板蓝根多糖对缺乳仔鼠肠道形态的影响,将刚出生的仔鼠,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饲养;其余3组每天分别灌注0.9%生理盐水、20 mg/kg板蓝根多糖、40 mg/kg板蓝根多糖.在仔鼠0、7、14、21、28日龄时分别取样.通过大体解剖技术、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经Moticom成像系统测量不同组别仔鼠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计算V/C值.结果显示:0~21日龄仔鼠使用中浓度板蓝根多糖灌胃可以使其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显著性增长,隐窝深度降低,V/C值增大;21~28日龄仔鼠高浓度板蓝根多糖灌胃可使其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显著性增长,隐窝深度降低,V/C值增大;对照组和0.9%生理盐水灌胃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变化不大,V/C值亦无明显增大.可得结语,板蓝根多糖可以促进缺初乳仔鼠小肠形态发育,使其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显著性增长,隐窝深度降低,V/C值增大,且板蓝根多糖对缺初乳仔鼠小肠形态发育的促进作用随其日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