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教学中,能否正确认识科学实践观,能否牢牢把握唯物史观,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髓。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哲学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以上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 从目前高校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理论体系来看,它直接导源于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模式。事实上,这一哲学理论体系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也不是列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思想形成的内在机制是在其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的,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真正的理论生长点。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起点,来逐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这一点可以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感受得到。恩格斯把《提纲》称为“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也就是肯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生长点。如果我们把《提纲》看作“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纲要的话,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3.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科学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实践活动和实践理论的关注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而对于艺术设计活动来说,实践的作用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现代认识论的最科学形态,这种科学认识论创立过程从范畴的角度来考察.它经历了三个基本范畴,实现了二个重要转化而成立的.“三个基本范畴” 是指自我意识、异化劳动、科学实践.“二个重要转化” 是指从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论转化到异化劳动论.再从异化劳动论转化到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欧洲社会处于大动荡的时期.法、德等国都处于大革命的前夕,不仅是无产阶级要创立自己的哲学,“新的”资产阶级哲学的几个主要流派也纷纷在这个时期中形成.1942年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一书问世,1943年穆勒的《推论的和归纳的逻辑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整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灵魂,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集中表现。用马克思用科学实践观做指导,帮助我们进行新媒体艺术设计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立足于科学实践观点,以实践为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而新媒体艺术活动正是在这种实践观中认识和纠正自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深刻革命。它以唯物史观的确立为标志,唯物史观则以实践观为基石。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其哲学形成时期的历史发展,对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意义,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遵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裨益。依据列宁关于“1844年——1845年马克思的观点形成”的思想,本文谈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主要是谈1841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使用实践概念,到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作全面论述这一时期实践观的历史发展。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王青 《科技信息》2012,(24):75-7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实践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石。本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意蕴进行了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8.
科学实践观是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平台和基础。实践之主客体关系和主客观关系的关联是对立统一的,主客体对立统一是实践现象界的关系,而主客观对立统一则是实践本质界的关系。将马克思辩证法归结为实践辩证法,归结为主客体辩证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唯心的。《实践问题和矛盾问题新论》以主客体关系任意比附马克思辩证法本意的做法是片面的。作为限度的实践,只是马克思辩证法的基础,马克思辩证法是实践的,但不归结为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1991年《哲学研究》第4期发表了王金福、李同洲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问题》一文。文中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针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哲学研究》发表的《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张实践观只是体现客观性原则而排斥主体性原则的观点。借回答王、李二同志的机会,笔者就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任何科学研究都基于一定的哲学思想。哲学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研究的路径和发展方向。迄今为止的翻译主体性研究由于所遵循的是一种缺乏实践指向的理论哲学路径,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遥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及其对主客体关系的科学认识使其在指导翻译主体性理论研究中具有其他哲学思想无法比拟的优势。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有助于认清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本质特征,最大限度上弥合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唯物辩证法大纲》关于质能关系式和质量亏损的评论进行质疑;并在考察运动基本形式的分类之后提出了建议。 本文认为:坚持与尊重作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自然观的源泉与检验标准的科学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的必要条件,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和教学工作,出版过多部哲学著作,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哲学的现状和任务》、《辩证唯物主义纲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等作出了卓越的、难以估量的贡献。他的著作《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集中阐释了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他在他的著作《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现实化的主张,这与毛泽东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指导思想完全一致。本文旨在浅析艾思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现代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内容。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现代唯物主义实践理论以来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的发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分析 ,并对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认识论。它既是完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又是完全中国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辩证法、哲学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规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但哲学又区别于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  相似文献   

18.
正确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立场、理论研究观点、理论研究方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严格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同一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中 ,对唯物辩证的同一观的内涵作了大量的探讨。之后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都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这一理论。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同一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简称《常识》),第一课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课,是由三节课文和一个前言组成的。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哲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密切关系。三节课文各有中心。第一节,在讲清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