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倩  马陈宜 《科技信息》2012,(22):410-410
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为迅速了解地下水水质状况,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要定期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对地下水污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掌握地下水污染的变化趋势,进行水质污染预报。  相似文献   

2.
王慎  臧继冬 《科技信息》2010,(13):374-374,45
地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下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阐述了造成任楼煤矿地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来源)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底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主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取样技术;地下水有机污染测试技术;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物理试验与数学模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区划;地下水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4.
根据太原市“八五”期间地下水污染现状,从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下水超采及污染,农药、化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污染源,开发新水源工程,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测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灰岩地下水质量现状,通过潘北煤矿-580 m水平C3Ⅰ组灰岩放水试验,采集井下14个疏放水孔地下水,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F值法相结合对实验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污染评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铁、铬等重金属元素对矿区灰岩地下水质量影响比较大,这4项评价因子占总评价因子污染分担率的83%;矿井-580 m放水大巷东翼水质整体好于西翼;井下部分疏放水孔地下水水质较差,可能已经受到来自煤矿开采及浅层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贾文新 《科技资讯》2009,(31):114-114
我国地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过度的开采也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我们要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依法管理,合理开采;开源节流,缓解用水压力;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监控和防治;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远程监测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地下水污染的方式、途径以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从立法、管控和工程等方面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包气带是污染质进入地下水必须经过的介质,对地下水的污染源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了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前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构建了基于过程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并以某尾矿库为例,进行了污染质在土壤-地下水系统运移模拟与污染评价的耦合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基于过程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与传统单一对地下水进行模拟预测评价的方法相比,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地下水污染源强的时空变化过程。该理论完善了地下水污染预测评价的方法,为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某赤泥场周边地下水进行了采集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7个点位地下水中的pH值、六价铬、铁、锰、镉、铅、砷、汞、氟化物、总硬度浓度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利用单因子指数法、污染指数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赤泥场周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仍处于较低水平,未受污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预防和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我国城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小凌河污染对沿岸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连续3年对小凌河代表断面及其沿岸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分析其小凌河水体污染与沿岸地下水污染的相关性,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采用对水质污染物均值T检验的方法,说明了小凌河水质中污染物浓度与其沿岸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物浓度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敬忠  魏光恒  赵强  李超 《科技信息》2013,(20):464-465
近年来,由于人们不恰当的生产发展方式以及地下水形成、赋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的脆弱性,其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其中,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典型农业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为例,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形成机理、形成原因、现状、监测及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现阶段适用的监测及处理方式,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政策调整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加大对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研究和处理力度,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且各项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项任务研究进展顺利,课题目标设定基本合理,课题组各项研究按照任务书计划安排有序实施,部分研究工作已经提前开展。在技术示范场地选择方面,课题组确定了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白庙村南的一处垃圾填埋场和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镇海塘村一处养殖基地作为该课题的2个技术示范场地。目前已经开展了基础信息收集、场地水文地质状况勘查、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完成了微水试验和渗水试验,获得了水文地质参数。这些信息和数据为课题组开展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技术示范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在试验研究方面,以示范场地为研究背景,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为开展实际场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技术示范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材料和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技术开发。在地下水氮污染修复材料方面,课题组研究开发了3种修复材料,包括一种硝化细菌碳源材料、一种氧化剂缓释材料释放材料和一种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材料。在地下水修复技术方面,课题组创新性提出了两种地下水修复技术工艺,一种是基于北方埋深较深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非连续渗透反应强地下水污染原位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传统渗透反应墙基础上,针对北方地下水埋深较深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以注射井阵形成的地下水修复系统,该技术具有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较深层地下水污染问题;多级准原位地下水修复系统,是该课题研发的一种新型地下水技术,该技术集湿地处理技术、渗透反应墙技术和地下水井灌技术为一体的地下水修复系统,其具有建设与运行成本低、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扰动小、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的优点。在成果产出方面,目前,课题组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两项,提出创新技术两项,投稿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3篇。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下水砷污染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波涛  贺家斌 《科技信息》2010,(31):I0357-I0357,I0401
地下水砷污染问题近些年来比较突出,通过调查研究地下水中砷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和天然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人为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近些深入调查研究,列举我国近期出现的砷污染个例,通过分析其污染原因,为实现地区内环境安全,确保当地环境安全有序,强化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督,提出预防砷污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阜新市细河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阜新市经济转型及细河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水;控制地下水开采,改善地下水补给条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减少和防止水资源污染;建立完善的节水体系;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从而达到阜新市细河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海水入侵等问题严重。针对青岛地下水变化的监测和预测的现状,提出应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PS、InSAR和卫星重力技术)监测地下水变化,分析了其在监测和预测地下水变化应用中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青岛市合理的开发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据大量监测、调查资料,从河道断流、水库蓄水量减少、地下水超采、泉水衰竭等方面阐述了山西省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河流、水库、地下水水环境恶化等方面说明了山西省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出了维护河道生态平衡,控制地下水超采、防止水质污染、治理水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孙立波 《山西科技》2007,(1):137-138
渗透性反应墙是一种建于地下的地下水处理系统,简称PRB技术。当被污染的地下水流过这一系统时,墙内有反应性的处理介质将污染物从地下水中消除或固化。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地用来处理被多种化学物污染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太原市地下水污染监测数据,介绍了太原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特征,简要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指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是太原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