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建构理想政体的过程中,作为神学家的阿奎那以基督教信仰为前提,通过对世俗社会和王权的有限肯定而最终将其置于对上帝的信仰服从之下,从而在信仰与理性两个极端之间建立了微妙的平衡,使得基督教信仰与亚里士多德哲学有机地调和在一起。他肯定世俗社会和王权的本意是维护基督教信仰,但是这种调和却在不经意间充当了世俗社会增强王权的宗教武器,客观上为日后西欧世俗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国与法国的等级代表权力机关———议会与三级会议产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这是因为英国议会是人民斗争、限制王权的结果,而法国的三级会议却是王权加强的需要和结果,议会和三级会议本身就有许多的不同。此外,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传统、中世纪末期不同的政治发展趋向以及百年战争、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两国的不同影响也是导致两者不同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查理曼时代政教合作的特点,一是以武力和王权的力量为基督教的传播开避道路,树立基督教的精神权威;二是以强权和专制干预和支配教会事务,保证其始终为他的政治服务。政教合作的成因,是基督教神学理论为查理曼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教会的封建化及其经济实力的雄厚也迫使查理曼谨慎对待,而东西教会的分裂及意大利半岛局势的变化迫使教会寻求新兴封建统治阶级作它的保护伞,政教合作促使西欧半封建制度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也确立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会世俗化不仅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也是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督教会世俗化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财政机构的演变是透视中古英国王权性质变化的重要视角。中古英国财政机构经历了一个由王室财政机构向国家财政机构的演变过程,它揭示了带有较强私权性质的王权向不断扩大的公权性质的王权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否具有宗教性,一直是中西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而基督教神学中的排他性普世伦理,在西方国家也造成了重要影响。从宗教视野比较这两种思想,对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基督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原因,一些学却只把这一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萌芽与外来化在欧洲传播双重作用的结果,基督教在他们眼中也始终是自然科学的障碍。这就忽视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基督教因素。实际上,基督教哲学的理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发展空间,且教会力量也并非总是阻碍自然科学兴起的因素,在某个时期还曾起过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成为世界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因此,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的动机成为世界史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纵现中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分为信仰动机论和政治动机论.本文通过分析当时基督教对人们信仰、及其在现实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认为信仰与政治因素构成了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动机中的两个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西欧王权和神权由于各自的利益时而合作时而抗衡,同时教会的精神统治也为王权的稳固提供了保证;人权意识的觉醒对王权产生了威胁,由于有利益的联系人权也逐渐地合法化和制度化;神权思想中孕育了早期的人权观念,教会对土地的占有也影响了人权的发展,同时人权意识的觉醒也削弱了神权的影响力,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下,神权开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圣经》作为基督教文化的经典对英语的影响颇为深远。英语中许多有关动物的习语出自《圣经》,它们折射出了基督教文化的内涵,不仅在传播基督教文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学习和了解英语社会文化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宋代所设放生池之多,相关文章之多,空前绝后。放生本是佛教活动,而这些文章洗净佛教痕迹,将放生转化为王权服务、显示儒家仁爱和保护生态资源。其中有尊君的政治意义,有理学家"万物一体"的伦理意义,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作自我意识理解的基础上逻辑地推导出世界历史是一个社会阶段——近代日耳曼世界阶段,并且世界历史就是近代日耳曼白人精神的历史。世界历史不是人们常识所理解的整个人类文明史或者黑格尔的自古代东方世界至近代日耳曼世界的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3.
韩岳 《科技信息》2012,(31):336-336
德语(Deutsch)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下的一门语言,在我国归纳在小语种的范畴。但最近十来年,学习德语的热潮逐年高涨,如何让一门对大家都很陌生的语言,在课堂上呈现出它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营口被开辟为商埠,基督教也开始向东北传播。传教之初,基督教遭到民众的强烈排斥,但最终得以在东北立足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传教士开展的社会事业在客观上推动了基督教在东北的发展,而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则是其得以融入本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中世纪一般被作为愚昧和黑暗的代名词,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留下了无尽的弊端,因此才有了文艺复兴和近代西方哲学对基督教的大加鞭挞。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主流宗教与基督教精神进行了比较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的幸福 ,基督教强调来世的完满 ;中国宗教比较宽容 ,基督教则比较独断。  相似文献   

17.
664年之前,英国存在罗马传统和爱尔兰传统两种类型的基督教,两者的差异导致664年惠特比宗教会议的召开.惠特比宗教会议使信奉罗马传统的传教士取代了信奉爱尔兰传统的传教士,促使罗马传统基督教与爱尔兰传统基督教相互融合,世俗权力裁决教会纷争的方式,对不列颠教会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曾经表示要成为基督教徒,但很快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坚定少年时代形成的无神论观点,而且对有神论作了系统批判。不过,他始终对基督教保持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直欣赏基督教经典启发性的知识,胡适能够接纳基督教的思想,与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子的宽容思想影响有关,而他改变对基督教的看法,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实用主义的引导,归结为两点: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论和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