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探究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职员入手,揭示江苏省社会教育提倡最早、成绩最佳、对全国贡献最大、执掌全国各省市社会教育第一把交椅的缘由,彰显当时造就现代国民的教育思潮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2.
张鹏 《科技信息》2007,(31):163-164
董渭川,是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1931至1937年,董渭川任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在其任职期间,他潜心研究民众教育,不断改善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基础设施,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育思路,使得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的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这一时期山东省民众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作为官方推动的民众教育机构,抗战前的民众教育馆致力于推动基层社会的现代化改造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国民党政府重构基层社会秩序的一个侧影。2012年出版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一书,详细考察了江苏民众教育馆深入基层社会的成绩和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对国民党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既有负面认知。此外,该书“避虚就实”与“前后左右治史”的治史风格也颇具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1930年6月,浙江省政府于杭州设立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该校成立后,一方面根据既定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课程和训练方法,为本省的民教事业输送人才;一方面利用实验民众学校、实验民众教育馆等民教机关,开展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国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民教活动.民教人才的培养与民教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浙江近代民教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图书部存在于社会动荡时期,通过艰辛的探索和持久的努力,不断丰富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得到了社会民众的认可,馆内阅者人数众多,馆外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这些探索与实践对当前图书馆建设和工作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渊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141-143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民众教育。他针对民众教育弊病,提出了改良方法,并主张改革传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为社会民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南昌莲塘民众教育实验区是江西最早创办的乡村改进实验区。在近6年的时间中。实验区以民众学校为中心,以民众教育为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乡村改进工作。这些举措在农村教育、卫生、风俗习惯等乡村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和地方公共秩序维护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在农村经济建设、激励农民发家致富等方面成效不彰。莲塘实验区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作为指导者的政府,尤具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真正肃清汉奸,必须广泛发动民众。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多种多样的民众肃奸教育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肃奸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他提出了很多抗战思想,其中民众抗战思想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为何提倡民众抗战、如何进行民众抗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民众抗战思想又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有着紧密联系:与中共主张的异同、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对与拥护。总之他的民众抗战思想是其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重庆市13个区县1544名民众进行调查,着重考察重庆市民众心理和谐状况及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结果发现重庆民众心理和谐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家庭关系较好,人际信任较差;民众心理和谐受到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民众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收入与居住地是制约人们心理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它们对心理和谐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革新。以城市普通民众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城市普通民众的政治观念、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辛亥革命影响下城市普通民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城市普通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专业化并不排斥司法民主化,民众在司法专业化过程中的司法权定位、司法参与、司法监督既反映了民众在司法专业化中的影响和作用,也揭示出司法民主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性。我国司法改革既要坚持法官专业化,又要推进司法的民主化建设,这样才能使司法改革更好更快地完成。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以人为本,提出了以民众利益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民为邦本,民众利益是管理的基础;王者富民,实现民众利益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先秦儒家人文管理的民众利益论颇富理论内涵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模型来揭示鄱阳湖区域内民众参与生态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内民众参与生态教育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民众所处地域类型影响最大,同时,受民众个人年龄、家庭的收入来源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对生态教育的看法及评价等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实现民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孙中山民众思想的基础上,毛泽东科学地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民众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群众观。走群众路线则成为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李楠 《科技成果纵横》2012,(6):48-49,51
一、民众美育的现实意义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特定背景下,普及民众美育体现了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从当代艺术(包括教育和艺术本身)今后的发展方向来看,除学院式的精英教育之外,艺术还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一般民众接受美育的程度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各有不同,会呈现出国民精神面貌、文化素养方面的差异。此问题的浮现,使得当下艺术的发展正在努力面向大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7.
民众参与环境行政在环境问题凸显的今天越来越重要,其依据即合理性的讨论是学界首先应予关注的问题。一方面,环境权理论虽然无法直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法律依据,但是通过对该理论的讨论和传播,却可以使人们普遍认同民众确定的享有环境利益,因此它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最根本的理论支持,而这也是环境行政程序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的特质也决定民众参与相关程序是法律的现实需求,而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众参与有关环境行政程序的明确规定,这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实在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广泛存在于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的民众意识,探讨明清时期民间秘密宗教在基层社会中如何巧妙结合并利用民众意识,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笔者在探讨中,侧重结合民众意识从关于信仰诉求、医疗诉求和自身社会地位诉求等几方面因素出发,勾勒出民众意识与民间教派结合互动的动态图景,从宏观层面探讨明清时期在朝廷严厉禁止和打压下,秘密教派与乡土社会的深刻联系,表现出"非常态"的秘密教门在基层社会常态化运转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民众心态可以全方位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共识和价值取向,它是舆情危机事件频发的潜在动因。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成分直接反映为舆论场生态,导致舆情危机的无序、失控状加剧。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大量案例事实分析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呈现,概括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新常态",在把握舆论引导的导向原则、遵循舆论自身系统规律、进行多元协同治理等基础上,建构网络舆论引导立体化模式,从舆论、民众心态、社会问题中寻求逻辑,力图最大化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善治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人鄙视手工技艺。事实上,由于古希腊的自然条件、历史氛围、古希腊民众开放的民族性格、手工技艺易于致富的特征、古希腊民众的心理等因素,总的来看,在内心深处,古希腊民众是重视手工技艺的,这可从当时的文献资料、非文献资料及经济政策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