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于乐     
礼乐铸就中华文明,礼乐文明渗透各领域之中。本文就礼于乐所涉厦的四个方面,图腾宗教、典章制度、交际礼数.民俗礼饵磐咚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礼于乐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属性。望借此拙文,从另一视角诠释礼于乐并深化对礼于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文化发达,为礼仪文化起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中下游地区礼仪制度形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完备于夏商时期,在埋葬制度、祭祀礼仪、王权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2200—2000BC的气候突变与古文明的衰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绍武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9):1094-1099
综合分析了历史学、考古学及古气候学的证据.证明2200-2000 BC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均发生了向干旱转变的气候突变.这次突变以中纬度普遍的变冷为背景,是全新世进入大暖期以来的一次强冷事件.尼罗河文明的衰落发生于第一中间期(2181-2040 BC),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从阿卡德王国解体开始,到古巴比伦王国建立为止,约2200-1900 BC.印度河文明于1800 BC突然衰落.2000 BC前后中华文明在中原以外有广泛的交替,而中原龙山文化演变为二里头文化.2070 BC建立了夏朝,揭开了中华文明的纪元.研究表明,热盐环流(THC)的变化可能是气候突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礼乐文明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商代在中国礼乐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论述很少。而商汤桑林祷雨为史书多处记载,是有商一代关于礼乐记载较多的事件。从此入手探讨《大濩》乐与《桑林》乐的关系兼及论证了阳城县为桑林祷雨的地望,认为桑林祷雨及《大濩》乐的制作反映了商汤把以民为本的道德准则和上帝的意志结合起来的治国思想,其中德治是其核心。认为商代礼乐的功用虽然仍以巫术宗教礼仪为主,但是也已经开始向治国和教化的工具转变。因此商代是我国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礼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对中国的民族意识和审美心理都具有深刻影响。它至始至终包含了巫术礼乐、治国礼乐、儒家礼乐三个文化层面。当代礼乐的重构从巫术礼乐中汲取的是对信仰的坚贞,从治国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爱国精神的崇尚,从儒家礼乐中汲取的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当代社会若能脚踏实地地将这三者内化于我们的思想和实践中去,复兴和传承礼乐精神将会大有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将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根基,构建了传统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在历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齐家治国的作用。时代的变迁需要重新认识德孝文化,该文基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纬度,对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现代解读,挖掘中国孝文化的现代伦理意蕴,提倡孝回归于情感、回归于家庭、回归于实践。  相似文献   

7.
从时间计量的认识与发现论述计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辩证关系.计量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的世界的工具与手段,是人类摆脱愚昧进入文明的证明.计量文化,特别是时间计量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密切联系在一起,不仅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更是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于整个国家的人民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礼仪文化在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从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到两河流域文明,从爱琴文明到华夏文明,文明一直影响和延续在这颗蓝色的星球,激荡和渗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和而不同”,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五讲四美三热爱”,二千年前的中国文明一直影响着当今的文化,贯穿在创新与发展中.可以这样说,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复兴都在全世界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技》2011,(13):186-I0001
从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到两河流域文明,从爱琴文明到华夏文明,文明一直影响和延续在这颗蓝色的星球,激荡和渗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和而不同”,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五讲四美三热爱”,二千年前的中国文明一直影响着当今的文化,贯穿在创新与发展中。可以这样说,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复兴都在全世界形成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初始,在西方殖民主义冲击之下,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从历史的眼光看,儒家文明圈的许多东亚国家都和中国一样以儒家文化作为自身"民族性"的文化根基。随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在东亚的扩散和滥觞,根基深厚的儒家文化也在自己的传统里发生变形与转轨,从而生成了儒家民族主义,并可能深刻影响到未来东方社会的认同重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不仅是四大古文明之一,而且是唯一保持着自己历史连续性的文明。从地缘的角度来反思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的大一统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整合过程,是随着战国统一趋势的逐渐明朗和秦汉的实际统一,才得以形成并将神话和传说合并到历史中去。"五服观"被整合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大一统观念。从《中庸》的记载到王国维的两河儒道地缘论均贯穿着对中华文明起源反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诗》不是单纯的抒情文学作品,它与乐相和,辅礼而行,是西周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西周礼仪制度解体,诗、乐、舞分离,赋诗、引诗成为用诗的主要形式,《诗》开始逐渐背离周公的礼用设定。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孔子看到《诗》游离于情、礼之间的特性,利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扩展礼的作用,把人的道德情感同礼做无缝链接,从而赋予《诗》更为丰富的内涵。其用《诗》来调节礼的外在仪典规范和内在道德情感之间的矛盾,为宗周礼乐文化重新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定义经历了从"译"到"翻译"的变迁。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字本位到双字词本位的发展。从"译"的字本位定义到"翻译"一词的出现及其理论依据来看,翻译定义的变迁过程不仅仅是定义从单个字到双字词的变化,而是体现了早期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家对翻译的探究,体现了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前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内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15.
纵观包头地区文物与考古和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包头地区的文化特色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文物出土与考古发掘虽不平衡,但前后相连,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物链;体现了鲜明的从农耕文明到畜牧文明的过渡特色;体现了中华文明民族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拥有与众不同的软实力,构成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就是中华的传统文明。而中国英语则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用英语来描述自己与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中国英语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传承力和创造力,从而对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了殷商时期古蜀青铜文明的辉煌。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造像,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文化特色,说明古蜀王国在社会结构、礼仪制度、崇尚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与黄河流域殷商王朝不同,在满天星斗多源一统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写下了神奇的一页。古蜀与中原有着长期的交往,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失主体的文化交流中吸纳融汇了许多外来文化因素。三星堆青铜文明对西南夷与滇文化,都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9,(5)
中国的文明独立起源,绵延流传从未中断。战乱、暴政、外族入侵和自然灾害、疫病流行,都没能阻止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中华文明顽强地延续着,有如任何强力都打不断的长链,任何逆境都未能阻碍她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历史长诗和无穷画卷,是蕴含着人类知识、智慧和科学技术的不尽源泉。中华文明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溶化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伟大的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独立发展的四大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从社会主义文明演进历程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新样态;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表达。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须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和坚持守正创新的关键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要求,明确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领导力量、方向准则、精神导引、媒介支撑、载体依托、文脉根基和应予具备的全球视域,为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